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需求与化学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水平不断地升高,对于研究生多样化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就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来说,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这是因为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是社会高层次人才的一个体现,特别是在现在急需多样化高层次人才社会情形下,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现在多样化的需求,怎样多样化的对研究生进行一个教育改革就变成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对化学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改革进行多样化分析。
关键词:多样化需求;化学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
一、培养目标的多样化
培养目标可以说是研究生教育模式最首要的问题,它对如何培养研究生成为社会高层次人才起到导向性的作用。但是,对于大多数化学研究生来说,他们的教育培养模式十分的统一,导致他们并不能明确的认识到学习的方向以及目标,学生们对于以后的就业方向以及工作岗位都不是很了解。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形下,首先,研究生导师应该对社会人才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再根据研究生不同的特点,来培养出符合社会多样化发展的,不同类型的研究生人才。从近几年研究生毕业的就业情况来看,许多学生都选择化工企业、制药领域或者选择继续深造,这样一来,就增加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很多专业人才由于没有合适的机会就此埋没了。但是,如果对研究生毕业后的目标,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让研究生在毕业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降低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加强研究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由于我国研究生的结构十分复杂,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在职人员,所以在对这些不同种类的研究生来说,就必须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对于全日制的研究生来说,应该对其系统的教学,培养他们专业知识。而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他们对于专业性的知识的掌握不能和全日制的学生相比,但是,他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他们所学习的内容应更加的符合社会的经济发展。但是就,就目前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来说,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在为了可以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各大高校应该广泛招收非全日制的研究生。除此之外,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上也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想研究生可以多样化发展,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不单单按照统一的计划进行培养,还要注意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三、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多于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他们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结合和,所以,在化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上面,用该将其分成几个模块,来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多样化需求。除此之外,要提倡化学研究生可以在学好必须的专业课的前提下,增加实验课以及选修课程,同时,可以鼓励研究生跨专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这样一来,就可以使研究生在课程上有更多选择,从而更加全面的发展自身的能力,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四、培养的过程采用个性化形式
从考研到考研生教育整个过程是一个既漫长又枯燥的过程,因此迫切需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而个性化的培养方式也是促进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每个学生的习惯,兴趣,能力等等都是不一样的,如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一样,每个人都是鲜明独立的个体,从而构成的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因此保存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十分重要的。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他独特的标志,个性的形成不仅与先天的条件有关,还与后天的教育和生长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研究生教育应该首先立足于学生自身个性化的基础之上,给每个学生制定一套适合他自身的培养计划方案,这样才会把每个研究生都培养出既有个性化有思想的个体又有能力有涵养的人才。每个考上研究生的学生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和经历已经形成了或多或少的独特个性,这就要求了研究生教育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们的这种个性。在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的注重了一致性的原则,就是说要求大家发扬共性却忽视了个性的存在。培养的个性化还应该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既要要求学生学习普遍,共性的东西,但又要发扬学生自己的个性化,差异化和独特性。特别是在化学研究的时候不能全部都要求学生做同样的事情,而是要根据学生自己喜爱的方面来布置作业。如有点学生喜欢研究分子的运动;则有点学习喜欢研究化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更有些学生喜欢研究化学与物理的对比等等一系列的分别。所以在培养的时候应该包含以下这几点:(1)首先要明确出个性化培养的方案,根据不同的学生来制定;(2)其次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学习方法也要因人而异,不能普遍强调一致化;(3)最后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在管理制度上要人性化管理
学校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不是为了来找出大家的错误或是限制大家的生活,他仅仅是一个辅助学校培养学生的一个工具。现阶段研究生教育院的规章制度大多太死板,过度的强调了学生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不该做什么,严重的缺乏灵活性和人性化。新型的研究生教育院在制度上的改革首先应该是制定规章制度的理念上的改变,进一步突出研究生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其他一些办法上应该以柔性化的管理方式,在对待事情上要是情形来决定,采取多种方式的解决办法。在培养的制度方面,首先要打破原有的本专业的学生只能选本专业的老师为导师的传统,应该多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或是专业作为自己研究的专业或是导师。在化学研究上,由于学科之间都有互通性,各个学科各有优势,因此不能规定化学研究就只能是那一种的学习。
六、采取多样化的质量标准
因为研究生招生来源多是各个高校学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习不同的专业,因此需要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也要采取多样化,专业的多样化,课堂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这样就形成了在考核的时候评判标准的多样化。近些年来社会上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样化的,把社会需求作为研究生考核的质量标准是最合理的标准。尤其是在化学研究领域,需要学生们更多的运用到社会实践领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在社会上实践相结合的质量标准是一种新型的特色质量标准。对应多样化质量标准的就是多样化的学术论文,多样化的学生作品,多样化的科技以及最后的多样化的人才。这样的培养标准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适应现如今这个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在处于发展的状态中,对于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了,为了可以使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可以跟上时代的脚步,我们不得不多样化的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来增强研究生的适应社会能力以及竞争能力。而目各个高校对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往往都滞后于社会的需求,这样一来,就需要我们对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增强其多样化,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取代统一化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培养多样化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叶中. 多样化需求与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04(17)
[2] 陈志强,唐普亮,李彦乐,赖淑妍. 中青政研究生教育10周年特刊之——10年耕耘 砥砺前行 10年我们一直在前行——写在中青政研究生教育开办10周年之际[J].北京教育(高教). 2014(01)
[3] 刘尧.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凝视——从三部委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谈起[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4(01)
[4] 孙明明,刘巨保. 以“三跨”模式培养全日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06)
[5] 梁保柱,姚晓峰,张雄. 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