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新家庭教育,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
摘 要: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令人担忧的是家庭教育学校化,过于偏重文化与技能的教育,忽视学生的人格培育,也影响了学生健康的成长。新家庭教育具有最鲜明的特点,本文立足于如何搞好家庭建设,尊重孩子,共同成长,家校互助教育,从而有效的提倡新家庭教育,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职学生 新家庭教育 健康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方面越来越提倡家庭教育的发展,更加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新家庭教育具有最鲜明的愿景,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捍卫家庭教育,保障健康成长环境
家庭建设是家庭教育最为重要的根本。而目前,家庭的脆弱、衰落甚至崩溃却是我国最为突出的问题。2019年上半年全国平均离婚率高达50%,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宋英辉在今年的两会上提供一组数据,我国有6000多万留守儿童,加上3600多万的流动未成年人,总数在1亿左右,大约占全国3亿未成年人的三分之一。我在中职学校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带了不下十个班,每个班都有一半以上的留守学生、单亲家庭。数据说明,很多家庭没有正常的家庭教育。父母本应当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为了生计使许多父母忙于工作,长年在外。孩子的教育靠着隔代照管,往往是放任溺爱,孩子从而养成娇惯叛逆,逃避责任等不良习惯。隔代教育很大程度上缺乏教育力度。另外,在不和谐的家庭中,吵架、冷战甚至因离异互相放弃孩子,都会让孩子心里承受很大的压力,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得尤其重要。因此,孩子的健康成长,首先要捍卫家庭教育,保障孩子有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崇尚尊重教育,在尊重中健康发展
尊重儿童权利,履行父母的主体责任,这是现如今父母的法律义务,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新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石。青春期的孩子多少都有叛逆的心理,其根源复杂无须我们妄加揣度。但叛逆的本质就是孩子对家长教育的暂时否定,如何消除孩子的叛逆,就需要你懂得孩子的真实想法,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尊重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尊重不是听其自然,不加干涉,而是要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孩子自我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孩子成长的深度和广度。另外,要让孩子懂得尊重是相互的,在教育中家长也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才会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更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尊重。他们经历了失败的中考,虽然分数是重要的,但不是绝对的,所以,更需要对他们 进行正面引导,使之树立信心,克服自卑,从而端正态度,实施成功教育。学校和家长都要善于发掘孩子的长处和闪光点,多鼓励,多肯定,增强孩子的信心,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尊重中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共同成长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新家庭教育认为,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这样需要学习,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甚至在积极接受新事物等多方面需要向孩子学习。现如今,面对日益更新的世界,学生面临着发展问题,成人同样也面临社会选择的挑战,成人已很难对孩子解释所以然,可能成人懂的,孩子亦已明了,成人不会的,孩子已然知晓。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但社会的发展让两代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会越来越明显。因此,父母需要学习,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在中职学校,一些家长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约束自己的生活恶习,不提高自己的素质,孩子耳濡目染,极易效法这些不良行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正人先正己,要想改变别人,必先改变自己。家长只有自己做到有品味有内涵,才能引领孩子正确的人生。家长在给孩子必要的物质条件,还要不断学习,掌握怎么样和孩子进行正确的沟通交流,从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家校互助教育,形成强大教育合力
新家庭教育是家校互助的教育,主张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共育,认为家校合作是地位平等、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事实证明,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但没有家庭教育配合的学校教育其有效的教育效果很难得到巩固和有效的发展。在职业学校中,家校教育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家长盲目依赖学校教育,觉得孩子送到学校后,自己就撒手不管了,学校要负责孩子的一切教育问题;其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普遍溺爱,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专横自私等不良行为;另外家校教育合作方式单一,应试教育使学校和家长更关注学生的成绩,即便交流,常常局限在纪律表现以及与其他学生的相处情况,家长对学生身心是否健康发展少有关心,很多家长与教师沟通极少,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教师也无法全面掌握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所有,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将学校和家庭教育有机的融合,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方面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方面也要摒除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提高家庭教育思想认识,选择科学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真正的重视家庭教育。
新家庭教育以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家人的幸福生活为准则,当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真正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新家庭教育的理念开花结果,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迪.做一个优秀的中职班主任[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7
[2]祁俊来.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孰重[J].新校园(中旬),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