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高中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时期,对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更应该注重素质教育新特点,在教给学生音乐知识、做好发声练习的同时,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思想,明确音乐鉴赏教学的意义,结合实际对教学进行创新实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创新与实践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进步的源泉。进入21世纪以后,教学改革深入实施,高中音乐课程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略显单一,忽视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教学,不利于彰显音乐在人文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必须不断完善,将创新与实践作为发展的关键点,在鉴赏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为学生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建立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切实做好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就必须突出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具体而言,要营造有助于高中音乐鉴赏学习的环境氛围,优化教学方法,明确学生之间在音乐鉴赏学习中的差异特点,因材施教的实施教学,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教学方法和模式。另外,还要激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让他们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乐趣,以便更高质量的实施教学。
二、增强音乐鉴赏教学的表现力
音乐鉴赏并非简单的音乐欣赏性学习,它要最大限度的凸显音乐的表现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尽可能的增强音乐鉴赏教学的表现力,给学生提供分析、想象的机会。例如在鉴赏音乐《悲枪交响曲》、《长江之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等作品时,要让学生从把握音乐的表现规律为切入点,再通过表演来体现不同的情感;另外,为了达到深入人心的艺术效果,音乐表演的过程还要把握音色的变化,通过音色的起伏高低来丰富内心世界,这些都是学生对音乐作品鉴赏的表现力。
三、突出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和优势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凸显其应有的作用和优势,是做好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更高效教学的途径。它能够建立新型课堂,借助图文并茂与动静结合的方式实施授课,让教学变得更为灵活,富有感染力。比如,在鉴赏音乐作品《草原放牧》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其视频,配上草原的风景和放牧的图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借助视觉和听觉两种方式展现舞蹈动作。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学习之中,对音乐要表达的情感加以了解,提高鉴赏能力。
四、丰富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参与的机会
音乐学习并非简单的歌曲乐理方面的学习,鉴赏要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情感,表达的内涵,从中汲取营养,获取力量。一味地在课堂进行说教学习,以教师为主导实施教学,只会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不利于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也会阻碍学生在音乐中获得实践。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除了要创新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参与机会,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突出音乐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如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摒弃单纯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分析的机会,要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畅听欲言,表达自己意见、看法的机会,允许学生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在一二九运动来临之际,为了纪念这一历史,可以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大合唱,在合唱过程中鉴赏和感悟音乐。这既可以丰富音乐活动,让教学变得多样化,也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是当前高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音乐教学面临的机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音乐鉴赏教学的作用,完善鉴赏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积极做好创新和实践教学,丰富音乐活动,增强音乐鉴赏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以便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巍巍,查汪宏.音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3:95-100.
[2]郑亦佳.关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定位的思考——基于音乐核心素养视域[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09:3-6.
[3]吴瑞莲.高中音乐鉴赏中“鉴”与“赏”的对比分析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四卷)[C].:,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