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社区局域网开展团队活动
【内容提要】:互联网正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学校团队工作也应顺应时代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现在很多小区的平台已经建立起来,需要团队组织趁早占领这个阵地,也有利于团队组织创性地开展工作。当前各种学校大都围绕社区设立,这种格局为学校团队组织在社区局域网教育提供了规模平台。传统的团队活动有着各种不足,当前要更好地开展各项活动,需要开辟更多的社区网络活动区域。促进团队成员与团队组织、团队成员与辅导员、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与互动,借助活动平台,创设团队活动情境,增加团队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社区 局域网 信息化 团队活动 学生活动 探索
【正文】
一、信息化社区的发展,为学生开展团队活动提供了平台
目前,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信息高速公路网建设,各大城市之间的主干网,市内骨干网都在建设或已建成,外部环境已经大大改善,每户居民家庭所享有的带宽资源正在呈几何级数增长。据统计,新建住宅中的居民,其计算机拥有率达3 6.6%,上网率达89.2%。而新开发楼盘的“宽带社区”、“宽频网住宅”广告也表明,网络已成为城市居住的一项基本配置。从长远来看,社区的宽带网络建设是必然趋势,有人说这终将成为未来住宅的标准配备。社区网络的前景无限光明,虚拟社区逐步成为现实。
信息化社区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社区物业管理者以及用户能以多种媒体和多种方式获取社区内外信息、具备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等功能的社区。一些大型住宅区,尤其是超大盘,相继开通了社区网页。这些网页颇像大公司的内部网,做得比较好的,上面挂上了小区内新闻,发展商、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的各类通告,还有业主论坛等等。还有一部分规模不算大的居住小区,虽没有实力单独举办和维护这种内部局域网,却也把业主论坛挂在了像搜狐焦点这样的门户网站上,起到了相同的效果。
随着网络走进每一个普通家庭,社区将形成一个具有特有环境和氛围的网络系统,该系统在信息沟通上所享有的优势是任何其他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互联网的最大障碍,一是网络安全没有保障,二是没有建立信用制度,不能保证有效支付。而社区的局域网恰恰可以克服这些困难,一方面每个用户都是授信的,不存在交流欺骗问题。团队工作与网络的联姻,可以大大缩短教育的周期和距离,教育者将可与任何一位学生个体进行直接交流与沟通,两者实现无障碍即时沟通。通过强化社区网络的教育服务功能,团队组织参与了社区网络系统,然后就可以通过网络提供教育信息,并获得及时反馈。
现在很多小区的平台已经建立起来,很多内容开发还不能及时跟上,它需要团队组织趁早占领这个阵地,也有利于团队组织创性地开展工作。当前各种学校大都围绕社区设立,这种格局为学校团队组织在社区局域网教育提供了规模平台。
二、信息化社会的时代使命呼唤团队活动占领社区虚拟平台
时代的变迁改变了团队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同时也促使我们优化和提升团队工作方法、工作手段。当前,我国在1000多个社区已建成简单的以局域网为基础的资源平台。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影响着学生的认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通过互联网,他们认识了家校以外的未知领域,感受着世界的博大精深,结交了不同层次的朋友,形成了自己的是非观、价值观。
团队组织如何充分利用社区网络平台,有效开展工作,发挥社区网上活动的独特优势和便捷功效,已经成为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在团组织工作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
传统的团队工作,采用简单的、灌输式的教育,团队成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拒绝接受教育。形式的陈旧,缺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因而最终无法实现德育目标的达成。
团队德育内容简单空洞,无法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团队活动不能瞄准团队成员的个性特征开展活动,缺乏针对性,简单的说教,索然无味,团队成员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因而,团队成员只是简单应付,而不是全身心投入。
此外,团队活动材料与时代发展脱节,明显滞后,不能真实反映团队成员思想状态。当前的团队活动,采用单一的“学校教育”模式,并且在相对封闭的校园课堂中进行,造成团队教育与社会生活的隔离。团队成员难以体验到社会的需要,无法理解思想品德与实现自我价值的相互关系,更不能享受团队活动过程的快乐,因此,社会的现实需求无法转化为团队成员自我修身的动力。
