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日期: 2018/7/29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泰州技师学院 徐振坤

摘要:对于技工院校来说,想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应该以培养技术性专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使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为主要目标,以培养应用实践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合理的综合型培养方案。而如何落实该人才培养方案,则需要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应用为特征的教学课程体系。本文在分析当前汽车维修行业现状的基础仧,探讨我国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并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分析应该构建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全新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专业汽车维修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关键词:汽车维修;技工院校;课程体系构建
  
   一、当前汽车维修行业现状
   技工类院校想要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就必须要对该专业涉及的行业和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以及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从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当前维修企业数量不断上升,但是汽车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增长相对缓慢,企业对于维修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在维修企业的人才结构上,技术人员占大对数,但高学历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也就是说对于高质量高学历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依旧很大。另外对于销售人员和检验、保险与理赔人员的需求量也较大。
   二、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技工院校在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人才方面主要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不到位以及就业率不高的问题,同时社会发展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和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之间存在较大矛盾,职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也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技工院校在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质量标准的明确
   对于技工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而言,目前已经开始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和定位上除了要加强学生关于汽车维修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应该有一定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维修人员可以站在系统化的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培养质量标准上,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的基本业务能力,如汽车维修所需的机械加工、钳工等技能和技术检测与管理外,还应该能掌握现代汽车维修资料的使用方法并利用其解决工作中汽车新技术上的问题,能够在汽车维修工作中独立完成机电维修、服务顾问、汽车改装和检测等工作。当然,还要加强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出来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人员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和乐于学习、合作创新等精神。
   2.重构课程体系思路
   在对汽车维修行业和企业进行调研分析的过程中分析总结了汽车维修的典型工作任务,对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进行了分类。对于技工院校而言,应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在全面分析国家关于汽车维修职业资格标准规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参考企业在人才培养的标准和培养体系与模式,然后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专门的汽车维修学习领域,从而构建新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框架体系。
   也就是说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围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内容上应该包含技术、社会、环境和整个汽车维修工作过程等,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同时从学生主体出发,通过典型工作的案例和企业的合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要将维修工作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行为,按照工作过程开发综合性的教学项目。
   3.具体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技工院校职业教育一共分成三个教育年度,共六个学期,对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来说,主要是围绕这六个学期,结合汽车维修行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首先在第一学期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素养以及其他基础能力与知识。所以在课程设计上主要分成两大块,第一大块是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思想法律、思想品德和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也包括企业经济基础、汽车实用英语、体育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公共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围绕汽车维修行业展开,比如企业经济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的成本计算、产品和维修统计计算等实际问题,实用英语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在以后工作中可以流畅地和外国客户进行交谈,体育课程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为以后工作做好基础,而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求学生在工作中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和操作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第二大块是专业技术领域,包括损伤螺钉联接件修复和汽车总成的更换等领域,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可以提高安全和质量管理意识。
   其次在第二学期主要的课程有汽车维护与保养和汽车的一般检修,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汽车维修知识和技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了解汽车相关工作原理和工作状况。在第三学期主要进行学习的领域是关于汽车维修的基本服务,使学生了解应该如何处理客户关系,对于单据、急救的处理程序和要求。到了最后几个学期,应该让学生学习汽车总成检修、汽车检测和故障诊断和汽车改装等,进一步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并深化工作领域,能够独立地拟定工作计划,完善工作职责。
   三、结语
   综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职业人才的培养非常关键,本文在对当今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汽车维修专业职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路。然后结合汽车维修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对具体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1]顾黎君.汽修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01).
   [2]赵美红,陆炳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以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于营销专业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6).
   [3]孔凡春.试论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教学理论基础[J].职业,2014(24):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