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携手与职业教育的春天同行

携手与职业教育的春天同行

日期: 2008-12-20 14:28:39 浏览: 10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应通过自身的调整和变化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探索出一条适合未来形势要求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已是迫在眉睫。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如何转变办学观念、调整意识认知、加强职业指导、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如何通过自身的调整和变化以适应形势发展的日益要求,是目前最迫切的战略性问题。我国已经加入WTO,即将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已取代了以往传统经济的概念。高技术素质的员工成了企业参入国际竞争的重要砝码,因此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还不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未来形势发展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之路已是迫在眉睫。
一、职业技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
国家已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因其特殊性,其素质教育的侧重点也应不同于其他学校。结合多年来工作实践,我认为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行业知识;联想能力;创新精神;技巧;敬业精神;团体精神及沉稳的心理素质。较宽的行业知识面有助于理解产品的性能及适用要求,较强的联想能力则有助于思维创新;强烈的创新欲望可促进对工作的激情;技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敬业精神和团体精神是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源泉;而“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沉稳的心理状态是发挥好能力水平的前提。
素质教育换句话说就是“软”能力的培养,软能力也可以说是溶入社会的能力,即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一定的文化基础、一专多能的专业技能,这种能力过去只要求管理者具备,而现代企业要求人人具备。如不少像海尔一样知名的企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在要求从业者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以外,还倡导这种属“形而上”领域的抽象能力。因而,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生进行素质教育无疑是必不可少的,而其素质教育方略的制定必须要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既要重视其职业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其综合素质及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是适时教育,是让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教育,它的最高质量标准是让学生敬业、有业、乐业和成业,而在学校期间就是让学生爱学、肯学、乐学、学有所长、学有所成。现在许多大学就把情商(即EQ)提到与智商(即IQ)并重的地位,在成就事业的高曼公式中,成功=IQ20%+其他20%+EQ60%,特别是日后要进入管理层,必须要具备专业知识外的“软能力”。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目的其实也正在于此。
二、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和择业指导
这既要从国家总的就业趋势和国家未来的就业走向来进行宏观指导,又要从个体生存的角度即从对未来立足点的选择的角度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一种就业的主动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从意识形态角度指导学生抛弃他们从其家长的传统观念中延续下来的等待分配的旧观念,使其有一个主动的就业意识。这种择业的主动性会对他们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也会减轻校方的安置压力。与此配合的教育工作便是校方要设置择业指导这一内容。而目前择业指导并没有被社会广泛重视,虽然我国职业技术协会已成立了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但相对于社会的需求量来说,这方面的专业研究人员还显得极其匮乏。早在 1908年美国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就在波士顿建立了第一个进行专业职业指导的职业局,现在全美国有大量专业的职业指导员。职业指导员需要具备的能力有:①有关社会、公共关系、职业指导的趋势引导;②职业指导的发展环境设计;③在不同的环境下与其他专业相关的职业指导员的角色,作用和资格;④与职业指导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理解;⑤与进行职业指导相关联的专业组织,能力要求和准备标准;⑥与职业指导相关的社会文化,职业背景和生活风格的多样性。而职业指导员的专业知识包括:职业发展理论,个人和群体指导技能,个人和群体的信息资源采集、职业道德和法律问题研究评估。但我国目前还没有普及此类机构,虽然有些学校校目前已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又稍嫌单一、初浅。从未来的趋势看,每个职业培训与教育机构或学校都应设置职业指导专业人员,他们不仅会对劳动力供需双方起到桥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缺乏社会常识和人生经验的学生来说能起到咨询和就业导向的作用。另外这些专业人员的研究对于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紧跟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是来自普通的初、高中(以初中为主)。在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之前他们学的都是些普通的抽象的基础知识,如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外语等。加上本身年龄的幼稚,使他们还置身于职业技术教育之外。不可能立即对技能、就业等概念产生亲近感,从而妨碍对专业知识的主动接受。但是如何给他们塑造一种职业气氛和环境,以帮助他们尽快地具备职业意识,这是许多学校忽略的一个内容。进入职业学校的学习目的是职业技能,学习的重点由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转变为对未来职业技能的培养,从抽象的空间进入具体的世界。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应该由原先的学习理念转变为对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意识包括严谨的敬业精神、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职业意识是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学校的教学方法、设施配置都应该向企业氛围靠近。具备了职业意识的学生自然有利于他们对技能的掌握。也是他们内在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应强化认识意识,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1.