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校企合作模式对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作用

校企合作模式对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作用

日期: 2015/11/4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马伟霞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带领学生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实践三个月,并在企业环境中开设《基 础会计》课程教学的体验,阐述了校企合作模式对本学科教学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 中职教学 基础会计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强调毕业生能有一技之长,顺利找到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这种方式对促进学生的成长,贴近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现状
   我们学校是一所国家重点示范学校,教学的设备大部分是由国家投资,在《基础会计》这门学科上面的教学设备投入比起很多学校来说还是比较到位的,例如建立了云教室、财会模拟实训室(手工的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理论多,动手实践少的问题,学生的文化素质差加上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差,造成会计专业的学生期望自己将来成为一名会计人员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有个别学生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毕业选择岗位时候也不敢选报做会计的岗位,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学习如何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一直是课堂教学的瓶颈。
   一、 校企合作模式给《基础会计》教学带来的作用
   1、 把课堂搬到企业,打破“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中职学校教学方面的实践资源缺乏,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离企业需要,会计专业的教学存在“闭门造车”----模拟实验室、重理论轻实践,没有针对实践岗位研究教学模式,缺少对学生的职业化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教师与学生一起下到企业,教师实地考察,学生以员工的身份亲自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流程中,体验到了产品生产过程的每一道工序,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有了切身的体会,掌握《基础会计》课程里面的知识有了真实感和存在感,不再是以前在课堂里面的凭空想象。例如讲授存货中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这些会计科目时,以前在学校课堂上,学生没有到过工厂,很难理解它们的区别,现在把课堂搬到了企业,学生白天上班,晚上听课,很容易就把自己白天经手的生产工序中对象对应到这些名词上来,如果仍不明白第二天还可以在车间里面从新认识。在企业里面教师讲课例子从学生每天工作的东西中随手拈来,贴近学生的工作实际,学生听起课来感觉亲切熟悉容易理解,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2、促进教师执教能力的提高
   我校从事《基础会计》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90年代后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即使在大学毕业实习期间曾经到企业进行过几个月的实战操作,由于到了学校以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没有再到企业进行实习的机会,加上会计岗位从事的财务工作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重地,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愿意外人触及,造成教师的教学理论多,实践少,缺乏实践的操作能力,尤其是年轻的老师,更是“拿起账簿心慌慌” ,对企业的新生产工艺、新生产流程不了解,产品成本组成和计算停留在对书本理论认知上,与企业现实严重脱节。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专门开设了教师课堂和学生课堂,请企业的会计人员走进课堂,聆听他们讲述自己真实工作的感受和案例,使得课堂与现实岗位接轨,更新了老化的知识,开拓了视野;教师跟着学生直接进到企业的生产车间,参观学生和工人一起生产产品,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偶尔能亲自动手参与产品的制作,带着有关供应、生产、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向企业的主管领导进行了解;有机会在企业主管的带领下到财务室亲自的观摩会计人员工作,有机会真枪实战的体验会计工作过程,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的能力。教师在企业里边学边教,边总结边反思,在教学中出现的疑问还可以及时地请教企业的会计人员,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
   中职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程、教材及教学内容不太符合企业的需要,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不大适应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建立以贴近企业岗位技能要求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任务、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体系的教材改革理念,对学科的教材内容结构进行了调整。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的操作步骤,在《基础会计》教材内容方面主要进行了下面的调整:(1)把教材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调整到原第四章“会计凭证”位置的前面。(2)把教材第八章“会计核算程序”调整到第五章“会计账簿”位置的前面。(3)根据会计现实岗位使用电算化的情况,对错账更正方法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添加。此外学校还与企业一同编写了“企业文化”等跟企业接轨的教材,由于教材的组织编排得到了企业各部门人员的参与和现场指导,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的实际操作环境,尽可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的接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对学生职业角色的转换,职业能力、竞争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现实的环境。
   三、结束语
   中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基础会计》教学,能从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正能量,它现在仍处于一个探索阶段,中职学校只有积极主动的研究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学校的情况,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应地方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基于校企合作下的中职会计专业建设研究》.
   【2】陈堃 《论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J】文教资料 2011
   【3】顾子明 《校企合作,推动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机械职业教育》2011年 08期
   【4】宋岩丽.校企合作下的高职教材建设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80-8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