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中职学校对口单招语文"双基"教学的实践分析

中职学校对口单招语文"双基"教学的实践分析

日期: 2021/8/5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 薛佳诚 215500

摘要:文章对中职学校对口单招语文“双基”教学进行了实践分析。中职学校对口招生和普通院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中职学校学生语文素养较差,作为语文教学中较为主要的部分,对口单招属于中职学校发展基础。同时,在新型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开始实施“双基”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较为简单,主要是将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相结合,具有良好的启发性,针对性和示范性,可以作为中职学校提升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所以本文以如何实现对口单招语文“双基”教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对口单招;双基教学;实践
  
   近几年,中职对口单招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也就是“双基”教学。“双基”教学可以分为几个步骤主要是对以往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以便导入新的知识,对教学内容展开分析,讲解案例习题,进行作业总结等。这些环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从心里接受并认可“双基”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可以在复习与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熟悉技能,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中职学校对口单招语文“双基”教学低效因素
   1.中职学校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固
   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可以得知,目前中职学校对口单招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此这时也表示中职学校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足,容易出现基础错误。例如,一些常用字书写时出现的错别字,字的意思以及对于词的理解等等。而这种情况还会延续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会使学生对于教师所描述语句的意思出现理解偏差,在这种情况下便会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中职学校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
   中职学校学生在课堂中较为活跃,但是在一些比较枯燥的科目中则会异常安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学校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将语文教学与学生个人兴趣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语文领域的探索欲望增强,进而激发其求知欲望,实现语文素养的显著提升。但是当前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较为枯燥,教师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不但无法吸引学生的关注还会降低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反感,进而使学生无法专注于语文学习,导致语文基础薄弱。
   3.教师教学方式滞后
   当下中职学校对口单招语文教学的时候,一些语文教师对于对口单招存在认识误区,还有一些教师甚至对于中职语文大纲的了解也极为模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较为随意,这就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影响,还会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在预期时间内完成,最后直接影响到“双基”教学效果。此外,中职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语文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会采取捷径,而这种速成教学法会将语文教学内容打乱,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充分把握,影响其创造性和判断力。
   二、以对口单招语文考试大纲为基础,提升教学针对性
   结合目前省级考试要求,语文教师不但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还应该对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进行强化。在中职学校教学中采取“双基”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布置,为其建立适宜的基础知识结构,便于其应试。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进行合理划分,针对重点内容需精讲精练,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语文学习技能及应试方式。中职学校语文教师需始终紧跟这一标准的,针对学生整体情况展开教学探索,进一步提升教学针对性[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想路径让学生了解到语文交流和实践内容,创设思想路径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和了解,使其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语文人物特点和人物性格展开分层次教学,从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出发,采取针对性教学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最终达到“双基”教学预期效果。
   目前中职学校对口单招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但为学生传授相应的语文知识,还应该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能力进行培养,与其余教学方式相比,“双基”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应精讲多练,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记忆程度和熟练程度,从而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扎实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所以语文教师为了促使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对教学大纲及学生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制定较为合理的教学目标,辅助学生借助语言和行为对人物形象深入刻画。这时教师还可以针对这一教学重点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学目标分层的设置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多种学习需求,从而使学生拥有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2]。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氛围的接受能力,同时还能切实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增强其学习自信,进而提升中职对口单招语文教学的质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对“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的教学目标有个整体而系统的认识,学生可以带着问题上课,学生多提问,教师多解答,避免学生存在不理解的盲区。能有效地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的发挥双基教学本身所具有的培养学生基础能力以及带有指导性的内涵价值。
   三、丰富语文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以“双基”教学为方向,结合学生课堂情况和学习情况展开教学配合,借助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能够争取获取知识,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有序培养。对于一些与中国古代文化及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展开教学。通过课堂导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复习,还可以开展相应的竞赛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借助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实施,便于学生深入感受作者心境,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目前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局限性,同时为了辅助学生更好的应对高考,就应该对语文教材深入分析,针对一些语文考试重点实施详细讲解。
   但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教学分散,教学过于零碎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会使本应生动的语文课堂更加枯燥乏味,无法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虽然在教师看来,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成绩,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学习自主性产生阻碍[3]。大部分语文教师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改善和丰富,“双基”教学下语文教师想要获得预期效果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磨合,在实施“双基”教学模式培养的时候主要以教学方式为基础,但在此基础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忽视了教学方法和知识能力的培养。无法将“双基”教学彻底落实。所以,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打破传统固化学习形式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欲望,达到“双基”教学目标。
   四、合理控制“双基”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双基”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确定教学方式和课后习题的布置,明确考试内容等,对学生正确引导和组织。还可以借助小组探讨的方式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分组探究,为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引,保证学生可以在规定的目标下获得知识,强化其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实现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控制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手段。结合“双基”教学来说,“双基”教学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语文基础能力、记忆能力、基础技能掌握进行强化,这种核心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意义。因此当下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双基”教学这一特点,并在中职学校对口单招语文教学中将其有效应用进去,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采取正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成果,并在结束教学后为学生提供对应的习题,使学生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深入了解,获得更好的成效[4]。
   在新型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已经从课堂主导者转移为了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起到了充分的掌控,并使各个教学环节都能够有序进行。在教学不同类型文章的时候,语文教师应该就本课所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针对性学习、辅助学习等方式。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把控课堂时间,为学生预留一定的讨论时间,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引导,使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充分掌握教师所传输的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更加规范,为中职学校对口单招做出保证。此外,在语文习题的讲解上,语文教师还应该以传授解题思路为主,一些教师在讲解习题的时候只是将正确答案写出来并让学生对照更改,但是这种方式无法让学生在面对同样题目的时候拥有清晰的思路。而语文教师若为学生提供不同题目的分析和讲解思路那么便可以对“双基”教学课堂合理掌控,使“双基”教学成为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主要方式[5]。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对口单招语文教学中实施“双基”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双基”教学的融入可以为语文教学及学生的思想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对教学形式进行改进,使“双基”教学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目前,语文教学中“双基”教学属于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也属于通往深层次的必经之路,属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核心手段。
  
   参考文献
   [1]姜磊.中职语文对口升学教学及微课引入实践微探[J].文存阅刊,2018,000(06X):P.142-142.
   [2]顾锋.成就灌木的风景——试论对口单招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导[J].好家长,2019,000(068):P.102-103.
   [3]吴开发.中职语文分组教学方法研究——以岑巩县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分组教学实践为例[J].下一代,2019,000(003):1-1.
   [4]万玉涛.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19):17.
   [5]石银.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及实践探索[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2):0049-00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