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中医药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法效探究

中医药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法效探究

日期: 2010-8-7 19:32:21 浏览: 1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 本文通过针灸推拿(旅游保健)的教学实践观察和研究发现,由于该专业旅游知识的需要,在传统中医学教育中融入一定的礼仪、口才、法规、民俗等人文知识,使学生在与人沟通和工作表现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状态,就业能力和广度均有所提高。通过总结教学实践中有关人文素质培养的一些培养方法和教学效果,产生了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探讨。并想通过此教学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对中医药学生是否应该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人文素质 通识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内容。
   北宋名儒范仲淹有云:“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这里有医儒相通的含义。医学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所以培养学生与人沟通能力等人文素质,不仅有利于他(她)们求职,而且对于从事医疗工作也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所开设的“针灸推拿(旅游保健)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开设必要的医学知识之外,还开设了《旅游法规》、《旅游交际礼仪》、《导游原理与实务》、《中外民俗》、旅游地理》等五门课程,虽然这些课程仅占总课时量的13.5%。但我们根据导游对于口才和处理事件及交往能力的需要,在课程中加强了交际礼仪、口才等实训活动。通过几年来教学实践和学生就业和工作情况反馈,效果良好。由此,我们深深感受到,对中医药学生进行一定的人文素质培养是有益的。
   我们培养的目的:一是增加礼仪外交能力,二要加强自我推荐能力。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中,既有伯乐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千里马”展示自己、推荐自我的能力不足。被动地等待别人来挑选,显然也是千里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在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发现,很多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不够自信,表情紧张,语言表达能力严重下降,使应聘成功率大大降低。而经过培训的旅游保健学生往往能自然、大方地与用人单位负责人交谈,所以成功率提高了很多。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用人单位对旅游保健的学生工作态度及能力反馈良好。
   我们对学生进行跟踪发现,没有进行此类教学的传统医学专业的学生中,当过班级或学生会主要领导工作的学生,在毕业后适应社会和工作能力方面往往普遍好于普通学生。这就说明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培养方法。
   1 努力提高学生对人文素质培养的认知度
   学习态度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重要基础,通过鲜活的事例和对现时社会的解析,使学生明白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大大提高其与社会的亲和度,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非常有益处。
   2 与人交往“礼”字当先,加强“养成”教育
   中华民族是个礼仪之邦,礼不仅是一种外交的形式,更是一种对待别人的态度,是一种美的表达。我们在开设的旅游交际礼仪中,讲、练结合;教与校结合。也就是说,在课堂上通过讲解和影像等方式教学生各种交际礼仪,在课下的学生生活中,对其言行进行观察和点评,慢慢使其变礼仪为习惯和自然行为。
   3 语言能力培养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媒介,虽然大多学生在日常交往中都能流利表达,但在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就不能正常发挥。我们将《导游原理与实务》中的“导游语言艺术”一章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章节。在教学课时上给予充分的时间。主要介绍语言的特点、分类、主要语病及口才的练习方法等。在实训课中注重练习人前讲话能力。初期在课堂对着同学,后期在外边对着陌生人,并对有不足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校正和心理辅导,帮助她(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同时,不定期开展演讲、辩论等活动进行强化训练。
   4 心理素质培养
   老子有云,“无为而无不为”,说明有很多时候,出现失败的原因不是水平不够,而是心理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面对就业时,一是自信心不足,有自卑心理。二是面对挫折容易灰心,不够坚强。我们通过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学会自信、坚强。
   我们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有务实精神,并教给一定的“社会智慧”《黄帝内经》在《灵枢•本神》中有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三思而后行就是智慧。
   有一些毕业生好高骛远,理想化,幻想化,对社会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如今独生子女多的时期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以致有的学生落入了传销等魔窟不能自拔。所以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为这些不解世故的大学生讲一些这方面的经验。要告诉他们无论多么高明的骗术都是以高回报、不劳而获这个角度进行诈骗的。要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并对自己进行客观地分析和评价,然后再去做。这样就能避免走弯路和险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业教育,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会捕捉行业中的商机,学会总结自己所学专业的市场方向和发展潜力。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培根所说:“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通过对几届毕业学生跟踪了解,发现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他(她)们有的能主动在新领域里寻找工作,如徐海玲同学刚毕业一年就担任了中铁集团电气化分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有的在旅游和保健行业中努力和创造性的工作,如:许研、丁微、崔亚娇分别在美容保健、深圳旅游公司及药品营销等行业做出了不凡的业绩;有的表现为百折不挠的精神,如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儿童保健院工作的纪凯同学,在上海实习快要结束时走了几十家医院推荐自己,没有被一次次挫折吓倒,终于找到了较好的工作岗位。
   通过上述教学实践,可以从中看出通识教育的端倪。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程伟副校长在来佳木斯学院所作的报告中多次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理念,我们开设的针灸推拿(旅游保健)专业,不自觉地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又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英国的纽曼,都倡导自由教育,注重培养一种探索求知与优雅高尚的心智。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教育日益承担起为社会和经济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专业化的教育遂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总体性特征。在崇尚实用主义的美国,工业和经济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面对美国这种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实践,有识之士在19世纪初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思想,借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从20世纪中叶以来,通识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不断丰富,形成特色。中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借鉴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高等教育传统。这一传统延续了约30年之久。近十余年来,关于通识教育、人文素养或者文化素质教育的讨论,其实就是对传统的专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反思。中医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从多位医学大家来看,均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中医知识中涉猎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天文、地理、人事等很多内容。我国的中医教育已经有很多年,我们尽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但也看到能够很好继承和发扬中医的领军人物并不多,这里有现代文明发展和信息社会给人们静心学习传统中医带来的冲击,也有对人的素质培养不足的原因,所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高教评价中心主任扬天仁教授指出:在中医培养对象上也应该进行质量监控!要将热爱传统文化、热爱中医事业的人进行重点培养,并加强他们的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中医虽然带着古朴的芬芳,但学生不等于变成老夫子,要让他们伴着时代的气息,乐观、向上、自信、明礼、诚信。虽然针灸推拿(旅游保健)在办学中为适应旅游的需要加入了少量的人文素质培养环节,但却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通过此提示我们在进行中医教育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人文素质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