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财经素养调查报告——以广西钦州农业学校为例
(广西钦州农业学校,广西钦州,535099) 4
课题信息:本文为《中职学生财经素养养成活动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立项编号: 2021ZJY974) 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培养学生财经素养已是世界共识。但相比于初中、高中群体,中职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因此,探索中职生财经素养养成活动的方法和经验,帮助中职生建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对其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钦州农业学校为例,基于《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中职生进行调查,从劳动与收入、理性消费与规划、市场类型及本质、社会保障与保险、货币与货币国际化、金融市场与风险防范、财富创造与社会责任等六方面了解中职生的财经素养情况,提出从财经素养课程、财经素养第二课堂活动开发、思政教育等三方面对中职生进行财经素养养成教育的建议对策,为中职生财经素养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中职生 财经素养
一、引言
近年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银行卡遭盗刷、网络贷、套路贷等案件频繁发生,一方面反映出人们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的缺失,另一方面也对加强财经素养教育和提高人们的财经素养水平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财经素养指人们利用所掌握的财经知识和理财技能,合理进行个人财务规划、实现个人财富积累及有效防范个人财务风险等的金融决策能力;包括掌握基本财务知识与技能,运用财务知识和技能做出有效决策,从而提高个人和社会经济利益。良好的财经素养能使人运用经济金融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提前为适应未来越来越高要求的社会环境做好准备。
2018年1月23日,中国教育科学论坛之分论坛“财经素养教育标准与实践”在京举行。会上,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首次正式发布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的《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以下简称为《标准框架》)全文,是国内第一份系统的、学段相对完整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然而,《框架》并没有给予中职阶段制定财经素养教育的标准,因此,对中职生的财经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开展中职生财经素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生财经素养现状调查设计
(一)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的相应问题主要基于《标准框架》的标准,结合中职生“基础知识薄弱、注重实践技能”等特点,分别从劳动与收入、理性消费与规划、市场类型及本质、社会保障与保险、货币与货币国际化、金融市场与风险防范、财富创造与社会责任等六方面开展调查,以期了解中职生对财经素养的认知、技能和态度,为中职生的财经素养教育提出建议。
序号 维度 题量
1 个人信息 2
2 劳动与收入 10
3 理性消费与规划 10
4 市场类型及本质 6
5 社会保障与保险 10
6 金融市场与风险防范 7
7 财富创造与社会责任 6
表1 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面向广西钦州农业学校一、二、三年级在校生,这些学生分别来自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智能设备运用与维护、幼儿保育、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六大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财经素养教育,选择他们作为课题研究对象,有利于获得中职生真实的财经素养水平和实践能力。
本次问卷通过UMU学习平台向中职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301份。其中女生102人,男生199人,一年级134人,二年级155人,三年级12人。
三、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一)维度一:劳动与收入

表2 劳动与收入维度观测统计
表2反映出95.3%的中职生经济来源于父母,几乎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中职生对实习期间的待遇期望值比较合理,就业态度比较合理;但对劳动法的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意识不高。
(二)维度二:理性消费与规划

表3 理性消费与规划维度观测统计
表3反映出中职生的主要支出为学习生活,部分开支用于娱乐消费,如购买游戏装备、唱歌等;大部分学生都有网购经历,能熟练掌握网购方法;绝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记账的习惯,理财知识和方法几乎空白,对信用卡的主要功能存在错误。
(三)维度三:市场类型及本质

表4 市场类型及本质维度观测统计
表4反映出中职生掌握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内容掌握得不牢固;大部分学生能理解市场的需求关系,但不了解国家政策、国际环境对市场的影响。
(四)维度四:社会保障与保险

表5 社会保障与保险维度观测统计
表5反映出中职生有定的风险意识,接受过社会保障相关的教育,对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商业保险理解不够,缺乏相应的正规教育,几乎没有购买过商业保险。
(五)维度五: 金融市场与风险防范

表6 金融市场与风险防范维度观测统计
表6反映出中职生接受过一定的金融知识相关教育,但极少数学生有在金融市场实操(模拟)的经历;大部分学生接受过金融诈骗相关的教育,接触过或学习过金融诈骗案例,能正确处理消费陷阱。
(六)维度六: 财富创造与社会责任

表7 财富创造与社会责任维度观测统计
表7反映出中职生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对职业的选择随意性较大,几乎没有学习过职业锚的相关知识;绝大部分中职生接受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教育,但不太会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缺乏社会责任感。
四、建议与对策
结合上述调查统计及国内外相关财经素养教育经验,从财经素养课程、财经素养第二课堂活动开发、思政教育等三方面提出中职生财经素养养成活动的建议对策:
(一)有针对性的开发课程可有效提升中职生的财经素养。根据中职生的财经素养情况,有针对性的制订符合中职生特点的财经素养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开发制作较为完整的教学资源,通过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或学科融合的教学,有利于在中职中普及财经素养知识,并将这一成果推广至其他学校。
(二)通过系统的实践活动可以促进中职生财经素养的养成。中职教育注重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发与应用,借鉴其他主题的课外活动经验,在人员组织、分工协作、安全保障、后勤服务、社会关系等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方法,可以快速的在中职中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普及财经素养的知识。
(三)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可以促进个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将金钱观切入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道德品格和价值追求,转化为日常行为准则,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内在信念和自觉行为,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五、结语
基于《标准框架》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广西钦州农业学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中职生接受过一定的财经知识,但财经素养有待提高,职业目标不清晰,还未能很好地把握劳动、金钱、财富与人生幸福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中职生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结合中职生的特点,提出从财经素养课程、财经素养第二课堂活动开发、思政教育等三方面提出中职生财经素养养成的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 吕秀莲,甘文启.论新时代视域下大学生财经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5):22-24.
[2] 方江海.加强我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探析[J].教育观察,2020,9(35):76-78.
[3] 辛自强.当前财经价值观变迁中的隐忧[J].人民论坛,2020,(26):92-94.
[4] 颜青.职业学校财经素养教育研究[J].经济师,2020,(09):198-199.
[5] 辛自强,穆昊阳.财经素养弱势人群的识别与服务:知址必达[J].社会建设,2020,7(04):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