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中小企业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需求的研究

中小企业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需求的研究

日期: 2019/9/20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赵芬

【摘要】中职会计毕业生受到高职、本科会计毕业生的冲击,就业质量不甚理想,对口就业率低。从总体上看,“专业能力不足”成为了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持续时间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中小企业往往是他们选择的就业单位。如何做好与中小企业的无缝对接,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顺利上岗是我们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中职 会计 学生需求
  
   近年来,中职毕业生已成为我国技术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但中职毕业生的较低专业能力也决定了他们就业范围的狭窄,作为传统优势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也日落西山,高职、本科等大量会计毕业生冲击着会计专业的就业市场,使得中职会计毕业生就业不理想,对口就业率低。从总体上看,“专业能力不足”已成为了中职毕业生对口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目前来看,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包括仓库保管、收银、统计等会计相关职能岗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不对口, 从事文秘、销售员等,这也是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特点。为了实现对口就业,中职会计学生往往选择中小企业进行就业,如何做好实现与中小企业的无缝对接,实现会计专业毕业生顺利上岗是我们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目前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理实一体化课堂
   目前中职会计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传统型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课堂掌握着“话语权”,重视教材中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上课时,教师在讲台上费力地灌输理论知识,不能结合本地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讲解会计知识,不能把枯燥无味的会计理论知识通过企业案例形象化,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知半解,长此以往,慢慢地降低了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缺乏真正懂当地中小企业的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
   目前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大部分都是直接从本科院校毕业后到职业学校从事专业课教学,整天围绕着学生和课堂, 很少有机会到本地中小企业熟悉实际会计业务,在会计实操方面始终较为薄弱, 自己都不懂当地中小企业的账务处理,又怎能教学生记账?所以让他们指导学生会计实践教学,教师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只能“纸上谈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缺乏适合本地中小民营企业的会计专业教材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保证。 但现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大都是通用的会计教材,无论是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对教材的使用有着很多困惑,同时也暴露出学校校本教材资源的匮乏,开发力度的不深,很少有结合本地企业尤其是本地中小企业编写的会计专业教材,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马上适应本地中小民营企业的会计工作。
   二、改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措施
   1.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改变教学方式,从教师“满堂灌”改变成学生“主动学”,利用一切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学习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创设情境,结合当地中小民营企业情况,在讲课过程中补充适合当地中小企业情况的会计知识。 通过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和补充相关的当地中小民营企业实用型会计知识,引起学生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学校建立并完善的财会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 ERP模拟沙盘实训室,构建各种平台,设置模拟中小企业真实业务环境的仿真实训项目,给学生创设一个完整的岗位能力培养模拟环境,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明白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内在学习动力,掌握相关职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
   3.拥有过硬操作能力双师队伍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保证
   职业学校的双师型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在各种会计证书上过关,更要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学校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参加会计行业的相关职称证书考试,同时要更多地接触新政策、新知识,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学校可以聘请本地中小企业经验丰富的会计工作人员来学校担任实践指导老师,他们对中小企业会计各项业务非常熟悉,让我们的专业教师学到很多实战经验。 二是鼓励教师到中小企业兼职锻炼。进入企业一线不仅可以全面细致地了解工作过程和环境,还能熟悉企业财务流程和业务处理,这是我们专业教师真正掌握中小企业账务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4.编写符合本地企业实际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对于教学过程中教材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学校要组织专业课教师积极投入校本教材的开发中,同时可邀请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一起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职业岗位为框架,通过他们得到来自真实工作环境的会计资料,适当处理之后,编写符合本地特色的中小企业会计教材。
   课程实施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过程,只有真正让企业参与其中,让学生乐于其中,学到真材实干,让用人单位满意才是真正解决问题!为此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不仅要加强在校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更要重视会计教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还应紧密结合本地中小企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本地中小企业需求,实现中专会计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