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个“懒”班主任
摘要: “偷懒” 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一种智慧。针对职校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 指出对班主任“偷懒” 的理解,阐述班主任“偷懒”的艺术。
关键词: 班主任;偷懒的艺术;自我管理
经常听到身边的老教师们调侃:一般人不做班主任,做班主任的不是一般人。确实,班主任日常工作繁琐,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还未必能收获太平。如果能掌握到“偷懒”的艺术,我们就能将自己从繁琐的班级日常工作中释放出来。
一、什么是“偷懒”
虽然说学着“偷懒”,但并非是让班主任少做什么,而是把持着信任的态度去教育,以达到不教的目的,管的目的也是为了不管。所谓“偷懒”,是指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运用教育的艺术,不去和学生拼时间、 拼消耗。管理管理,对于班主任而言,更加看重的在于“理”,而非“管”。让学生知理,自行把握学习生活。
偷懒的方式方法,看出了班主任的智慧。对于更注重琐碎的常规管理的职业学校而言,要当好一名轻松的班主任,就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转变班级管理模式,学着去偷懒,最主要的是学会何时偷懒,掌握好这个“懒”的度。如果能掌握到“偷懒”的艺术,我们就能将自己从繁琐的班级日常工作中释放出来,去花更多的精力去反思、总结平时在班级管理中的得失。
二、 怎么样“偷懒”
要懒必须先得勤。在我班学生新入学之初,我经常到班级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生活状态等。前期的工作做细了,也是为以后能够顺利放手打下基础。因此,该勤的时候不能懒,否则以后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同样,该懒的时候也别勤,否则学生无法成长,班主任也得不到喘息。那么,班主任如何先做到勤?
一是要勤于学习。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第一年做班主任时,在面对新生班级的时候,经常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对他们讲道理。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多多学习,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多跟学生沟通。同时,也要多向身边的老班主任学习他们的经验。
二是要勤于了解。现在的学生多为00后,他们个性鲜明,自我意识突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都天差地别,但他们同时生活学习在一个集体之中, 会有不间断的矛盾摩擦,这就需要大家较长时间的磨合与了解。
三是要勤于观察。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多面性,在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人或事, 他们的想法会有实时的波动,班主任要用心去观察他们细微的思想变化。尽可能的做到提前发现,从而能够及时进行疏导,防患于未然。
三、哪些方面可“偷懒”
1、常规检查方面
日常检查对于学生而言再普通不过,可是对于班主任而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我班学生在新生入学的前几周,我每天很早到校,检查他们的早自习出勤情况,胸卡佩戴情况,以及值日卫生工作,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阶段以后,他们逐步适应了学校的基本常规,我也慢慢放手,交由班干部配合监督。我只在侧面掌握情况,背后进行细化工作,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2、开展活动方面
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日常课外活动,除了常规的运动会以外,还有具有特色的“青春红五月”、“校园音乐节”、“体育活动周”等等。此外,我班学生也是活泼主动,主动积极组织班内庆圣诞,过六一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很好的活跃了气氛,调节了大家紧张的学习情绪。对于这些活动,我没有大包大揽,而只是和大家一起制定了基本的规则,为他们强调了注意事项。针对活动所具体的开展方案、时间、地点、环节流程、所需物品等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准备。我仅仅在旁把握大方向。 从一年级最初的校运会,一直到五年级的毕业摄影,每一次的活动,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没有出过一次纰漏,还取得了各种各样的优异成绩。
3.处理日常事务方面
班级的日常事务就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班级管理事务繁杂,日常出勤、 宿舍管理、危机化解等等,仅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很难将班级管理好,这就需要班干部来帮忙。班主任不可能一天24小时不间断待机,这就需要发挥出班干部的力量来。
我班是个小班级,正好十位学生,我给他们每个人安排了班干部的职务,详细明确了他们各自应尽的职责。十位学生个个都是班干部,个个都有具体的任务分工。我将日常的班级管理事务,全部交由专人负责,我这个班主任反而”无所事事”,乐的轻松自在,悠闲的看着学生们忙起来。
经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我欣喜地发现到, 学生的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很快,他们关心集体, 班级荣誉感特别强。 人们的老话常说,懒妈妈养出勤孩子,同理,“懒”老师也会带出勤学生。因此,我深信“师‘懒’学生勤” 这句话所含的奥秘。但前提是: 要“ 懒” 得有理,有利,有法,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