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日期: 2007-8-27 19:52:00 浏览: 11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湖南永州零陵区水口山镇中学 唐贺勇

创新的社会,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新课程应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因而,初中教育应以新课标为指导,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发展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不仅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能力,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但由于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实验设施设备不足,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老化。教师实验素质低下及对实验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等原因,使得实验教学缺乏生机和创新。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有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操作都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一、不断提高物理教师的实验素质,确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各种物理规律、物理结论应体现从实践中来,应用于实践的原则。为此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增大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改革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增大实验探究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率。强化教师实验意识,努力提高物理教师的实验素质,增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
1、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广大物理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认识到实验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乃至对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2、加强物理教师实验教学培训,搞好实验研究,利用实验教学加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大力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3、正确处理实验教学课的主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少讲,精讲,启发性、开放性地讲,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操作时间和广阔的发挥个人创造力的空间,不拘泥于教材、教师的限制而机械性、验证性地完成实验操作。
4、正确处理实验专用仪器与代用仪器的关系,“坛坛罐罐皆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新,善于选用简单易行,切合实际的土仪器代替专用仪器完成各种实验,不求精密,但求真实。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各种物品,甚至弃物当仪器完成各种实验,开放学生实验思维,培养学生爱动手,喜创新的思想意识。
据有关物理资料统计表明,在科技、教育发达的一些国家,初中物理有40%左右的时间花在包括实验在内的实践上。在我国包括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农村中学,随着“普九”程度的提高和教育投稿的增加,正不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机会。
实验时,丰富的物理事实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感官刺激;各种需要回答的问题,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操作活动提出了要求;各种实验器材使用功能的改进、革新为学生创新提供了源泉;各种物理规律应用于实际,为学生创造想象并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争取成功提供了机会。总之,实验孕育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各种,因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启迪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应首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是“有想法,有个性”的人,创设民主平等的气氛,师生共同面对要解决的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情境,尽可能允许和鼓励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敢好奇。敢于对实验事实追根究底,探究真相。
2、敢怀疑、不满足。对各种实验过程和结论敢怀疑,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结论,现有的手段和途径,乐于寻找捷径和佳径。
3、好冒险。敢于大胆猜测,并有面对批判和失败的勇气,敢坚持己见和应对未知的情况。
4、爱动手。爱将头脑中的创意出构思出来,直到亲自动手,使之具体化。
三、优化实验教学课堂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初中阶段是创造性思维的高峰期。在实验教学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是引导学生不拘泥于一种尝试,一种方法,一个例证,一个结论。而善于进行发散性、开放性的创新思维。在进行实验教学课堂设计时,教师应当好编导,做好辅导,搞好实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重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内容,而且要高度重视教材中编选的大量实验习题,以创新的方式完成各类实验性习题。如给出多种实验方案或意见,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我设计,并指导他们组织实施和评价。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辅导学生做好教材中科普性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和选做实验。不断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和开发其实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教师应力求引导其做到“四多”。
1、多尝试。尝试找出实验仪器的新用途,尝试着对物理现象加以解释,尝试着改进,完善实验装置。
2、多方法。善于采用多种实验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和物理规律,并善于分析其优劣。
3、多例证。善于采用多种实验事实和物理现象,证明有关的观点结论,并探索其中的规律。
4、多联系实际应用。在进行实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将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存在三个弊病:一是违背了人的认识事物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不能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三是授课者易养成单纯的任务观点,“照方抓药”,做完了事。因此,想办法改变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程序,让部分验证性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成为探索性实验,使实验更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
四、积极发挥课外实验活动环境的作用。
课堂实验仅仅是实验教学的一部分,学生有相当多的时间是活动在课堂之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和科技活动。课外实验活动,是学生创新兴趣自由表现和发展的很好方式。
1、定期开放实验室,可增加学生反复练习实验操作的机会,对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有积极的作用。
2、布置一定量的联系生活实际的家庭实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也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3、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科普现场,让学生开阔创新视野。
4、让学生拥有和自制学具,从而让学生有更多摆弄实验装置的机会。
5、开展实验创新能力竞赛活动,如“三小”,问题求解,方案征集等。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新课改的目标。作为物理教学工作者,更应吃透新课标精神,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使初中阶段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健康快速发展,终身受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