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家庭因素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家庭因素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日期: 2022/11/10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昱璞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课题信息:吉林省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一般课题,课题编号G215006。课题名称:家庭因素对学前儿童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摘要:近年来,在多个国家学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学习品质的相关研究。对于幼儿来说,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其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家庭因素作为影响幼儿学习品质的关键内容,需要深入研究其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家庭因素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为家长提供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家庭因素;幼儿;学习品质;影响
  
   前言:
   在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受到主体和环境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是最直接的环境因素,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以及受教育水平等,都直接关系着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因此,需要重视各项家庭因素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影响,充分调动家庭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附近幼儿学习品质的正向发展。
   1. 学习品质概述
   1.1概念界定
   当前对于学习品质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相关委员会认为学习品质指的是能够反映幼儿自身学习倾向和习惯等,而不是具体的技能。学习品质主要包含两个维度,一个为情感动机,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等;还有一个为行为维度,主要包括自我调节和专注学习等。其核心要素主要有学习的内在动机、抗挫折能力、学习的趣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投入程度等。总是,学习品质主要是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学习相关的基本素质,图主动性、创造性以及思维能力等。
   1.2发展的年龄和性别特点
   幼儿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也会对其学习品质产生影响,相较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年龄大一些的幼儿具有更高的学习品质,并且女孩的学习品质要好过男孩,但要注意的是低龄幼儿的学习品质发展速度更快。这两点是影响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个体因素,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可能学习品质的鉴定结果也存在一定区别。具体到学习品质的不同维度上,大龄幼儿的发展更好一些,不仅认知能力更高,学习品质各个维度也具有良好的表现,女孩在学习策略上和注意力等方面存在更大的优势。在完成幼儿园学习任务时,男孩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女孩往往能够坚持下来[1]。另外,幼儿的能力和动机方面并没有较大的差异,大多数幼儿好奇好问。
   2. 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幼儿的学习品质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基本素质的影响下,通过开展常规活动,能够更好地塑造幼儿的学习品质。在很多领域,都在加强对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在教育教学领域,往往将该项研究作为一项基础性内容,所以,从理论层面上讲,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通过深入分析幼儿学习品质,能够进一步完善理论内容,也能优化幼儿教学模式。另外,在教育领域方面,5-6岁的幼儿需要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良好的学习品质,直接关系着幼儿学习的有效性。因此,需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
   3. 家庭因素对幼儿学习品质的主要影响
   3.1家庭教育
   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很少接触外界环境,所以思维养成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所以家庭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品质。当前,很多幼儿提前进入教育机构,在其带领下学习相应基础知识,加强知识储备。但一些教学机构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也往往选择固有的模式,这就更加凸显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也更加强烈。同时,很多家庭选择的教育方式不同,会对幼儿自主学习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也直接关系着幼儿学习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此外,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逐渐形成主观学习意识,不仅能够培养其综合素质,也能实现个性塑造,为幼儿之后的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家庭成员存在较大的矛盾冲突,会降低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且幼儿缺少自控力和自省能力。而这样也会导致幼儿能坚持参与活动。但如果家庭成员在开展家庭活动的过程中,始终按照固定程序,对文化活动和政治等具有较高的兴趣,积极参与各种娱乐活动,那么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也能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同时,在安排活动的过程中,家庭成员能够明确落实相应责任,能够促进幼儿解释能力的提升,并且具有更强的创造性。
   3.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处于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下的幼儿,在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好奇心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相较于高层家庭的幼儿来说,低层家庭幼儿明显存在落后的情况。主要由于在良好经济水平的支撑下,家庭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各种教育资源,幼儿可以充分发展自身的各种可能性,不会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3]。同时,在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往往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会更高一些,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并育儿观念也会更加科学,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并在不知不觉间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产生影响。并且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中,很多家长并不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而将重心放在基础的学业知识上。虽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会直接与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但会从各个方面间接影响其学习品质。
   3.3家庭结构
