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探析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

探析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

日期: 2014/2/8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康颖

摘要:本文从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由于财会知识的欠缺对本职工作造成影响的种种表现入手,分析了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课的必要性,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教学的发展提出设想。
   关键字:非会计专业 会计课教学 未来展望
  
   引言
   我们先来看企业普遍存在的真实现象:
   某办公室文员买了用品,回来后报销,拿着费用报销单不会填写,因涂改多次而一张又
   一张撕了重填,好不容易填好了,又搞不清报销程序,被财务退回,一趟又一趟找人签名。
   经理出差回来扔给秘书一大堆票据,要其帮忙整理报销,秘书面对票据不知如何下手,反反复复询问经理,令经理不胜其烦,摇头不已。
   某个业务员要出差,手头拮据,却不知怎么向财务部请款,以至拖延了时间,而在出差过程中,对票据知识毫不具备,搞不清收据与发票的概念,于是一些费用,被财务部拒绝报销,只能自己承担,出差回来后,报销单上的各项内容不知如何填写,更不会计算差旅补贴,甚至不能规范地粘贴单据,出差费用拖延很久也不能报销,影响到部门的费用核算。
   营销人员到了月末,计算自己的业绩,总感觉自己做的生意多,而财务给自己计算的提成少,签了很多的订单,可财务计算出的业绩又与自己计算出的有差距。
   业务员与客户谈价格,对于含税价、不含税价理解失误,导致与客户产生矛盾,影响公司业务的开展,对于现金折扣,商业折扣、折让等一头雾水,看不懂相关合同条款。
   对财务报表看不懂,对财务指标不甚了解,甚至,对自己的收入报酬以及所扣、所缴的项目一无所知。
   类似情况,不一而足,这些当事人中,有很多是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学生,这让用人单位对招收应届毕业生没有信心,而更愿意招有经验的员工,从而不断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非常值得学校教育的深思。作为职业院校,秉承以职业为导向,追求教学内容校企零距离,学生最大的特色是进入企业上岗快,本专业工作胜任能力强,可专业外的财经类知识极为欠缺,而财经知识恰恰与各项工作悉悉相关,对它的欠缺有可能影响到本职工作,当今,一人多岗或一岗多能在企业已是司空见惯,复合型人才的受欢迎程度不言而喻,中高级管理人员如是,即使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具备复合型技能,在职场上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课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但我们应看到,因为会计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所以如何给非会计专业有效地进行会计课教学,目前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企业财务工作的实践,结合给会计专业及非会计专业讲授会计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职业院校如何给非会计专业讲授会计课程。
   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会计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有深邃的理论体系,有众多专业术语,更重要的,它有很强的系统性与连贯性,知识体系庞大,与现实经济生活又密切相关,如何撷取其中有效、实用、能理解、可操作的基础及重点知识对非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呢?是照搬会计专业,将其作为浓缩版讲授,还是只需懂得报表,懂点会计的皮毛即可呢?实际上,现在会计已然已成为了一门“商业语言”,几乎每个岗位,多多少少都需要一些财会知识,因此,对非会计专业开展会计课教学,要本着通识教育的理念,确立恰当的、与会计专业不同的教学目标。会计专业教学目标放在做账、算账、报账上,而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绝不能等同于此,教学目标重点是: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财务核算原理、明白财务数据的生成,懂得财务报表编制、理解报表蕴含的经济意义,会使用会计信息,从而提高个人综合技能,以便更好地从事本专业工作。
   二、选取适用的教学内容
   学生重视专业课而轻视非专业课,面对这种“先天不足”,要想给非会计专业有效地开
   展会计课教学,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认真选取,我认为原则是,既要顾及课程自身的专业知识系统性,又要与学生的专业紧密挂钩,吸引学生的眼球,二者相得益彰,才能良好地开展教学。
   教学伊始,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开这门课,跟他有什么关系,比如,给营销专业第一次上课,我就用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引申为“不想当老板的销售员不是好销售员”,议题一出,学生们兴致勃勃谈论起各自的梦想与规划,于是引导他们深入进去,怎样实现梦想,将一个企业从开办、筹资、投资,到经营、成本计算,利润计算等,于是导入我们的会计课。有了良好的开始,课程的后续教学就容易开展了。
   非会计专业重点是懂一定理论、懂原理、会使用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教学内容上,就要突出重点内容,并结合专业特色,主要应包含:会计基本理论知识、日常业务核算、会计报表编制、分析。基本理论知识讲授时,不妨采取与会计专业不同的开头,可以从会计报表出发,要学生先有总括的印象与思路,接着由报表项目展开,开始理论知识的学习,从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及等式、复式记账等内容进行讲解,因为不是专业从事会计工作,所以对凭证、账簿等内容可以简化讲解,懂得原理、会简单编制及登录即可,另外,为避免学生对本课程产生枯燥感,可以同时穿插进行基本技能内容的教学,比如点钞,比如填开一些票据,事实上,一些非会计专业,尤其是营销类专业的学生,对这些技能很有兴趣。日常业务核算这部分内容,按资金的筹集、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等几大部分进行讲授,但需注意,选取的经济业务内容一定要与学生的专业相关,有所侧重,这样学生感觉针对性强,学习热情自会提高。会计报表编制及分析部分,介绍三大报表的概念、结构及格式,对报表项目的含义要讲透彻,讲解各报表的编制方法,最后讲授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及运用,建议尽量选常用的方法,太过抽象及专业的内容作为了解即可。
