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德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作用分析

德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作用分析

日期: 2020/11/30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孙小康

摘要: 进入新时期,我国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就需要很多专业技能很高的职业人。在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中,既要培养拥有专业能力又具备职业精神的专业人才,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考察,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状况,找出发现的问题,研究培养途径,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高职学生具备职业精神。
   关键字:德育教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作用;分析
  
   教育部曾经发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规定,高职教育应该与职业精神的培养相一致。增强职业道德的培育和职业素质的修养为教学宗旨的高等职业教学,让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有所提升,从而培养出既能熟练运用技术,还能坚守职业精神的人才。但是,一些高职院校依然存在忽视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教学。对此,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就要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培养是高职院校面前最重要的课题。
   1.德育教育在高职院校调查情况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中的职业精神培育的状况,根据各大高职学校近 500多名高职学生,一共有来自于各大高职学校中的16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参加。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的情况,设计了19个必答题,1个简答题,从学生回答来看,一共收回400多份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 258份,有效率达到88.3%。认为培育职业精神十分重要的高职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96.66%,认为培育精神不重要的占2.14%。高职学生最看重的职业精神是爱岗敬业和尽职尽责。可见,在高职院校的高职生是具备主动学习职业精神的。然而,对于应该怎么培育自己的职业精神,53.86% 的高职学生不是十分了解,非常清楚职业精神的仅占16.01%。对此,高职学生希望通过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手法以及踊跃参加社会的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自己的职业精神。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尽管有60.35%的高职院校开设了职业精神培育专业的课程,但是很多的高职院校,在平常的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并没有注重对职业精神的教育力度的加大。
   2.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
   2.1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不够重视
   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调查结果来说,只有一小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开设关于职业精神培养的课程。在采访高职院校学生,看重哪些职业精神的问题时,选择无私的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忘我工作的选项非常少,这样可以看出,部分高职学生特别缺少职业中的奉献精神;在问道最讨厌的工作习惯的问题,选择攀比收入、斤斤计较、钻牛角尖的少之又少,一些高职学生在就业的时还是很关注个人得失,怕自己会吃亏。
   2.2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精神手法的缺失
   高职院校不仅要开设专门的职业精神的培训课程,还要在专业课堂上踊跃渗透职业精神的培养。但是我们经过对高职院校进行考察的结果是56.78%的高职学生在所学的专业中偶尔或没有进行职业精神的教学。对此,学生没有重视学校开设职业精神的课程,从而学生不了解到职业精神的意义。职业精神的成果就不明显,培养职业精神的手法的单一,部分高职院校只是简单讲解一些理论知识,没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这就是高职学校存在的问题。
   2.3对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力度很差
   高职学生在回答:你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的时候,选择职业道德的学生仅仅占了10.84%,选择综合能力强弱的最多,占52.39%。对此,多数高职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并不重视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但是职业精神的要素主要表现为对职业态度、是否有责任心、是否有职业信誉等。可见,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学系统、理论的力度还差的很远[1]。
   3.德育教育在高职学校教学中的对策和建议
   3.1 提升对职业精神培育的程度的重视
   第一,教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应该特别重视并且大力支持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第二,在选择德育教学的人才和德育教学培育方法上,一定要考虑全面。在德育课堂教学的中,将专业知识与高职学生以后要从事的职业中的职业精神很好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让高职学生在实践教学当中,加入相关内容,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2 增强校企合作,让高职学生了解企业文化
   增强校企合作,让企业文化走进校园、走入课堂、进入学生的头脑,将大大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的有效性。要将企业文化加入课堂教学当中,可以将企业文化写在进高职的教材中,一定要做到内容详细、贴近真实的岗位、真实的情况,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白企业文化的意义[2]。
   3.3 增强各部门相互配合,提高职业精神培育成果
   德育教育的课程中是培育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的重要战场,高职学生上专业课的时间一定多于德育教育的课程。学生会干部、团委、德育教学部门以及各个系别都要联合在一起,增强沟通能力,发挥各自部门有点,取长补短,建立重要的系统机构,通过德育教育、德育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让职业精神的培育成果很好地展现出来。
   结束语:
   结合上述所说,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为社会供给高素质的人才具有着特别重要的内涵。高职院校应该踊跃进行研讨,踊跃找到培养职业精神的路径,并要坚持到底,从而建设科学地、合理地培养制度,提升德育教学中职业精神培育的实际性,为高职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出了有利的贡献。
  
   参考文献 :
   [1]教育部.高等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15—2018年)[Z].2015—10—19.
   [2]邢清华.高职教育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机制研究 [J].职教论坛,2017(6):52—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