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浅谈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浅谈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日期: 2016/5/21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泰州技师学院 闵建

摘要: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中高级机床操作技工,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目前我国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学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对教学成效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主要从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教学的特点、机械加工领域对人才技能的要求、目前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措施等方面对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及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改革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技工学校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教育角色。它的使命是培养具有高级技能的人才,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因此技工学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习教学则是技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连接与结合的教学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习兴趣以及思维能力,尤其是对机械加工专业这类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来说,有效的实习教学更是必不可少。因此要加大对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的关注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其进行改革。
   一、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教学的特点
   1、机械加工专业所包含的工种较多
   机械加工专业所包含的较为常见的工种有10多个,例如车工、钳工、焊工、铣工、刨工等,其所包含的知识也是丰富多样的。例如车工中的车外圆柱面、车内外圆锥面、切槽、成形面的加工和表面修饰以及螺纹加工、刀具等等;钳工中的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攻丝;焊工中的引弧、运条、横焊、立焊、仰焊及气焊等等。
   2、各工种的教学内容相差较小
   虽然机械加工专业所包含的工种较多,且各工种所涉及到的知识是丰富多样的。但总体上来说,各工种的教学内容相差并不是很大。原因是机械加工各工种都隶属于同一类,基本的加工原理、方法等都比较类似,因此目前很多技工学校都只开设车工专业。而开设机械加工专业的学校,其教学内容也与车工专业相似度较高。在进行学生培养时也是先按照车工专业的要求进行,然后在学生毕业时根据招聘岗位的实际要求调换工种。因此在理论课的教学方面,机械加工专业各工种的课程设置及内容差别不大,实践教学则因为机床设备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是很大。
   3、各工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均较高
   机械加工专业各个工种的实际操作流程都较为复杂,而且实际技能训练所占的时间较长,具体的设备配置较多,练习强度较大、成本较高,综合课题的难度较大。总体来说,就是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操作较复杂。
   二、机械加工领域对人才技能的要求
   1、对知识体系的要求
   在文化课程方面,要求技工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知识及技能;在专业理论方面,要求技工对本专业所要求的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尤其是本专业所涉及到的主要设备及其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方式、维护方法,以及本专业出现的新材料、设备、工艺及技术等等;在其他相关性知识方面,要求技工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进行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他知识等等。
   2、对专业技能的要求
   在基本技能方面,要求技工掌握与钳工有关的基本操作方法;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求技工能够对机床的操作及调整进行准确把握,能对相应设备进行保养,同时能够熟练使用各种量具及其他工具,而且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在其他开拓性技能方面,要求技工对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跨专业技术及其他技术有所了解及掌握。
   3、对其他能力的要求
   对技工其他方面能力的要求主要是对技工综合素质的要求,例如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等。这些能力能够使技工在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及过硬的操作技术后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力更加突出。
   三、目前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缺陷
   1、学生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初中及高中毕业后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基本上都继续接受高中及大学教育,成绩稍差的学生则选择进入技工学校。这就使得技工学校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来说较为薄弱,认知水平及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较低,从而使得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效果降低。
   2、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由于技工学校学生的成绩普遍不高,而造成成绩不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学习的兴趣不高。而成绩不高又导致对学习的兴趣更加低迷,自主学习能力越发不强。这样恶性循环,导致在技工学校学习过程中这一不良的学习习惯继续发挥其不利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3、理论课程的实践性不强
   理论课程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机械加工专业的理论课程只有紧贴行业及市场的实际需求,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更好的推动社会发展。但在我国目前的机械加工专业理论课程实习教学中,存在课程的实践性不强问题,使得课程设置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脱轨,同时使得人才就业受到冲击。
   4、实习教学的经费不足
   由于技工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以全面系统的机械设备及相应的硬件设施作为辅助,而且要对设备进行精心养护及更新,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但目前我国技工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教学中,由于受到经费的限制,导致教学的硬件设施无法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得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训练的成效不是很明显。
   四、加强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措施
   1、设置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
   由于现阶段我国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当中的内容在知识更新方面存在滞后性,对一些新知识的引入力度不够,与现实生产相脱离的现象比较严重,且交叉学科的内容在很多教材中出现次数较多,对课时造成浪费,最终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遵循实用及先进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并对教材中过偏、过难的知识进行删除,优化课程结构,同时对能够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知识多加突出。
   2、建立新型的技能训练教学模式
   建立新型的技能训练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等等,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对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技工学校学生采用通过多次强化练习来不断加深实践经验的方式,也就是先让学生进行操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规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不断熟练,最终能够自行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而对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学生则采用先为其讲解理论,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最后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操作方式的方法。此外,在对学生进行其他技能训练时,实习指导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机械较为关键零件的生产过程,增强学生对机械加工、安装工艺等方面的认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机械加工方面的综合素质。
   3、实习指导教师积极设计效果较好的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质量的好坏对实习效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优秀的实训项目能够增加学生对实习课程的兴趣,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在机械加工专业当中,优秀的实训项目能够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机械加工及生产的氛围,并在实习中取得工作成果,获得成就感。具体来说,训练课题要尽量与真实的生产工艺或流程接近,使学生对机械加工的工作环境及氛围有较为深刻的体验。而且教师要在实习课程中尽量提供真实的环境,并且给学生设置具体的工作任务,对学生所要取得的基本的实习成果进行设置。使学生的实习过程不会与实习初衷相背离。此外,实习指导教师还要多讲多练多示范,不断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并让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学生对机械及零件的熟悉程度,并对机械的操作方式或零件加工方式多加示范,提高学生对机械的认识,最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技工学校为工业领域输送了大量人才,对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技工学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目前我国技工学校各专业无论是正常教学还是实习教学都存在一系列问题,使得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而且影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各技工学校应根据自身及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及模式进行适当改革及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最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雪梅.浅谈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时代教育,2013,(12).
   [2]项家等.对数控与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的探索[J].华章,2013,(10).
   [3]阴建龙.机械加工教学的现存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3).
   [4]宋键.浅谈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数学教学改革[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7).
   [5]刘丽.机械加工类专业教学感悟[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7).
   [6]易礼文.技工学校机械加工实习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才智,201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