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入,通过有效的教改不仅可以满足新时期学生学习需求,也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将来更好发展。通过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及社交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教师需要重视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进一步构建深入阅读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以下就对微课在中职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细化分析,以此为更好的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微课;中职;语文;深度阅读;教学
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可以更加便捷的获取各项信息,相关咨询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莫大便利。但是在阅读方面,受大环境的影响,人们阅读更偏向于娱乐化和肤浅化,快餐式阅读现象较为普遍[1]。针对目前社会的浅阅读现象,文章以中职学生为实际研究对象,提出将微课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剖析深度阅读内涵及意义,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教育模式,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1.关于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鼓励学生和作者对话,发散思维,发挥思维主观能动性,对知识整合建构,迁移运用,进而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中职学生在阅读中存在多方面问题:(1)缺乏阅读能力,学生无法理解材料全部内容,无法消化吸收,经常出现“嚼不烂”、“吃不透”,进而认为阅读较为乏味。(2)阅读缺乏主动性。学生阅读只是在教师要求下被动开展,别动接受文字信息,但是缺乏自己的独特感悟和体会,无法和作者产生共鸣,认为自己在唱独角戏,逐渐失去阅读兴趣[2]。(3)缺乏生活体会,学生阅读中没有将材料中的信息和自己的生活构建联系,认为阅读单单是“阅读”,就像空中的阁楼,和自己的生活没有联系,无法和作者产生共鸣。
要解决上述问题,一定要落实深度阅读,在中职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过开展深度阅读,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文字和作者对话,和社会对话, 领略到阅读的魅力,进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3]。相较于碎片化阅读和娱乐化阅读,深度阅读更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以及思维逻辑性,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阅读,获取独特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要注重锻炼学生实践技能,中职学生本身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良好个人素养,满足今后具体岗位需求,而通过深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有更好的个人素养,实现个人实践技能全面提升。
2.微课在中职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信息社会背景下,各项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各行业发展带来莫大便利,中职院校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开展的促进作用,积极构建信息化课堂,构建新的深度阅读模式[4]。微课最为一种应用广泛且成熟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满足中职院校深度阅读教学需求,微课的内容简单但精炼,使用方便,形式多样,有助于提高深度阅读教学质量及效率,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2.1以微课进一步整合资源
深度阅读不同于娱乐化阅读、碎片化阅读,其更注重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找到知识点的联系,构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传统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资料解析并重构,投入大量时间,之后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且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真正接受知识,这就给教学质量及效率提高带来诸多困扰[5]。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引入微课,借助微课资源,将深度阅读需要“辐射”的内容之间在微课中进行概括,以凝练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微课,可以更简单的理解知识内容,知识的广度也得到进一步拓宽。
例如,在学习《劝学》一课的时候,就可以引入微课教学。《劝学》的作者是荀子,但是张咏、孟郊等也都写过《劝学》,历史上还有《孙权劝学》等以劝学为主题的文章。此类文章的风格、结构以及阐述的角度各不相同,但都是古代文化中的精华。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将类似的文章内容都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学习,对荀子的《劝学》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对各个文章中所表达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见解,有客观的认识。教师的在课堂中要有侧重点的引入相关内容,让学生分清主次,也抓住阅读的重点,便于深度阅读的开展。
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类似文章的主旨、写作特点等总结在微课视频上,学生针对微课内容先课前预习,学生围绕荀子的《劝学》,对几个不同作者的文章对比阅读,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也了解到各个文章的差异特点[6]。在微课支持下教师引导学生构建针对《劝学》的知识图谱,围绕“学习”这一主题,可以将各式各样的相关知识都联系起来,构成知识链条,帮助学生实现深度阅读。
2.2以微课挖掘阅读的深度
当下,浅阅读和娱乐化的阅读都是将阅读和表面的文字结合,没有引发深层次的思考,无法在文本材料中让学生产生新的感悟。故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找到文本材料的关键,找到突破口,深度挖掘材料别后的知识、思想内涵、社会发展,让学生不仅可以解决一个问题,更可以通过问题看到本质,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对阅读有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发挥自身引导性作用,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独立的观点、态度[7]。而使用微课,则可以使这个工作事半功倍。学生以自主学习产生新的感悟,真正意义上挖掘中职学生在阅读中的思想深度。
例如,在学习《药》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再采用讲解作者、背景、课文的模式,而是将课堂的一些准备工作融入到微课中,让学生以观看微课的方式进行预习,做好课堂准备。学生观看5-8min的微课视频,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轮廓性的认知:1-3min介绍作者创作文章的背景,4-6min介绍同时期优秀的作家,介绍同期学者、历史学家对文章的评价。7min,表述教师对文章的看法。8min,向学生抛出问题,可以问“在了解文章创作背景、各个名家的点评之后,请你思考,文中的‘药’是什么寓意?在各个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病’,需要用不同的‘药’治疗,那么,我国历史发展当中,都发生了什么样的‘病’,需要用到什么‘药’?”。将微课应用到中职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思考空间,学生以自学代替传统的别动学习,学习中有自己真实的感悟,对文章有较全面的理解的同时,也可以主动去体会、感知、思考,挖掘阅读深度,提高阅读效果。
2.3以微课引导实践,强化学生生活感悟
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目标在于满足未来岗位需求,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因此,中职语文的深度阅读最终需要找到文本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的深度阅读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在自己的生活中感悟阅读。为实现这一阅读目标,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微课,以微课引导展开实践,使学生的阅读和生活可以更好的联系起来。
例如,在《景泰蓝的制作》当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本内容,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为学生播放景泰蓝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景泰蓝的制作,对文章有较深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各个专业的学生设置差异化阅读任务。例如,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可以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学生小组内结合微课视频和阅读内容,总结景泰蓝制作工艺特点、要素,制作专业的“景泰蓝工艺流程报告书”,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客观认知,提高深度阅读效果;对于艺术创作、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则可以设置此类任务:仍然以小组教学为基础,将学生分成4-6人小组,让学生总结景泰蓝的工艺品特点、创作理念,可以让学生尝试在现有工艺水平基础上,对景泰蓝的形状、图案设计,将阅读和自己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提高深度阅读效果的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微课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建立阅读教学及生活联系,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学生从生活中出发, 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情感,从生活的广度思考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本,真正实现深度阅读。教学中还要把握好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围绕一个点展开讲述,使教学起到示范、启发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信息时代的大背景影响,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阅读。也开始向娱乐化、肤浅化方向发展。但此类阅读无法让学生了理解阅读的深层含义,为解决这一问题,尝试以语文阅读教学为基础,以微课为教学手段,对深度阅读进行剖析,探索以微课为核心的中职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此更好的指导学生阅读,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资源利用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和未来工作岗位更加匹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的专项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吴灵光. 浅谈微课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课外语文, 2019, No.313(18):149-150.
[2]缪琳娟. 微课,让语文课堂亮起来——谈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整合应用[J]. 教师, 2020, 001(005):27-28.
[3]邓宇. 图表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功能与应用——以《我的早年生活》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 2019, 006(024):62-65.
[4]李峰. 微课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研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21):0209-0209.
[5]张慧玲. 四驱共进共读经典 ——中职语文经典阅读教学提升路径[J].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 2019, 010(004):65-66.
[6]喻志钦. 用思辨提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水位\"——以《项脊轩志》为例[J]. 职业, 2019, 010(006):123-124.
[7]毛惠芬. 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摭探[J]. 成才之路, 2020, No.644(1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