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体会

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体会

日期: 2015/10/21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河南省灵宝市高级技工学校 索俊杰

论文摘要:技校的学生因为年龄、家庭、文化基础等特殊性背景,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个体心理差异,出现了许多困惑或问题。教学中需分析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心理训练等有效措施,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好技能。
   关键词:技工学校 心理特点 心理训练 教学反思
  
   我们学校一直以来就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早在2008年起就在教学计划中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程,并招聘专业心理学教师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我有幸担任心理健康课教学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教学和实践中感受良多,以下是结合多年的经验,谈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1.技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源素质决定要开展心理教育。技工学校学生都处于青春期,正是身心急速发展的转折时期,加上相当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农村或单亲家庭或留守孩子,不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特别表现在厌学情绪、自卑、人际关系不良、价值观不明朗。
   学生的心理影响学生的学,制约教师的教,也关系学校其他工作的开展,只有了解、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况,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正常、有效的教学,才能实施对学生全面的管理,才能保证技工学校学生的成长成才。所以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无比重要和迫切。
   1.1、技工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在开展心理教育教学中,笔者注意到技工学校学生有以下特点:
   1.1.1独立意识强,行为依赖性也强
   这个年龄阶段,很多学生对家长信服、对教师的教育开始关注逐渐减退,转而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情感体验其及同龄伙伴的观点,对家长、老师的言行存在主观判断与取舍,对过多的提醒或教诲甚至产生反感情绪。
   在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遇到问题时,在渴望得到他人的指导与帮助的同时,又不愿意服从指挥,对家长为人、老师为人、教学,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很多情况下,埋在心里,有时甚至会存在固执和偏见。
   1.1.2自尊与自卑同在
   我校学生生源来自不同地区,由于家庭教育、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原先习惯千差万别,同学们在相互的比较中容易虚荣,从而使学生内心感到自卑:经济上、学业上、人际关系上等缺乏自信,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自我感觉低人一等。这样的学生往往自尊心又都比较强,他们特别看中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强烈希望通过各种表现:上课讲小话、跟老师接一些相差很远的话题、打架、贬低别人等来获得别人的注意和尊重。
   1.1.3就业的希望与悲观并存
   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他们对毕业后的工作充满向往,希望能尽快地完成学业,实现理想就业,出人头地的抱负,为自己、家庭改善生活条件和地位。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都怀疑他们未来工作的地位和方向,认为毕业后主要还是打工,到工作第一线做苦力。也正是因为对就业的悲观情绪,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学无动力,得过且过,虚度光阴。
   2、技工学校如何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2.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引导学生重视心理健康
   笔者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不要上这课。认为这些是与所学专业无关,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就厌学了。
   笔者在给技校学生上新课时,都感受到这种气氛,笔者采取首先结合身边的案例,多讲讲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心理现象,学生们感觉和自己有关,就会感兴趣地想学,来认真听课。
   2.2开展一系列专题心理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2.1、要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绝不仅仅是靠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而要通过心理训练活动使学生心理变得健康起来。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青春期常见心理,开展心理训练活动的设计思路,在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觉得有效果些。若我们平时不注重心理调节,不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等到可能会出问题时,才觉得很重要的时候,再花大力气呵护它也未必有效果。
   2.2.2、心理训练活动的设计,要趣味性兼灵活性
   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如果给技校学生讲大道理是起不到作用的,要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形式要多样,设计的心理训练活动要趣味性兼灵活性。为了使枯燥的理论具有可接受性,在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注重活动的丰富和趣味,形式的灵活和多样,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自我教育的乐趣。
   心理教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课堂本身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灵活地把握活动程度,根据班级实际调整活动内容。通过活动开展,知识就融入到趣味性的活动中,并且灵活地组织学生讨论、发表看法。通过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表现自身的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可以给人以愉快、放松、成功、胜利等良好感觉,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
   2.3、心理健康课中问题要有针对性
   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要针对他们最想解决的问题先解决,要调动学生情感性,积极参与情感体验。笔者询问过许多学生,心理训练活动课上什么最吸引他们,学生们认为,首先是上课谈论的事情跟自己关系密切,其次是课堂上可以坦诚相待,直抒胸臆,体会那种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带来的心理满足。可见开展心理训练活动是否有实效,首先看是否贴近学生实际和使学生动情。
   3、技工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践的反思
   笔者经过多年来的技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感觉想多了解学生心理,主动跟学生沟通,是开展辅导工作的法宝。面对着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应该用接纳、倾听、共情的态度地去对待,那么学生的许多的潜能才会激发出来。
   笔者作为一名有多年普通高中教学经验,现开展技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教师,感觉技校学生文化理论虽不如高中生或大学生的优秀,但是在学习为人做事、学技术方面,技校学生还真有过人之处,希望更多的人关心技校生、关注技工教育,让技校学生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钟志农。宁波出版社.
   [2]团队心理游戏。杨敏毅,鞠瑞利希望出版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