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 有效训练
(蚌埠市张公山第二小学,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在学生有限的英语课堂学习中,我们如何使听、说、读、写训练合理且有效呢?在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在任务中听
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听要有目的、有计划,在任务中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听音跟读。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通过听感受到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让学生乐于开口、敢于开口说英语。
2.听音回答。即带着问题认真听英语,随后回答。学生只有全神贯注地听,听清发音,理解语意,才能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训练,随着听的遍数的增多,预设的问题可以由易到难变化。
3.听音画画。请学生根据听到的句型、对话、短文作画。听力内容由教师先设计好,听力内容最好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如学了人体器官的名称后,可让学生边听音边画画:Hello,boys and girls! I have a big head,a small nose and a big mouth.I have a red eye and a blue eye. I have two ears, one is small, the other one is big. What am I?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进行听音示意、听音表演、听音游戏等训练活动。
二、在情景中说
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对于英语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我们要为他们提供丰富适当的说话素材,巧妙地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轻松自如地运用所学语言在情景中畅谈。
1.利用教材。小学英语教材取之于现实生活,为学生们所熟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对话,引导学生慢慢融合对话,向现实生活走近。
2.创设情景。利用直观的实物及周围现有的素材在课堂中创设真实的情景,具体、直观、形象,给学生提供一个活灵活现的展现自我的英语舞台。如学习了四年级第一单元的My classroom知识以后,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打扫卫生的生活情景,组织学生用:We have a new classroom. Let us clean the classroom. Clean the blackboard. Open the door. Turn on the light. Clean the windows. Clean the teacher’s desk. OK! 等句子,快乐的下达命令,接受任务,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呈现情景。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课堂上难以创设的情景,用学生感兴趣的画面,逼真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三、在趣味中读
读,是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读最忌古板、机械地重复。好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我们可以活化教材,给教材以动感、节奏感、诱惑力,带着学生在趣味中读。
1.给教学内容以动感。教材中好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配上动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形象的动作来模拟。两手摆动做bird状;单手放在额头前做monkey状;摇晃身体做shake状;双手合拢到分开为open;双手平放在眼前Read a map. 双手做握方向盘动作Drive a car. 等边做边读,动手动脑,以读促记。
2.给教学内容以节奏感。适当地整合教学内容并配上明快的韵律,简单的拍子,能使枯燥的单词、词组、句子变得琅琅上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孩子们所喜爱。例如在复习归纳特殊疑问词时,我为学生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谁who;谁的whose;在哪儿where;哪个which;什么what;什么颜色what color;how变变变,How are you?你好吗?How old?多大了?How many? 多少?How much?多少钱?
3.给教学内容以诱惑力。有些教学内容在配上一定的节奏后便破坏了原有的语调,这是因为不是任何内容都适宜在动态中读。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给这种读的训练以诱惑力,以此来消除学生的厌烦心理,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在课堂上可以进行朗读比赛,读得好的同学发一张小贴画或者盖一个小印章;“Good job!”“Well done!”都会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强大动力。再或者课下让孩子们到办公室朗读,教师把读得好的作品录下来课上播放,请大家猜猜是谁读得这么棒?......
四、在理解中写
写,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随着学习内容的加广加深,单是大量的听说训练已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更不能很好地巩固听说训练的成果。因此,适时、适量、适度的书面练习是必要的,但忌大量的机械抄写,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精炼。
1.调查收集型。这一类书面练习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后调查收集所学,进行归类。如调查家庭成员、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动物、色彩......用书面形式进行统计总结。
2.运用型。学的目的是为了用。课堂上新学的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如学习了句型“This is... .”这一句型,可让学生完成这样一项作业:在本子上贴上家庭照片,旁边有句型“This is... .”介绍家人。再例如学习了人体器官后,让孩子们自由作画,并在旁边附上英语介绍自己的五官:“This is my ... .”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掌握了英语单词和句型。
3.表达型。这一训练内容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用书面语言表达一个情景。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评价要求可以不同,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听、说、读、写都是在运用语言。我们在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有效训练时应做到相互贯通也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等因素,灵活运用并不断提高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听、说、读、写训练达到最佳的效果,才能轻松愉悦地带着孩子们在英语学习王国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