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建筑电气工程中照明设计分析

建筑电气工程中照明设计分析

日期: 2020/5/12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泰州市华强照明器材有限公司 栾健

摘要:照明设计是建筑电气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开展合理性设计活动,采用一系列科学细致的设计方式,将能够起到良好效果。本文主要从分析建筑电气工程中照明设计的原则入手,重点介绍了适用性原则、节能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以及先进性原则的内容,阐明了建筑电气工程中照明设计工作的一些要点,为更好推进建筑电气工程照明设计活动顺利开展,提升总体照明设计水平,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照明设计
  
   前言
   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取得良好发展成果,给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极大便利条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居住环境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含经济实用度、安全度和舒适度等。为更好满足人们的建筑需求,建筑行业发展中要注重科学设计好电气工程照明系统,增强其合理性和应用效果。设计建筑电气工程照明系统,要能够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建筑项目所处的环境和空间特点,选择合适的设计手段,配置好合理的照明设备,更好符合建筑物照明空间的整体性标准。
   1.设计原则
   建筑电气照明工程设计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特点,以提升电气照明系统科学性、合理性为重要目标,坚持一些设计原则。
   1.1适用性原则
   科学设计建筑电气照明工程,最为重要的是确保其可以有效适应建筑运行要求,满足人们的照明需求,这就需要坚持着适用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是在充分满足建筑物内人工环境需求下所提供的必要能源,给整个建筑设备提供动力,同时还要在保证用电设施有可靠负荷容量条件下,针对供配电设计加以优化,合理化应用电能。
   1.2节能性原则
   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落实,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现阶段建筑电气照明工程设计活动价进行中,要遵循节能性原则,即为节约无谓消耗的能量。这一原则应用中,要细致寻找到与建筑物无关的能量消耗部分,采用合理性措施实现能源节约的目标。如关注到电气设备、传输线路以及变压器等方面的损耗情况,科学使用相关技术手段,达到节能目的。
   1.3经济性原则
   实际设计建筑电气照明工程的过程中,需要从国情出发,考量市场导向和发展需求,关注到建筑物电气设计的经济效益,避免过度消耗能源投资,导致设计工作的运行费用有所增加,产生得不偿失的情况。提升建筑电气照明工程的总体设计水平,需要注重合理性选择好各项节能材料和设备,尽可能采用最低化投资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1.4先进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在建筑电气照明工程现有材料基础上,有效提升设备和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实现充分利用原有材料的目标。并且设计建筑电气照明工程工作,目的在于提升整个项目的综合效益,根据保护环境、安全使用和技术先进的要没过工程,制定出性质可行的设计方案,同时还要逐渐更新各项试验设备,确保各项设备的运行质量,降低能源损耗。
   2.把握照明设计质量要求
   照明系统在整个建筑电气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实际运行效果。具体开展建筑电气照明工程设计工作时,需要注重合理性把握好设计要点,从照明设计的质量要求出发,提升设计效果。
   2.1照度水平
   建筑电气照明工程设计中掌控好照度水平,是引起整个建筑物的照明空间照度维持着合理性、均匀性和平衡性,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如果建筑物电气运行中拥有着较高的照度水平,会刺激到房间内人们的视觉神经,还会增加电能损耗;而当照明空间内部的照度表现出过低的情况,也会促使房间使用者感觉到视觉疲劳,影响到人们的视力健康。在设置建筑电气照明空间的照度时,要遵循《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照度均匀度要求进行[1]。
   2.2眩光要求
   视野中亮度分布或者亮度不够适宜是常见的眩光现象,这也是在极端对比下产生的不舒服视觉现象。建筑电气照明工程设计工作中,合理控制好眩光要求,是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在公共建筑中存在着的不舒适眩光,通过眩光值(UGR)加以评价,在评价室外体育场所中的不舒适眩光时,通过眩光值(GR)可以起到良好效果[2]。
   2.3能耗指标要求
   节约能源资源,促进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的共同课题。具体到建筑电气照明工程设计工作中,也要贯彻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要求。针对照明设计中的能耗指标加以评价,主要是使用建筑物本身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光源和色温的显色指数是否适应空间环境以及灯具造型是否匹配好照明设计[3]。
   3.科学确定照明设计方案
   照明设计方案的制定,会影响到建筑电气照明工程的具体实施效果。第一,从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照明需求出发,考量到房间内的空调设备,将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加以有效整合。第二,需要做好分区设置工作,通过混合照明的方法,可以准确性分辨颜色。在建筑物内部墙面中涂刷浅颜色的涂料,优化整个墙面的照明效果。第三,为保证照明设计方案的科学性,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既定规范和标准实施,这样可以促进设计方案的照明系数较高。第四,设计照明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量到各方面因素,如配电系统所需要承载的负荷,降低照明系统的复杂度,给施工人员提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全年的不同季节和用电时间中,会影响到变压器的实际运行状况,因而在设计方案中,要选择到最为合适的变压器数量和型号,防止由于改变负荷而浪费能源。
