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研究
【课题】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绘本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1251369B,主持人:马凯
摘要:绘本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对幼儿后期的发展意义深远,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幼儿园在落实绘本教学时,存在诸如缺乏丰富的绘本教学资源,班级规模过大,教师绘本教学思想不正确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绘本教学的实效性。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一个紧迫且重要的任务。本文重点分析了绘本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并对落实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浅述,希望能为幼儿教育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教育活动;研究
通俗的讲,绘本就是图文交互的图画书。与普通的、附带插图的书籍不同,绘本的图文之间不存在主次关系,即便是脱离了文字,图片也可以独立的叙述故事,且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幼儿受自身客观条件的制约,理解力、识字水平等普遍不高,因此,利用绘本对之实施教育,提升幼儿的阅读水平,是再好不过的办法。绘本教学立足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教育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一、绘本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通常情况下,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过程性目标、结果性目标,绘本教育亦不例外。因此,教育者需要充分考虑幼儿实际情况,从知识、思维、情感、态度等角度出发分析教育想要获得的效果,继而合理的安排教学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的指出了绘本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故事、看图书的兴趣,能够掌握图、文之间的联系,并能够独立阅读简单的文字。例如,在落实《逃家小兔》的教育时,教育者可以将绘本中兔妈妈和兔宝宝的反复式对话作为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如果你……我就要……”的句式,并在不断的朗读过程中加深理解,不仅能够提升绘本教学的实效性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当然,教育者还可以利用绘本教学发散学生的思维,利用“如果你……我就……”这样的句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建立最初级的逻辑思维。绘本教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教育者应善于科学的把握,继而根据绘本内容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合理设计绘本教学的策略分析
因为幼儿的情况比较特殊,所以,幼儿园绘本教学除了应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以外,还应该具备灵活性与趣味性,这样才能落实创造性教学活动,将绘本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1、从教学形式出发的绘本教学策略
可采用的教学形式是非常多样的,但是所有的教学形式均应充分的考虑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现的特点。例如,在落实绘本教学《小小的云》时,教育者可以将第三部分修改为韵律动,为教学过程配以旋律欢快、节奏鲜明的背景音乐,在听觉和视觉上同时刺激学生,幼儿的肢体表达欲望能够被很好的激发;当然,教育者还可以利用PPT结合绘本落实教学,借助PPT展示动态图片,帮助幼儿更好的进入教学情境,将原来出现在最后的音乐提前播放,与小白云变化的情境相结合,幼儿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更加愉快的、自然地融入到音乐旋律中。如果教师还能够组织生动、形象的语言,孩子们还可以跟随音乐旋律在头脑中产生不同的造型。学生的五感被充分的调动,更易于和教学内容统一,原本枯燥的阅读活动也会更加的灵活。值得一提的是,绘本教材里有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表演,或是利用绘画的形式展示,还有一部分绘本故事的结果较为发散,这也就为故事续编创造了条件。上述情况充分的说明了绘本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育者在落实教学的时候,应立足于实际情况,落实科学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教育效果。
2、从科学提问出发的绘本教学策略
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提问,幼儿园绘本教学亦不例外。因为绘本教学的教学重心在图画上,因此,教育者可以从图画出发,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例如,让学生观察画面,描述画面所讲述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画面,对画面进行想象,发散思维;让学生借助因果关系“连通”整体画面,能够对画面中描述的是非曲直进行判断、分析。当然,教育者还可以从故事特点出发设计问题,让学生依据故事发展的情节为线索,进行推理,培养学生通过事物变化推理故事情节的能力。问题设计的重点可以放在故事的高潮处,提出一些假设性的、具备创造性的问题,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问题的设计可以不狭隘的局限于教学内容之中,而是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与教学内容平行的内容。此外,教师应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在“遭遇”问题之后,都能够认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值得一提的是,只要幼儿积极回答教师问题,教师应及时的“反馈”正确的表情,积极的对之进行总结评价。以肯定、鼓励为主,以批评、否定为辅,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引导学生进入绘本情节为目标。
3、从教学思路出发的绘本教学策略
(1)科学导入
导入教学的科学与否能够对教学活动的成败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因为幼儿的性格特点决定幼儿极易被有趣的、好玩的东西,吸引,因此,教育活动也应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发展。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可以让幼儿不知不觉的、自发的走进教育者预先设置的教学情境中,提升教育的实效性。例如,想要落实《逃家小兔》的教学内容,教育者可以以同为亲子互动教学的《找手》游戏来做导入。让幼儿找寻妈妈的手,并组织幼儿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妈妈找幼儿的手很容易,而幼儿找妈妈的手却相对较难的原因,随即自然而然的引出《逃家小兔》的情节。
(2)绘本品读
学习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因此,教育者应了解积累的重要性,有意识的让学生进行积累,组织学生定期不定期进行绘本品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量;当然,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教育者也应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绘本教育能力,研究绘本,为自己积累大量的绘本知识,只有足够了解绘本内容,也才能够有的放矢的落实教育,也才能有效的延展绘本教育的面。例如在落实《逃家小兔》的时候,教育者可以将教育活动分为三部分:导读、阅读、再次阅读。用亲子互动游戏引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随即将幼儿带入阅读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发散思维。等到幼儿基本了解教学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再次阅读,帮助学生升华知识,全面把握教学内容。
(3)讨论延伸
谈论、延展环节是所有教学活动必须经历的过程。在绘本教学结束之后,教育者可以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再在此基础上延展绘本教学,但需要注意的是,讨论延展工作不可脱离绘本教学本身。还以《逃家小兔》为例,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道具对自身进行装扮,将自己“变”成自己想要自己成为的样子,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让学生获得了快乐与成功的感觉,教学效果自然得以保证。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选择绘本资源
教材的质量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本市场暴力,大批非专业人士蜂拥而至,这就使得市场上各类教学资料多不胜数。然而由于编纂、出版者的素质不同,所以,编纂的教材质量也良莠不齐。因此,合理选择教材对教育者而言,不仅是一个考验“眼光”,更是一个考验“能力”的艰巨任务。在具体落实绘本资源选择的时候,教育者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教材资源选择的依据,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想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宜选择情节过于复杂,人物过多,关系较为复杂的绘本资源,而是应该选择趣味性强,情节简单,角色形象鲜明,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绘本资源,如《鼠小弟的小背心》。另外,应注重绘本资源的审美、娱乐功能,幼儿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标并不是让幼儿一定要掌握某些知识点,而是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夯实基础。因此,教育者需要“寓教于乐”的落实教育,不将幼儿端端正正地“禁锢”在教育里,而是在轻松愉悦的绘本故事中笑着成长。
(二)科学设计教学活动
虽然现阶段的生存竞争激烈,家长们本着“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让孩子们参与各类幼儿教育,发展学生的德育。但是过早的进入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之中,孩子们的天性会被扼杀,对于孩子的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绘本教学应该在一种充满快乐、童趣的氛围中进行,要尊重孩子的发展心理,要能够帮助孩子们找到兴趣,获取成功。
(三)正确处理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绘本教学是教学的一种,必然也存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教育者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尽可能的使两者靠拢。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不可“死咬”教学目标不放,生搬硬套,不管不顾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否则极易降低绘本教学的趣味性,削弱教育的实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绘本教学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教育者应有意识的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的考虑幼儿的客观认知,科学化的落实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全面发展学生,继而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成长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雅玲.试析绘本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01).
[2]柴林丽.儿童绘本在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05).
[3]袁文芳.绘本融入幼儿园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05).
[4]程敏.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活动的设计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09).
[5]李莉,顾颖颖.绘本在幼儿园传统民俗文化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