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浅谈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日期: 2015/10/21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田滢

摘要: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但是教学与应用及校内教育与就业运用的脱节导致教学意义不为明了。文章以切实提高中职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获,学用一致,为学生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小组合作 ;问题;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人才竞争的加剧,当前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作为文化基础课是学生适应改革开放的必修课,它对于学生的升学、就业、工作以及日后的人生发展都非常重要。
   一、中职学校英语课程概述
   (一)小组合作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相比传统的教师集中授课形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情况的关心,并能提高学生个人的自信心、人际关系、社交能力、时间控制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增加了英语的使用机会,能加强沟通,改进师生、生生关系。
   (二)中职英语课堂更适合也更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中职英语课堂的授课对象是中职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5至18岁之间,处于爱好交流的年龄;同时因为中职学生学习时间宽裕,不似普高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因此,比起普高学生来说,可以从容的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职英语课堂更需要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和互相了解的机会,并改善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增加他们的自信和理解,提高中职英语的教学质量。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内容与时机选择不当
   一些教师出于对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片面的理解,误认为转变学习方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普遍的实施合作学习,而把传统的接受学习抛在一边。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盲目开展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之前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整体设计,仅仅按照合作学习进行授课。很多教师对于什么内容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学生的参与兴趣大受影响,教学时间也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低下。
   (二)小组组建不科学,人员责任不明确
   很多教师知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最好的组合,为了方便就让前后左右的四个学生或者是六个学生为单位组成小组。这样排列小组就会造成小组水平不同,或者学生之间的不平衡,不利于让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并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分工不合理,导致影响了组员的积极性。
   (三)合作学习的规则不明确,教师调控组织不到位
   在我们的中职英语课堂中,好多教师对小组合作的规则和要求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合作过程中学生们表现随心所欲,课堂纪律松弛,无法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在合作学习进行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学生问题行为,需要教师要及时、有效的实施课堂管理手段,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解决或制止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四)评价不够及时,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在合作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不能及时给予积极有效的褒奖和激励,不能凸显优胜组的优秀成果,就会使得学生的期盼值大打折扣,影响学习的参与积极性。这种不完善的评价体系,就会大大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三、中职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做好合作学习设计,精心选择内容与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容易拓展学生思维的或引发争议的内容,或者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的问题,或者是论题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探究性的内容,这样能够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小组成员充分交流,分工合作,让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趣味。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让学生小组研讨。
   (二)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明确分工责任
   成功的合作学习小组不是最优秀学生的组合,它需要混合编组,分组后各小组间的层次、人数、性别比例要实现基本平衡。教师要通过测验、观察等手段,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包括性别、学习习惯、个性特点、组织能力、学业成绩等情况,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性别和爱好、个性等组成合作小组。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组员明确分工并相互依赖,明确每个组员的个人责任,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
   (三)加强活动调控指导,灵活处理突发事件
   在合作学习中,各小组分头活动,期间的纪律、沟通、学习进度等都需要教师来进行调控。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有关课堂控制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合作学习时间的把握要综合考虑小组规模的大小、学生合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问题的开放性程度等方面。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四)建立评价制度,及时客观评价
   评价和奖励对于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很有必要。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及时总结、及时评价和激励,这对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导向与促进作用。对合作较好的小组,要及时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对合作不够认真、学习效果较差的小组提出希望,增强小组的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有效激励。适当地评价激励,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自觉性的提高,教师的评价激励一定要全面公正。
   四、结语
   让高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改善英语小组合作,解决英语教学的视听等问题,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英语语言素材,提高视听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得到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及综合训练,为学生真正提高英语水平,也从而真正提高中职英语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曹建华.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N].英语辅导报,2015(l)
   2. 陈惠芳.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索[J].云南教育,2014 (28)
   3. 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 陈旭远等.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