   4.合理管控好各项设备
   4.1使用高效率节能灯具
   将节能环保理念有效应用在建筑电气照明工程设计中,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能够促进照明工程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为提升总体设计效果,需要注重结合现实情况,灵活搭配好各项照明设备,有效保证照明设计的应用质量。尽可能选择到高效率的产品,促进能源消耗显著降低,符合能源节约的建设标准。设计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过程中,要针对室内的占空比加以合理计算,并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照明灯具,同时想要降低能源消耗程度,要充分考量到建筑空间内部的上下平面、墙壁的反射系数[4]。
   4.2应用高光效光源
   当建筑物所需要安装的灯具高度较低,可以使用荧光灯,这是现阶段广泛应用的一种灯具类型,这是因为荧光灯的照明效率高,使用寿命较长,且具有较高的显色性。高光效光源的有效应用,良好适应了当前建筑电气照明工程的实际设计需求。设设置灯具的实际安装高度时,并不需要全部安装在较高位置上,这会影响到日常维护工作实施情况,为保证维护作业顺利开展,需要注重使用到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降低电源更换的次数还可以保证照明的强度。同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好热辐射光源,这类光源的使用寿命较短,容易被取代,而因为其启动速度较快,需要注重加以合理限制[5]。
   4.3控制变压器的损耗
   变压器在整个电气照明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容易产生一定损耗,而产生损耗的主要内容是铁损和铜损,前者包含漏磁损耗和涡流损耗,铁芯的自身性能和制作工艺,会影响到损耗的程度;而后者则是在变压器绕组电阻及其电流引起的损耗[6]。为降低变压器产生的损耗,需要着重控制好铁损和铜损情况,使用节能型变压器,通过较小组织的绕组,将能够起到良好效果。
   4.4提高照明系统功率因数
   在实际利用电能的过程中,整个照明工程中的部分用电设备,会影响到电能的应用状况。变压器、镇流器等设备具有电感元件,会容易产生无用功率。只有适当提高整个照明系统的功率因数,将能够促进建筑电气照明工程的稳步运行。气体放电灯自身存在着电感镇流器,需要合理安置补偿电容器,利用集中电容器补偿装置,可以支持变压器的良好工作。
   5.顺应照明工程的设计步骤
   设计设计建筑电气照明工程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科学可行的设计步骤开展。第一,要明确设计要求,针对建筑物使用者的要求和设计意念加以分析和研究,全面结合整个建筑项目的空间情况,全面收集各项资料,科学开展规划和布局工作,从而得到整体性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构想[7]。第二,要准确判定出建筑照明工程的照度标准。在不同的建筑物当中,所使用到的照度标准也有所不同。实际确定具体照度标准时,需要从国家的相关标准出发,结合照明空间、资金要素、照度空间功能情况,选择到合适的标准。第三,合理选择到照明方式,良好改善整个照明空间的质量,节约嫩管资源。第四,从照明空间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到合适的灯具和光源,发挥高光效光源的优势和作用。第五,把握空间照度要求,遵循供配电系统设计原则,实际照明种类的供电可靠性,确定好光源实际的电功率,针对照明负荷加以计算,确定出科学有效的照明设计步骤[8]。
   6.结束语
   建筑电气工程中照明设计工作开展中,要积极采用一系列科学可行的设计方式,把握各项设计要点,提升总体设计水平,其中首先要把握照明设计质量要求,包含把握好照度水平、眩光要求以及能耗指标要求;其次要科学确定照明设计方案;再者合理管控好各项设备,包含使用高效率节能灯具,应用高光效光源,控制变压器的损耗,以及提高照明系统功率因数,最后还要顺应照明工程的设计步骤。
  
   参考文献:
   [1]杨立博. 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强电施工与设计方法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8(7):102-103.
   [2]王午. 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分析及应用[J]. 居业, 2018(5):00234-00235.
   [3]宋桂华.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研究[J]. 建筑与装饰, 2019(1):189-190.
   [4]吴正飞.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技术研究[C]// 2018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 2018.
   [5]祝建军.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8(10):40-40.
   [6]韦衍都. 建筑电气工程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工程技术研究, 2018(11):128-129.
   [7]李跃龙, 李跃虎. 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型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与研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9(3):207-208.
   [8]史雅娟.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8(2):110-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