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日期: 2017/5/20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刘玉霞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技术职业教育也逐渐走上正轨。其中在职业技术教育当中关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广泛关注,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在西方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本文主要针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行课题研究,借此为我国研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人员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近年来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已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但是深受传统学校主导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具体进行改革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发展道路上还是遇到了重重阻力。
   一、课程研究基础
   (一)现代学徒制的涵义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本位教育和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的一种育人模式,主要以德国的双元制为重要标志。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和运作流程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
   二、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得不到政府方面的具体支持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遇到了重重阻力。从根本原因分析,主要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方面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实施,政府没有对学徒制人才培养成立有关具体的法律法规,同时在学校针对人才培养的方式和企业对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习,都没有进行有关方面的监督和指导等等。
   (二)学校方面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
   学校方面针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面所出现的具体问题是指学校在专业方面,并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予以支持教学。目前,在很多技术类院校出现的最常见现象之一,就是很多专业方面的老师和辅导员,技术类院校都录用的是一些刚从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一方面这些老师一般都拥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但是缺乏足够的社会工作经验。面对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技术,很多老师自己对学徒制人才培养教学都还是一知半解,就更别提能够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知识教育。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学校考核多是以老师的科研能力为主要评判标准,教师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对职称的晋升和评选评优等工作。深受这些或客观或主观原因的影响,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
   (三)企业方面对于人才培养的工作流于表面形式
   针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改革来说,企业一般主要还是以盈利为根本目的,因此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技术在企业的发展中难免会出现“校热企冷”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很多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当中也仅限于学习理论知识,一般在实际操作上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很多企业也都表现出并不愿意花时间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现象,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一个师傅同时带5、6个学生的情况,使得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得不到专业的技术指导,从而制约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
   三、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
   (一)政府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条例
   针对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的实际情况,政府方面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的,政府方面应该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方式制定具体的条例实施。同时,在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具体实践方面,学校和企业方面,政府应该对其关于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制定具体的法律条例,强制要求学校和企业重视对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
   (二)学校方面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
   针对学校出现的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学校在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方面应该加大“双师型”的培养,一方面鼓励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机制,另一方面应该配套建设相应的激励和考核体系,为全面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进行而努力。具体的,比如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方面的知识培训,帮助部分年轻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落实学生的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计划。
   (三)鼓励企业全面参与
   企业应该在获得政府的政策性扶持以后,加大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具体的比如,定期带领组织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去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践知识方面的讲解,同时在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当中,予以学生最大程度的支持,定期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的培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全面顺利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开展而努力。
   结束语
   本文主要就"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针对此项课程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主要针对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究,并进而提出了相关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给予相关的研究学者一些更具个性化的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雷成良.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