改变现状,使团队活动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既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更要有效开辟社区网络活动区域。促进团队成员与团队组织、团队成员与辅导员、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与互动,借助活动平台,创设团队活动情境,增加团队活动的有效性。
三、积极利用社区局域网创造性地开展团队活动
㈠ 建立属于团的网站,开辟新的德育课堂
由学校组织精干教师与社区管理者协调、配合,在社区局域网上面向本社区学生建立团组织网站,并且将该社区网络与校园网互联,重新建构新的德育平台,拓展团队活动的空间,延伸团队活动的内涵。
创设网络团队活动的不同板块,如:
“名城扬州”:进入这个栏目,犹如欣赏一幅幅精美画卷。无论是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园林古迹,亦或是璀璨的文化艺术,精致的美味佳肴,都闪耀着可观、可察、可品的古城之美,流露着蓬勃的城市魅力。增强团队成员“扬州市民”的自豪感,激发成员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党团学习”:践行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影响改造全体成员,先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再结合成员自身实际,扎实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日生活”:围绕扬州人的生活状态,记录平民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悲歌喜泪,着重于生活状态的生动展示和生活态度个性化的说评。在纪录中表达,在表达中纪录。切合团队活动主题,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社区的活动,从而全面接触社会,使团队教育更接地气。
还有“绿杨茶馆”、“财富扬州”、“甲方乙方”、“微言大义”、“我爱我家”等栏目,从衣食住行到心理、情感、知识生活等多方位展示百姓生活。学生通过访问团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爱好习惯选择学习的内容,改变了传统德育的方式,学生参与率高,积极性强,德育成效显著。
㈡ 创建团队支部网页,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协作意识
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创建团队支部网页。各支部根据本支部成员的年龄、性别、专业等方面,有所创新地设置栏目,如支部概况、团员风采、重点工作、网上团校、电子团刊、书记在线等,各栏目版面内容新颖、更新及时,线上线下互动的运作模式也吸引了很多团员关注和参与。
㈢ 建立团员个人网页,展示自我风采,提升个人信心
各团员在社区网上拥有自己的个人网页。网页的制作风格、网页内容完全由团员自主选择、自我创意。可以设置个人青春风采、学习园地、心愿直通车等栏目,网络成了展示团员自我、提升个人形象的舞台。团员一方面通过网页的创建、维护、更新,提高网页制作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浏览他人网页,进行比较分析,逐步完善自我修养,提升审美能力。
㈣ 发挥BBS功能,增强团员主观能动性。
BBS得益于Internet的信息优势,可以提供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每个BBS站点的信息随时都处于不断更新中。BBS的普通用户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BBS具有很强的实时交互操作功能,即可以阅读他人主题看法,公开发表自我意见,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QQ、微信进行私聊,交换观点,实现思想火花的碰撞。
辅导员与团队成员、团队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团队思想论坛”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或就社会热点进行评论分析,或就社会现象进行观察透视,团员们可以各抒己见,相互借鉴,从而取长补短,同步研修。BBS避免了“随大流”的现象,有利于解放思想、讲真话,利于接受别人的想法,更有利于与好友进行沟通,共同提升思想境界。
㈤ 利用E-mail、QQ或微信等做团队成员的思想工作
设立社长信箱,创建团队QQ群或微信圈,由社长担任群主。社长一般是社区宣传工作者或者老师兼任,团队成员既可以通过E-mail、QQ或微信等社交工具零距离与社长私下交流,也可以进行群共享,大家共享信息资源,群策群力,共同解决思想难题。
网络团队工作,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网络交流的便捷性,拓宽了团队工作的时间和空间,创新了团队工作的方式和手段,提升了团队工作的效率和影响。
社区网络与校园网互联,有利于网上团队工作的开展,使团队成员不再是纯粹的受教育者,同时也是组织者,能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主体参与意识,他们在参与团队活动中锻炼自我,展示自我,成就自我。新型团队活动,让学生享受团队活动的精神滋养,从而从根本上讲团队工作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