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信息技术在中职专业课的应用与探讨

信息技术在中职专业课的应用与探讨

日期: 2020/4/10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 施巨荣 浙江省慈溪市 315326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云平台、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也给中职学校教学带来新的契机。中职学校也鼓励教师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入课堂,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从中职学校专业课信息技术的应用入手,阐述了目前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探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中职教学;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职专业的教学不同于中职文化课,更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它不但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动手实践。而今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让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应当看到,由于中职学校普遍受资金短缺、教学硬件滞后、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等因素制约,在中职专业日常教学中,信息化技术手段使用较少。因此只有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才能更好的让它在专业教学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一. 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问题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信息技术在中职专业教学应用中一般主要有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移动平台等,它们是目前中职专业教学的重要支撑。但同时也各有各的优缺点,我们要了解它们,分析它们,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多媒体技术
   中职专业课,大部分需要操作练习,以前的课堂教学都是老师用嗓子喊出来的,都是手把手教出来的,这样上课的效率非常低,而且无法兼顾所有的学生,容易造成两级分化,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自从推广多媒体技术教学后,的确在知识的传播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1]它可以将文字,图片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一些难懂或者难以说明的一些知识点,可以采用三维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能更加促进学生的理解。这对专业理论课来说的确起了很大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加了课堂的效率。但时间久了,问题也就慢慢的显现出来的,学生上课不做笔记了,上课看上去听的很认真,但是做作业和练习的时候还是有一堆问题。特别在专业技能上,更加明显,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说明了,多媒体教学对课堂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你过多依赖它,或者完全靠它想把所有教学问题解决,这是远远不够的。
   2.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在近年的职业教育中备受推崇,优势也非常巨大。互联网+课程的结合不仅仅催生出了网络课程,更重要的是让中职学校的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2]正是因为互联网海量的课程资源,使得中职专业课程内容有了更新和拓展,课程内容生活化也能变成现实。也正是因为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出现了慕课和翻转课堂。课堂的师生互动不在流于形式,通过各种平台,完全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与同伴沟通,与老师交流。[3]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更为自如,手段更为丰富。但受到学校资源配置的问题,互联网“+”配套的技术和设备要就也比普通教学复杂的多,需要大量的电脑设备和网络权限,虽然网上资源也比较多,但也不是无偿提供的,需要付费的,所以对中职学校局限性也是非常大的。
   3.移动平台
   随着移动平台的兴起,特别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人们生活当中再也离不开它们了。那么把教学穿插在移动平台当中,也是水到渠成了。特别是社交软件和自媒体的大量兴起如QQ、微信、百度云、微信公众号、抖音小视频等,极大的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沟通无处不在,传播永无止尽。[4]目前在教学当中也无时不刻的使用移动平台,如QQ,微信中布置各种任务和作业,在微信公众号中传播正能量等,是日常教学中的重要补充。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移动平台能带来教学的方便,当然也能带来一些危害。如手机游戏,手机小说,甚至涉黄软件都深深的毒害了莘莘学子,不能自拔。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手机问题成了中职学校的病魔,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分析与对策
   任何信息技术总会有优点和缺点,但我们总不可能不去使用,我们要发挥他们的优点,尽量减少它们的缺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促进中职专业教学的发展。
   1.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能力
   社会在日益变革,教学教法也在层出不穷,作为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否则容易被社会淘汰,被学校和家长学生嫌弃,所以我们应该从思想上,能力上做好准备。思想上要转变观念,不能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多学习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多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式,多研究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意愿,做到有的放矢。从能力上,我们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处理能力, 如文档制作与处理,flash课件的制作,微课的制作,视频直播技术等。这个时代再也不是一支粉笔讲到底的时代了,现在的学生也不是能认认真真的听完一节课的学生了,学情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如果不了解行情,不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那么你将没有市场,那么被淘汰也就很自然了。
   2.学校组织培训,资源开发共享
   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上,学校要承担起孵化器的角色。毕竟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光靠教师自学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特别对一些年龄大的教师来说,挑战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学校统一调配,让学校内部比较优秀的教师进行讲解,也可以请外面的专家来给教师进行培训,并适当布置任务,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比,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同时学校可以根据课程任务,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慕课,学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开发这一系列的慕课,打造精品课程,这样即能解决课程资源问题,也能为学校打出品牌效应。当然从实际层面出发,也可以给共同开发慕课的教师们给予适当奖励,以带动整个学校开发课程资源的兴趣与参与度。
   3.活用移动平台,创建平台教学
   目前移动平台主要是智能手机的应用,在智能手机的应用中,主要以联络和通信为主,比如在组建的QQ群、微信群中发布任务和作业。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涉及到网络和设备,很少应用到课堂当中,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怎样让智能手机成为我们的教学用具。
   当然利用智能手机,实际操作当中也是有一些基本条件需要满足,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进行协商解决。①学校要合理开放网络,分时段控制网络的开放;②学校与家长密切联系,并给学生配置智能手机;目前绝大部分家庭是没有问题的,少数困难家庭,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班级情况设置公共智能手机;③合理控制学生使用的时间,防止过度使用手机。新事物的产生,总有它的合理性,我们在无法控制它的情况下,只能用科技的手段和合理的制度去引导它,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在上述条件的满足下,我们就能安心的创建移动教学平台,使课堂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界限,使慕课和翻转课堂得以实现。学生也能根据自身的差异进行取长补短,教师更加能因材施教,让学生获得成长,让教师获得成就感。学校也要合理组织专业教师,组建自身特点的移动教学网络平台,把自己的精品课程放入网络教学平台中,让学生能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得到充分的实施,为我们课堂的教学做好坚实的基础。
   总之,时代在发展,信息技术也在发展。它在中职专业课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我们的教学方式,终将会变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先进。那么作为教师,作为在教学改革一线的教师,更加要改变观念,提升自身的素质,为将来的变革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职专业教学的升级换代做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鲍菊牙. 浅谈信息化手段在中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96-0603(2017)32-0156-02
   [2]岳颖,李世民.浅谈信息化时代的课堂教学模式 [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95-3089(2016)31-00-01
   [3]徐丽娜.信息化时代.信息化课堂[J].新校园.理论版.2008.1
   [4]张颖 殷学刚.中职学校电子电工课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