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控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探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院校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数控车工专业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针对“一体化”改革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本次研究,提出了一些关于“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实施策略,使学生能更有效的学习数控车工专业。
关键词:数控车工;一体化;教学
数控车工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倾向于综合性发展,目前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比较单一,有非常多的不足,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常常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学校将“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数控车工专业,不仅仅能增强教学的效率,还能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一体化”教学的内容
“一体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了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的问题,充分的将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出来。“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平时教学中,先明确好教学目标,然后在老师的教导过程中,学生通过边学习边实践的方式,既丰富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同样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教学质量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一体化”的作用不仅是这一点,还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一体化”的学习,使得数控车工专业不再只是学习简单的机械知识,同时通过大量的实践,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准,和实际操作水平。
二、“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依靠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没有过多的实践动手经历,学生很难学习到真正的技术,同时由于科技的更新换代,往往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已经被时代所淘汰。由于实践与教学的不统一,很多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法在实际中去理解运用,极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又因为这些中职学生的基础普遍比较弱,缺乏学习的技巧方法,再遇到十分复杂的理论知识,就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抵触退缩情绪,更加没法学好这门技术。
而“一体化”教学,就是在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无法相结合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就业去向,有针对性的培养出符合职业教育目的的人才。把学生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关联起来,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培养出真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生明确自己的工作需求,工作方式,在学习中也就会产生足够的兴趣和动力,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相关的知识,认真的理解老师所教导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正确的实施“一体化”教学
(一)要有“一体化”方面的良师
进行“一体化”的实施,首先要有能够胜任的老师,老师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着重于高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对于以后工作的需求做出更加合适的选择。当然,综合能力不仅仅指的是动手操作,还需要有理论的知识,会操作,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还需要学生有一颗积极进取的态度,勇于在实际的操作中挑战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有基本的教学大纲
学校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目前学校所采用的教学大纲是国家统一编订的,不太适用于“一体化”教学,因此,针对“一体化”教学,学校还需要大胆的尝试,积极地探索,本着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立为本位”的目的去制定。同时应及时的了解市场动向,掌握最新的行业需求,从而不断地更新完善。
(三)编写自己的教材
针对于数控车工来说,还需要一套理论的讲义作为指导,普通的课本讲义无法专业性的满足数控车工的具体需求。在参照别的学校专业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比如具体的设备型号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同样的名字,或者同样用途的东西,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不一样的,去编写一套适合本校情况的教材。教材的编写是为了抓住实践目的,兼顾实用性原则,实现“一体化”目的。只有有了自己的教材,才能摆脱传统的理论实践不一致的情况,又因为是自己学习编写的,在讲的时候更加的通俗透彻易懂。
(四)建立完善的试题库
虽然一直强调理论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能力,但是对于理论的教导丝毫不能懈怠。在编写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讲义后,还需要与一个试题库,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教学效果,可以从理论和操作两方面进行设计。当然,一个完善的题库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起来的,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去补充完善,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结束语
数控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参照具体的工作,有针对性的用理论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值得借鉴与推广的。中职院校在一体化教学方面,要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在完善中升华,保证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同时,大大的提高学生培养的效率,为社会培养出大量优秀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宗善. 中职数控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探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9:174-175.
[2]赖烜辉. 试论中职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新探索[J]. 科技与企业,2013,0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