   不同家庭结构的幼儿在学习品质上的表现也存在区别,主要体现在幼儿的创造性和反思解释方面。在扩展家庭中,幼儿往往具有较强的吸收理解能力和解释行为的能力,普通家庭和离异家庭有所降低。而普通家庭的幼儿具有更高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扩展家庭和离异家庭依次降低。相较于离异家庭来说,普通家庭的幼儿具有更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世界,并且具有更强的想象力。因此,对于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来说,完整的家庭结构非常重要。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其接触到的第一个小社会,直接关系着其身心发展。不管是扩展家庭,还是普通家庭,都有多名家庭成员共同看护孩子,投入到幼儿身上的时间和财力更多,而离异家庭只有父母其中一方教养子女,投入的精力有限[4]。另外,只有完整的家庭结构,才能为幼儿营造和谐愉悦的家庭环境,促进其学习品质的发展。
   3.4家庭文化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应的教育投入也在逐渐增加。在家庭文化资源方面,主要需要投入在图书、多媒体教育资源等方面。在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图书资源有着重要的影响,数量越多,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有着更高的主动性,并且对信息的解读能力更强,具有更高的探究欲。同时,家庭中益智类玩具数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对其主动性和解释能力却没有较大的影响。另外,家庭中多媒体资源的数量对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有着较大的影响,一旦超过20个,幼儿对外界事物有着更强的好奇心,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呈现出更强的想象创造能力。因此,在家庭中适当购买这些文化资源,能够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5]。另外,父母的学习也会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产生间接影响,学历水平较高的父母,家中往往具备更多的文化资源,他们一般更加注重在这方面的投入。在引导幼儿阅读图书、观看多媒体资源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专注度,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帮助其养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推动学习品质的不断发展。
   4. 教育建议
   4.1加强对民主权威教养的利用
   通过利用权威民主教养的方式,能够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并且通过使用这种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因为通过有效利用权威教养方式,家长能够对孩子的行为做出适当的限制,并且能够满足其合理要求。并且这些家长还会为孩子设定行为目标,确保其能够实现,并根据孩子的行为反应,及时进行调整。权威型的家长对孩子不仅具有关爱和理解,还有较强的民主性。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具有更多的成就倾向。家长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性格特点,包括自信、自我肯定、勇敢、喜欢交流等。因此,在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过程中,家长应将幼儿当作独立的个体,尊重其兴趣喜好,共同制定小目标,并不断朝着目标的方向前进。例如,和孩子一起拼图,并设定完成的时间,观察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及时为其提供帮助,做到全程陪伴,但不应强制参与其中。在与孩子共同完成一项活动的过程中,应做到有始有终,认真记录孩子的表现,明确其各个阶段的发展。
   4.2学会正确的沟通技巧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专制教养方式使用的愈加频繁,会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这种教养方式的使用往往和父亲的职业有着直接的联系。父亲的职位较低,沟通能力有限,很容易使用不恰当的言语,导致孩子的学习品质受到影响。对此,家长要加强自我情绪管理,在其结束工作回到家里后,由于身心比较疲劳,在面对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情绪失控。而发脾气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加剧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了解。虽然在孩子入学之前,学习品质是一项必备基础要素,但家长也不能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每个孩子的发展特点不同,家长要正确看待这一区别,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在学习品质的培养上,男孩有着更强的好奇心,女孩有着更高的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力以及想象力。所以在培养的过程中,家长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强孩子各方面的素质能力[6]。因此,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其兴趣喜好,不仅能促进其学习品质的发展,也能增强亲子关系的亲密度。
   4.3加强家园合作
   教师应利用家长会、微信以及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家长对孩子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视,并明确其包含的具体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家长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家园教育共识,共同培养幼儿学习品质。同时,加强对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引导家长对启发式教育方式的应用,促使幼儿学习品质呈现更高的水平。另外,还可以为家长推荐相关育儿书籍,开展相关活动,促使家长参与其中,提高其教育方式的科学性。
   4.4做好角色分工
   通过对孩子主要教养人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都是母亲,只有极少数为父亲。但分析父母职业和孩子学习品质,父亲的职业和学历对孩子主动性、创造力以及坚持等方面具有更大的影响。因此,在孩子注意力、主动性以及想象力等学习品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父亲更多地参与其中。根据相关研究发现,接触父亲更多的孩子相较于很少与父亲接触的孩子,具有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也具备更高的冒险精神。所以必须要重视父亲的参与,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同时,父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其他家庭因素产生的间接影响,而不是直接影响。如父亲在资金上的支持,可以促进孩子的发展。而母亲的职业对学习品质上的好奇心、解释能力以及兴趣等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应加强母亲在这些学习品质培养上的参与。所以,在培养孩子学习品质的过程中,父母之间应明确分工,共同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幼儿学习质量,需要加强对幼儿学习品质的深入研究,分析家庭中存在的各项影响因素。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社会经济结构、家庭文化资源等,都会对幼儿的学习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认识,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时,加强对民主权威教养的利用,学会正确的沟通技巧,加强家园合作,做好角色分工,从而促进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莹莹,戚瑞丰.家庭教育投入对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J].早期教育,2021(51):31-36.
   [2]岳亚平,任亚茹.家庭支持对5~6岁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21(07):5-16.
   [3]刘国艳,肖丽梅,李洁旋.家庭亲密度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情绪本质的中介作用[J].教育探索,2021(04):18-23.
   [4]金芳,王琳,于晓.3~6岁幼儿参与家庭活动状况及与学习品质的关系[J].幼儿教育,2020(Z3):76-79.
   [5]张莉,周兢.学前儿童学习品质发展及其对早期语言和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J].全球教育展望,2018(05):113-128.
   [6]陈雅川,黄爽.学习品质:预防儿童学习困难的新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18(12):49-54+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