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

浅谈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

日期: 2014/2/8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刘辉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素质不高、教学方法不妥等问题,造成教学和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状,提出中职计算机教学应进行教学改革,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具体统一。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育 教学方法改革
   计算机迅速发展,其应用已经是社会化、工业的自动化、办公的现代化及个人PC的广泛应用,尤其是internet的快速发展,使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其应用朝着多功能化、行业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短短的几年间,原来一般文字、数据处理变成现在的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图形图象等多媒体处理,原来单机方式运行的个人计算机变成现在的网络互联。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已显得滞后:专业教师紧缺、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投入缺乏等等,这些均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相脱节。这些问题都迫切地需要我们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并做出改革。 鉴于以上的原因,对现在和将来中专计算机专业教育和毕业生出路感到不安。因此,根据我校开设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实际情况,对中专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提出本人的一些看法和设想:
   一、 授课方法: 
   现在多数计算机的课程的教学基本上仍然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特别是 WINDOWS 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即边讲边练)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计算机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我校近年通过实践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实践技能:
   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上机实践的时间偏少;实验设备档次不够;以及教师实践指导方法的缺陷等。计算机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个专业,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个在校学生每周平均上机时间数不少于8课时,上机总机时不少于500课时。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为5比5或6比4。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在实践课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应注重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基础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必需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种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在计算机软件应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重要,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 实验室要求:
   由于许多专业课程所涉及到的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功能在不断地完善和扩展,对计算机的机型档次、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投入,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设计规划。近年来我校加大了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组建了两个高配置机房和两个多媒体教室,配有投影仪、调音台等设备并介入互联网。在计算机房人员配备方面,配备专职的实验室管理员及网络管理员。
   四、 多媒体教室:
   学校应建立综合性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可以实现以文字、声音、音乐、图形、图像、动画、电影、电视等多种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开扩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使教师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许多在黑板上无法进行教学的课程。如上述的几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多数专业课,若无多媒体教室,是无法实施授课的。
   五、计算机专业教师素质要求:
   计算机教学专业分布广,教学量大,知识面广,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要思想敏锐、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在学术上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在事业上要有坚定的敬业精神。注意计算机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
   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繁多,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变化,不可能也不必要求教师是教学上的通才,要实事求是地按教师现有的教学范围和教学水平进行专业课程划分。划分方法要按具体专业划分为:应用程序设计、网络、多媒体、图形图像、CAD、办公自动化等若干个课程组。各个课程组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侧重。
   除了教师的专业侧重外,要求每一个计算机教师都必须具备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能力,都能完成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模块的所有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指导。同时至少要能完成一门以上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或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指导。还要能完成一门以上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实践应用指导的课程教学。这是对计算机教师的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加强对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的培养和考核。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基础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程序设计任课教师应能完成一般的应用程序设计,承担学校教学管理等应用软件的设计;其他应用软件任课教师应能使用应用软件进行一般的设计和制作。
   学校每年可以组织一定的人力和财力,鼓励和指导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课题的开发和研究,学校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或合作开发,组织教师编写和制作多媒体形式的教案、教材和各种 CAI 软件。
   总之,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应形势的发展,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通过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仁坤《改革计算机教学 培养学生的能力》
   [2]刘晋雄《谈谈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