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提高中职单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提高中职单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日期: 2019/9/20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 王丹颖

【摘 要】 当代中职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中职单招学生的数学成绩会直接影响他们在单招录取时的竞争力。本文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重示范、重细节、重方法等方面对如何提高中职单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职单招;数学计算能力;有效方法
  
   【引言】  中职单招是中职学生进入本科及大专院校继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对口单招起点低且易录取,相对高中学业也比较轻松,因此,参加对口单招的学生人数也递增不减,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数学作为中职对口单招的文化课,在单招高考中占据较大份额(150分,文化总分400分),数学成绩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录取学校的档次,也是能不能进入本科的关键。而中职学生由于数学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相对不足,很多单招学生对数学学习心存畏惧,数学成绩难以提升。这其中数学计算能力不足更是导致学生在高考中无法取得理想成绩的重要原因。因此,注重提高中职单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得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本人从单招教学中总结的一些方法经验。
   一、把握单招高考动向,研究考法
   单招数学师生需要共同复习的内容是单招三年的大量的知识,在短暂的几个月的时间
   内进行一轮、二轮、三轮复习,既要掌握基本技能,又要提高解题技巧和数学计算能力,是个很限巨的任务。为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寻找解题对策,首先要进行复习前的考法研究,研究的内容之一,是近几年内的单招高考数学命题走向。研究的内容之二,是研究本年度的考纲。研究的内容之三,是结合本届考生的知识掌握的状况,研究如何应对单招高考复习的策略。近几年单招高考基本都是采取主、客观题分开的Ⅰ、Ⅱ卷形式,题型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选择题10题占40分,填空题5题占20分,解答题8题占90分。试卷的难易度预估基本都是:基本题50%(75分左右):一般题40%(60分左右):较难题10%(15分左右)。其中代数部分约占55%,解析几何15%,概率统计10%,其他20%。其中数列、应用题、解析几何计算量都较大 。结合种种,平时注重在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的有意识地滲透,并在不断的反思中纠正复习偏差。在日常的测验中,有意识地模仿高考试题的类型,自编试题考查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包括高考信息和动向和关注新题型的出现。注重每一次的试卷分析和总结,特别是学生对基础计算题出现的错误及时总结和反思,这样能让学生正确地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做到知己知彼,为下一步复习计划的制定打下基础。
   二、 重示范
   教学的基本是课堂,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也是检验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而学生是否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题又是其学习效果的重要体现。对中职单招学生而言,知识的理解、掌握至熟练应用之间还存在很长一段距离。如果教师不注重解题示范,很多学生并不能独立完成解题或解题过程杂乱不堪。模仿是学生进行解题能力训练的开始。从单招一年级开始,数学教师便应该注重对解题的示范。解题示范必须完整地包括读题、解题思路梳理、解题步骤板书等过程。示范后,教师应当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需安排同类型、同难度的练习供学生模仿,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安排同种方法、难度稍高的变式练习供学生拓展提高,充分体现分层教学,发展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通过示范、模仿,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计算能力。
   现在的老师都喜欢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在例题讲解过程中,教师不可单纯使用多媒体课件将解题过程全部展示,一闪而过,这样学生的思维无法跟上,而应该结合讲解一步一步进行详细的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在教师板演的过程中体会思考方法、解题格式及书写规范。解题结束后,板书应该保留足够时间以便学生观看、思考、模仿、对照,直至学生在示范的指导下完成练习的解题,以规范格式及解题方法。对中职单招学生而言,若仅以口头讲解替代板书示范,学生毛衣马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解题过程中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更不用说计算的错误了,这样反而使学生离单招要求越来越远。“欲速则不达”,要牢记:注重示范,才能让学生不断的提高解题能力及计算能力。
   三:重细节
   培养学生注重解题细节的习惯要从平时做起。强化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題、计算到书写,都要认真。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自觉检查,随时验算的好习惯,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仔细审题的习惯。教育学生拿到题目后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想明白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间题,然后再动笔计算。从历年的单招高考中,都会有同学因为审题不清而失分,特别是在线性规划大题中,有同学因没看见题目中一个条件而少列了一个不等式,导致图形阴影部分和计算结果都出错。还有应用题中单位看错而导致计算出错。
   (2)细心检查的习惯,要求学生从题目入手,一步一步检查,先检查运算符号,再检查数字是否搬错,抄错,再进行认真的验算,看结果是否一致,达到检查的目的。也可以不看自己的计算过程,重新把题再做一遍,看结果是否一致,来查找问题。
   (3)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师要教育学生凡作业即使是练习,都写得干净整洁,这样能使自己在做题时看清题目,避免错误的发生。
   (4) 做题时应细心,准备好草稿本,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以免运算出现问题。在单招高考考数学时是不允许带计算器的,所以在平时的计算中,应少用或者不用计算器,来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题目做完以后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单招学习时间紧,让学生单独练习计算题学生可能不愿意,学生都反应时间与学习的内容不成正比,感觉时间上一直不够用。所以要学会充分合理地运用时间。上课时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在教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开动脑筋进行发散思维,将数学知识点,进行串联成线,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在课后的休息时间,要求学生们不要轻易地浪费,把这些零散的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将基础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反复几遍。还可以利用早自习、中间静堂的时间,做一道数学题或温习一个知识点,积少成多,同时也能使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单招学生的统考和模考比较多,在平时考试中计算规范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正确,作业和试巻整洁。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作业习惯,克服乱写乱丢草稿的坏习惯,有利于教师寻找并分析错误原因,并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订正本,将每次测验错误的题目都订正在订正本上,写清错误原因,并重新将解题格式写清楚(包括小题目),使学生养成有错就及时订正的好习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必须严格要求,抓实抓细,持之以恒。严格要求,严在抓实抓细上,严在持之以恒上,作业中计算不规范的错误,一定要纠正,书写不工整,老师一定要及时指出;测验时出现的计算不规范错误,在课堂上要详细讲评,教给正确计算方法;对重复发生错误的学生开“小灶”,个别辅导。对计算是否规范等情况,进行自查和同学间互查,时时刻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
   【结语】总之,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学会熟练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题是最终目标。在中职单招高考中,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直接关系到数学成绩的高低,学生能否进入理想大学。因此,需不断加强数学计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保证学生在单招高考中正常发挥应有水平,为学生获得好的成绩并顺利录取铺好道路,我们任务艰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出版社,
   2011年。
   [2]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3]周兰《中职数学解题技巧教学探析》.新华教育导刊,2010(8).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
   [4]《浅谈九年级复习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 作者:田小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