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摘要: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其中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输入知识,并从阅读中积累英语知识,强化对英语文章的理解与感知,同时阅读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为英语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教师要将英语学习活动渗透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阅读水平。本文探究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述,并分析了英语学习活动观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以便增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学习活动观;重要性;初中英语;对策
英语课程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有了新目标以及新要求,英语教学要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但是由于初中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还不够多,语法的应用能力还不够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并不高。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需要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述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下,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理解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的英语学习活动,依托英语语篇分析并解决学习问题,进而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文化素养以及综合性思维等。英语学习活动观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存在极大的不同,其更加凸显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英语学习活动对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英语学习活动的重视,并为学生提供更为适合的学习活动。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激发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英语学习活动观转变了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为学生灌输式讲解理论知识的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将学生放在首位,并让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阅读内容,同时教师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从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出发,为学生制定了更加适合的英语阅读方案。其次,在多样化的英语活动中,英语阅读的氛围更加轻松与愉悦,能够快速的吸引学生的阅读注意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二)英语阅读的整合性与情景性更强
在英语学习活动观之下,英语阅读逐渐从碎片化和零散化走向了整合化以及统一化,学生对英语阅读的体系更加清楚,有助于学生对英语文化和文章深层的理解和感知。同时英语阅读也形成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这三大主题,使得英语阅读性价完整和全面。其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scanning 以及skimming 等能力作为英语结构化阅读的基础,从文章的整体脉络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此外,在英语阅读中教师还能够为学生创设出相适应的情境,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英语阅读中,增强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有助于德育建设的发展
德育建设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一环,教师对学生讲述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理论知识中汲取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端正学生的行为习惯等。在英语学习活动观中,借助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感受文化的魅力,并将英语知识、语言表达以及思维能力等相融合,让英语阅读能够实现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的有效结合,充分挖掘英语阅读中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才会最大化。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巧设问题,有效导入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与及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借助问题导入法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阅读中,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普遍的年龄在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鲜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以阅读教学牛津版英语教材八年级Unit 1 Friends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出问题“你最好的朋友是谁?”“怎样用英语来描绘出你和你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呢?”等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和同学分享自己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英语阅读导入的工具,将问题和教学工具相结合,进而调动学生对英语文章的阅读热情。此外,在英语阅读之前,教师还应该把握阅读教学的三个维度:What,Why,How从这三个方面设计阅读活动,其中What主要指的是文章的主旨以及内容;Why 主要指的是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作者的意图、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等;How则主要指的是文章的特征、语言特色以及描述的方式等,先为学生确定一个清晰的阅读架构,这样活动阅读才会更具体,防止形式化和盲目化。
(二)深入挖掘文章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学习活动观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表面的词汇解释、语法讲解等方面,还应该深入的挖掘文章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从文章的本质出发,全面、系统的理解文章。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阅读情境,从文章的情境中理解并探究文章,这样学生的阅读质量就会得以提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英语阅读教学中对互联网的使用也更加广泛和频繁,使用互联网设备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素材,同时还可以借助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情境。比如:以“Unit 1 Friends”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整理和友谊相关的影视作品或者动画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并整理中国和外国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和相同之处,以及朋友见面的礼仪等,对中外文化做出对比,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文化。
(三)组织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
在英语学习活动观之下,不仅要求教师要将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同时还要让教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理解英语文章。同样在进行“Unit 1 Friends”相关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置一些真实的情境,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角色演绎、主题演讲、海报制作、读后感写作等活动,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将“Friends”作为主题,通过使用be动词(is/are/am)、感官动词(look/sound),让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写一份邀请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最后得出最佳的邀请信。在英语活动观下,为学生组织开展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对强化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制定合理的阅读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评价不科学,部分教师将阅读做题的正误作为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标准,甚至部分教师没有制定英语阅读评价内容。在英语学习活动观之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为学生设置科学的阅读评价方案,这样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就会极大的增强;同时教师也会更加详细的了解学生。首先,教师应该在阅读评价中深入挖掘学生的英语潜力和特长,并将阅读评价的标准进行细化,不仅要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感知能力做出评价,同时还要对学生从文章中汲取的文化元素以及对文章的应用能力等做出评价。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英语阅读的进步和努力要给予肯定,让学生树立英语阅读的自信心,并对阅读水平比较弱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注,寻找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提升英语阅读的效率。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英语学习活动观有效的应用,将学生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体,展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英语阅读教学的环节中,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述有全面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应该明确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阅读之前巧设问题,有效导入阅读教学;同时还要深入挖掘文章的文化内涵。此外,组织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并制定合理的阅读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洋.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思路与实践过程[J].英语教师,2019,19(22):87-91+113.
[2]吴淑瑜.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以Unit 2 Working the land为例[J].英语教师,2019,19(09):100-103.
[3]张凌敏.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以Unit 5 Section B Reading Beauty in common things教学为例[J].英语教师,2018,18(14):146-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