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浅谈高校大学体育课教学努力的方向

浅谈高校大学体育课教学努力的方向

日期: 2018/1/5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广东科技学院 喻俊莉

【摘要】:该文运用逻辑分析,对当前高校体育的课程设置、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走向提出了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改革和拓宽体育体系和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完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等观点,研究高校大学生体育课教学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高校体育 课程设置 体育评价
  
   高校体育教育既是我高等教育和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为当今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探讨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提出"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大学生为中心,不断地调整课程结构,充实优化教学内容,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合理、注重实际的评价体系,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充分调动大学生潜能的发挥,同时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社会培养身体健康品德优良、思想积极进取的人才。近年来,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体育人才不仅是高校的骄傲,也是民族的自豪,因此,高校提高对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
   一、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普及中,高校应根据国家公布的大学生执行“体质测试标准”的推行,设置大学体育教学的必修课程;
   大学体育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系统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增强和完善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使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以保证顺利学习。根据《学生体质健必修康标准》的要求,大学生需要完成六项测试,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50米跑或立定跳远(选测一项)、握力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体前屈(选测一项)。 在进行评价时,对五项指标进行评价: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指数、50米跑或立定跳远(选评一项)、握力体重指数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体前屈(选评一项)。 在评价后,以100分进行记分,各项评价分数的加权分值是:身高标准体重15分;台阶指数20分;肺活量体重指数15分;50米跑或立定跳远30分;握力体重指数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体前屈20分。
   二、高校应根据体育的“阶段性体育”与“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与终身健康“转变,设置大学体育教学的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的项目及老师在网上统一选课,选修两到三门课程;
   大学体育就是要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大学体育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做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的一个责任,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想象,富有创造力的完成动作,达到锻炼与形体协调的目的。保尔•朗格朗说过:“必须抛弃那种认为体育只是在一生的一个短暂的时期内进行的观点”。“应当更好地使体育和整个终身教育结合起来,把它从单纯的肌肉作用、从它与文化隔离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把它与智力的、道德的、艺术的、社交的和公民的生活等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 体育教研组带头人应定期组织体育科研,积极向学校争取外出交流的机会,带领体育教师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
   体育教师要想学到更多的东西,促进自己涉及专业的成长,就离不开一个优秀体育教研组的影响和培养。体育教师正确的讲解、示范、规范的口令、标准的普通话、漂亮的粉笔字,以及管理课堂和驾驭教材的能力等,从而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少进行负面评价,多进行正面引导。引导学生遵守运动规则,能意识到规则是保证运动的最简约的手段。面向全体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分层教学,尤其是要照顾到学困生,一堂课下来是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及时反思和总结,认真书写教学反思,抓住每个教学的闪光点,及时记录总结改正,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好的要坚持,不合适的及时改正。
   四、 心态第一、身体第二、学习第三,传授学习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将会受益终身。
   通过提高身体状态,来让学习效率更高,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采用自己能控制运动强度和节奏的体育锻炼方式:例如,你应主要采用长跑、游泳、短跑、跳绳、跳楼梯、单杠、双杠、俯卧撑、仰卧起坐、哑铃杠铃、武术、毽球等可以自己控制运动强度和节奏的体育锻炼方式,尽量不要采用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对场地、时间要求较高,需要两人以上才能进行的、自己无法很好的控制运动强度和节奏的方式。
   五: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教育改革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多元化体育评价体系;
   《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是国家教育部“十五”期间重点课题“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分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它对新课程倡导的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学校体育评价的价值及发展,发展性学校体育评价的本质与实施建议,建立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体育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体育课程管理与体育的课程资源的评价等内容进行系统地、全面地论述。学校应从体育教师工作过程出发,提出高校体育教师多元化评价的内容体系,旨在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
   建议:
   由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体育教师业务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作压力加大,竞争显得越来越激烈,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在高校赢得一席之地,必须采用有效途径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引导水平的体现。只有教师正确而巧妙的引导,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引爆”作用,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获得教学最佳效果。学海无涯,勤能补拙,一个不甘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教师,定会从多种渠道学到更多知识,为自己的综合素质锦上添花。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让每一位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爱运动的你,是最魅力最可爱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