   在进行上述几个大项内容讲授的同时,需适时安排实验课程,可以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也可以在关联的几个项目结束进行,实验课教学内容选择的业务必须与学生所学专业高度相关,建议着重业务单据、业务流程等内容的进行,以期对学生日后工作实用有效,学生也会非常重视这些内容的实验教学,令实验课富有成效。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会计课程的特点,对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讲授这门课,有相同也有差异,教学方法建议采用如下几种:
   1、传统板书教学结合媒体教学
   传统的板书教学在非会计专业会计课教学中仍要大量采用,因为会计课的步骤性强,知识连贯性强,这种传统方法有利于学生紧跟业务处理的思路,但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有些内容进行了化繁为简的处理,为了让学生不至于因此而感到内容的突兀,这时就要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快捷全面、生动有趣,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氛围中熟练掌握各种会计知识。
   2、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法
   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需要比会计专业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因为有些过于专业的技术方法他们只需了解无需熟练掌握,所以对案例的分析处理就显得更为重要,而案例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既灵活运用了会计知识,也与专业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学生感兴趣,也熟悉。
   3、合理运用参与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
   非会计专业上会计课,一定要加强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提问,多设定问题进行讨论,甚至有意将部分内容只讲一半,抛砖引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再行归纳、总结、讲授。课堂上,偶尔将社会热点话题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培养学生关注财经新闻的良好习惯。
   平时多了解学生本专业的知识,每遇新内容教学时,将会计业务与学生专业关联来进行情景模拟、岗位角色扮演,在模拟过程中做出业务处理,经教师指导、学生评价,共同学习相关的知识,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活跃,学习知识直观明了,效果颇佳。
   4、必须进行实验教学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学习理论知识后,不进行实操是无法了解其本质的,虽然非会计专业学生将来不做会计,但实验教学对他们同样必不可少,也正因为有了实验课,才能令学生掌握技能,就业后,能更好地促进本专业的工作。我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课实验教学可以按以下项目开展:
   (1)分项目单元进行实训
   票据业务实训: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实训;进行单据在企业各部门处理流程的实训。
   按经济业务内容分项实训:按照采购业务、销售业务、日常经济业务、报表编制等项目,分别进行业务发生各环节的实训,财务处理流程的实训,各环节票据业务的实训,报表编制的实训。
   (2)综合实训
   模拟一间企业,必须与学生专业关联,根据业务发生后的原始凭证内容,进行各程序业务单据的处理,继而进行账务处理,之后能编制出会计报表,并能进行简单的报表分析,最后能提出经营活动的改进方案。
   四、采用灵活的考核评价方式
   教学目标的特点,决定了对非会计专业的考核不是在于如何做账务处理,而是如何运用会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为了不使学生疲于应付考试,而忽视灵活运用,也为了让学生不因难懂而轻易放弃会计课,建议对其考核评价最好不用笔试、闭卷考核,而采取团队合作完成案例的方式,以按小组分岗位进行业务处理的方式,当然为了防止“搭便车”行为,也可以附加由个人独立完成业务分析作业相结合的考核,团队合作的案例最好结合专业,加入跨学科的知识设计,使学生每个人都发挥作用,并体现分工协作精神,也为学生工作后学会团队合作奠定基础。换个方式考核,学生会更积极主动进行会计课的学习,且参与度高,对会计知识的运用全面灵活,达到教学目的。
   五、未来教学展望
   职业院校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的教学应紧随职场需求不断调整,与时俱进,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对该课程未来的发展,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增加课时,可以适当增加会计课的课时量,因为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与技能,对学生日后从事的职业有极大的促进意义,所以,建议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会计课课时。
   其次,为了更直观地对学生进行工作情景及岗位角色的模拟,熟悉业务流程、熟悉每一步的意义,避免日后进入社会,与财务部门工作接触时的茫然无措,建议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实验教学也要放在会计专业实训室,尤其是在进行岗位模拟及业务流程实训时,我始终坚持非会计专业的实验教学重点一定要让学生进行业务流程的模拟实训,熟悉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熟练掌握业务流程图,懂得处理部门间的衔接,这对学生未来踏入社会大有裨益。
   最后,建议引入电算化中的基本内容,尤其是电算化中财务模块与购销存业务模块的衔接部分,这不但与学生以后专业工作有直接联系,而且学生对这些内容有很强烈的学习诉求,希望今后非会计专业会计课能加入一定的会计电算化内容,使教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
  
   参考文献:
   郭均英,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中国大学教学,2011.8
   励丹,基础会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葛家澍、耿金岭,企业财务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康颖,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会计师,讲师。曾多年在企业担任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具丰富的财务实务及管理经验。现在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担任财经专业教师,多次荣获校“教学优秀奖”,“优秀班主任”、“育人优秀奖”、“德育工作优秀奖”等荣誉,是“双师型”专业教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