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树立下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提前提高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抗挫折能力和变换职业的适应能力。2.提供就业指导和援助。通就业指导办公室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法规、依法就业;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自身条件,选择就业和升学方向;帮助学生了解本地和异地的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帮助学生掌握求职的技能和方法3.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学生科、团委、教务科、就业办等综合部门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学习创业知识,通过学生科、团委和就业科的组织,帮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创业和与人共处能力;通过就业科帮助学生了解创业信息,选择创业方向。总之,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奠定早期的创业基础。
四、危机感教育
中专学生虽然相当于高中年龄组,但已属于从业预备人员,而且属于不占优势的从业群体,他们一生都有较大的失业压力和危机感。但这种感觉在学校期间似乎都还体会不到,从多数在校学生麻木的学习状态中便可看得出。学校固然不能给他们使以沉重的压力,但更不能放任这种麻木不仁的学习态度,这会给他们形成懒散消极的习性并将这种习性带到日后的工作当中,对他们一生都产生消极作用。所以应对他们使以适当的压力,有压力然后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加入WTO之后,虽然一些行业会更加有利,如纺织业、旅游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但大多数行业的前景不会乐观。如机械行业、电子行业、通讯产业以及农业等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在短期内前景会非常暗淡。正因为充满了这种风雨满楼的危机感,对就业者就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对于我们来说,学生既是‘产品“又是”顾客“,是产品,意味着要按社会的要求进行培养,并实行有效的再培训;是顾客,意味着学生交费就要购买到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现在许多发达国家的技术人员平均掌握三到五种专业技能,这就给他们在从业时拓宽了择业渠道。而九九年四月份联合国职教会议的主体本身也是一个口号,就是“职业教育终身化”,倡导将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之中。否则跟不上知识经济或者说信息经济时代的步伐。所以学校也要改革以往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跨专业学习,把毕业证书改换成专业技能证书。一个学生可以考取多个行业的资格证书,甚至可以打破固定的在校学习时间,或者已毕业的学生仍然可以重新回校学习。这样具备充实技能的学生自然就具备了抵抗失业压力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变革完全不必等待政府条文,谁先实现这一变革谁将会占得先机。
五、优化师资力量
直接决定教学效果优劣的因素是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是决定一所学校内在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优化师资力量首先是把教师队伍引入竞争之中。传统体制下的终身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对学校发展和生存的要求,反而是一个对改革产生制约的障碍。目前普遍的情况是:一方面,学校内的非教学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过多,大锅饭制度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有不少“南郭先生”在混天度日,误人子弟。这种现象如果不从根本上消除,要想进行现代化教育改革是不可能的。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须把考评和竞争机制引进来,建立一个动态的师资力量优化管理机制。
优化师资力量的另一方面是对老师的教育与培训要保持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即使高学历的老师也要经常地走向社会继续接受再教育,这也是个容易受到校方忽视的问题。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对老师的培训是第一位的,对学生的培训才是第二位的。而现在绝大多数老师自从出了大中专门槛之后便一生都没有再进课堂学习的机会,势必会造成其知识的严重滞后。结合多年工作实际,我认为,要创一流学校,育职教英才、更要优化师资力量。1.做好教师选配工作,应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对新调入教师采用试用制,专业考试合格者方可任教。2.鼓励和支持教师业务进修,要求每位教师在做到多才的同时要学一门、会一门、专一门,既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3.实施“名师”工程,“名师”对内是一项专帮带,促进教师整体水平提高的举措,对外则是宣传学校,借助“名师”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有效措施。4.每学期开展教学能手评比,专业技能练兵比赛,如“教海扬帆”、“功夫在课堂”等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5.对重点骨干专业如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注册会计师等专业通过引进、选聘、在职培训等途径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6.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形成专职、兼职教师和电化教学三结合的教学力量。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六、办学理念的改革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具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在目前各种社会办学力量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要想保证充沛的生源,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必须要改革办学思路。只要符合办学的宗旨,其办学方式不必拘于传统定势。如可进行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横向联合,以扩大学校的生源和社会影响。还可在学制上进行改革,长短学制结合,以满足社会上各种不同的教育受体。另外还有放宽招生条件;专业设置更新;正规教学和业余培训结合等确立高起点、高速度、高标准、高效益的办学目标。总之,既然生活在市场体制下,就要有竞争意识;有创立名校的品牌意识;有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改革之势正如江河奔流,一日千里。传统和守旧必然会导致淘汰。中等职业教育的虽然在社会上是一个处于劣势的知识群体,但却是一个庞大的和相当重要的群体。对其教育的重视程度,攸关于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悠关于国家盛衰,永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坚持“德育为辅、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原则下,本着“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教学目标,相信在职教人的共同努力下,中等职业教育定会迎来满园春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