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浅论职教公共课对促进职校生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意义

浅论职教公共课对促进职校生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意义

日期: 2017/2/4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傅怀利

摘 要:本文就当前职教公共课对促进职校生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对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写出了一名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职教公共课 可持续学习与发展
  
   目前在许多家长与学生的眼中,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依然较低,提前招生和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的学困生和待进生在现阶段职校生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然而同时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从职校毕业出来的学生,现在的工作比较好,待遇也比较高,甚至还有的开起了公司,做起老板,“混”得挺好。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是可持续发展的。
   我们党和政府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来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于成绩较差,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以前的双困生,饱尝了不少白眼和歧视的职教学生,就更应如此。
   教育部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重大任务和方针政策,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着力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职教公共课课程的制度形态是基本的教学计划文件、教师课程教学工作制度和学生的课程学习制度。制度可以促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良好的制度形态课程能保证有好的教风和学风。但是现在课程教学制度基本上是单边制订的,学生不清楚老师的课程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学生的课程学习制度是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提出的,学生不能获得心理上和价值上的认同,这个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职教公共课上。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不同程度地患有“文化贫血”和“短视症”:过弱的文化陶冶,致使学生精神气质空虚与贫穷;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导致学生素质培养不全面;过窄的专业教育,致使学生知识视野狭窄、学术基础单薄;过强的共性制约,致使学生的个性难以发展,走向社会缺乏竞争力。那么加强职教公共课课程的文化陶冶作用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对于学习目的欠明确,在为什么要成才,如何成长的问题上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进入职教学习只是因为自己上不了高中和普通高等学校的职教生来说,就会弄不清学习目的是什么,对学习没有什么信心,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无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
   课程建构性属性表明是一种协商的、互动的,师生通过协商、互动的方式共同进行对文化的理解与建构。课程建设应当是由师生主体参与,要消除教师的课程教学制度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制度这个事实上的分水岭。因此,应从如下二个方面改进。
   一是制度的建立过程应与学生沟通。课程根本的是影响作用于学生,在制订课程教学制度时,要消除有的教师碍于师道尊严讲面子的想法,消除教师认为学生不一定懂事的想法,所以必须请学生代表参加讨论,也可在学代会上表决,这既是体现科学、民主精神需要,也是从实效出发的好举措。
   二是制度的定期修订由多方面的参与。制度的完善应当是动态的,要请与课程制度相关的所有人员代表参与,如家长代表、学校各相关部门等。职校的学生入学文化基础不高,适应社会需要依靠的是有一技之长的职业技能能力,学生在课程中感染到的是没有了自卑感,充满自信心的氛围,形成独有的职业风度和修养,具有在职业竞争中舍我其谁的精神勇气。所以在课程建设中,一是教师抓住课程教学时机多进行表扬,要有“寸有所长”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树立在学习各个环节中涌现的典型,特别是大力表彰操作技能比赛优胜者。要坚定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确定教育的力量,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对象。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进行教育,树立学生的奋斗目标。告诉学生当前教育发展趋势是职教和普高同步发展,并驾齐驱,相比之下。职教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职教毕业生不仅同样享有上大学的权利,而且还享有由学校推荐就业的权利。可以这样说,在每一位职教生的脚下都有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二是科学设置课程模块。职校学生进校选择专业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出现了一些厌学情绪,因此职校要有以生为本的理念,用多模块课程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促进学生课程学习,树立好学向上的精神。职教公共课相对与许多人不了解的专业课而言,显然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课程建设当中来,共同为创建更充满科学、民主精神的教学氛围而贡献力量。
   通过职教公共课,可以促进职校生可持续学习与发展,不让他们成为掌握纯技术的“商品”和“工具”。职业院校要在职教公共课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人文品格的塑造。不能放弃理念、品质和气节。专业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每一节职教公共课都要有人文教育的渗透,使学生通过“课中课”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和熏陶。构建人文素质公共选修课体系,整合一批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课程群,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教材保证。这样职教公共课就可以更好地促进职校生可持续学习与发展。
   在当前社会劳动力竞争加剧的大趋势下,对于行将要跨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职校生来说,他们自身的可持续学习与发展会令他们在求职和工作中受益非浅,并将终身受益,愿职教学生们个个能成为有志之士、有用之才,愿他们一路走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