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日期: 2009-1-8 0:13:45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陈柏华

英语教学评价机制是制约英语教学改革的瓶颈,评价什么以及怎么评价,直接影响到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本文就如何进行英语形成性评价做些探讨,希望能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一、对以往英语教学评价的评价

评价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力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对英语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学海网
从以往的英语教学评价来看,更多地停留在终结性评价的层面上,即对学生已有的成绩做出判断──通常是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关注不够。这种只进行“点”上的而非“线”上的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是怎么学习的,不能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感悟、困惑、体验等。再者,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缺乏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们往往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这种评价导致的直接结果使学生缺乏个性的发展,给他们的学习带来过度的焦虑以及消极的态度和情感。不仅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也累。诚然,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对于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确实起到重要的作用,学生有着扎实的语法和语言知识。但由于它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忽视人的发展的终结性评价,过于强调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及学习能力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不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二、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基本理念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1967年由美国著名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Scriven)提出来的。这种评价强调要开展以调节教育过程、保证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的评价活动。在英语教学中,则要求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进行持续的评价──不仅评价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要对他们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在英语教学中,应通过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使他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从语法知识的讲解和单词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在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学习语言;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讨论、表演、参与英语课外活动等,使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形成性评价的终极目的不是检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而是旨在帮助学生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要求以学生自评为主,小组、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可采取建立学习档案袋、访谈、课堂学习活动评比、自我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参与活动情况、进步情况等。

三、如何实施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

1. 明确评价主体。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是通过考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被评价者。而在形成性评价中,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自己。教师在评价中主要起到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当然,教师也要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演、练等方面做出评价,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获得进步和提高,使他们树立自信。同时,同学之间也可以参与学生学习的评价,目的是促进彼此之间的共同进步。

2. 确定评价内容和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的形式有多种,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检测等。就其内容而言,它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课堂参与度、团队精神、表演能力、作品展示、学习策略等。方法上可以采取日常观察、评价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档案袋评价、表演等,还可以采取等级评定法,例如,对学生的表现可分为Excellent,Very Good,Good,Adequate,Need Improvement五个等级进行评价。

3. 评价实施措施。

在实施评价前,教师应该首先把评价的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从而注意到自己各个方面的表现。具体可以按照如下几方面进行操作。

(1)做好课堂教学记录。

在形成性评价中,要求教师认真记录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例如,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热情,回答课堂教学问题的积极性,参与表演的能力以及示范的能力,都是需要记录的内容。另外,由于《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任务型学习”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对学生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情况做好记录,并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水平的教学目标。当然教师的记录也不能太烦琐,因为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他们不可能把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的表现都记载下来,而是把一些他们认为应该记下来的东西记录下来就行。如果教师仍然感到操作有困难的话,最好能与其他教师合作,或者得到专职研究人员的指导,倡导一种研究与实践的方式,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评价能力。

学海网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又称为“文件夹评价”或“另类评量”,它是由学生将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类归档,以展示自己学习进步的状况,并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内外学习的状况。其中,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准确性,课堂表演的能力,学生的英语作品、测验试卷等。在课外英语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主要包括:学生在学校的英语节、英语短剧、英语竞赛、圣诞英语晚会、英语角等的表现。每个学生因其情况不一,档案袋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学生应该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放进档案袋,以便建立自信,促进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教师只对档案袋里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做出规定。

(3)进行问卷调查。

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是较全面地搜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遇到的困难、学习心得等,以便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促进师生共同进步。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简洁、明了,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现就佛山市区初一、初二级学生“英语口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调查报告”做些简要分析。该表主要是从学生的单元语音作业情况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进行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从这些评价表来看,学生对形成性评价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内外开口说英语。自评结果显示,约有18%的学生自评为A等,60%的学生自评为B等,12%的学生自评为C等,自评为D等的仅为10%。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对自己的英语学习充满自信。他评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一般由学科组长对本组的同学进行检查。从部分问卷来看,学科组长眼中的“优秀学生”为15%,“中等学生”为45%,“困难学生”为40%,说明学科组长对本组同学的要求较高,可能他们更多地是以自己的水准来评价其他学生。教师的评价则相对比较宽容,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取得进步就是好的,不能强求每个学生一定要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说明教师已经开始从发展性的评价观来评价学生。纵观这一调查表,基本上反映了学生自己、同伴之间以及教师的英语形成性评价观,很值得我们深思。

(4)对形成性评价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以往的英语教学评价,只是通过一两次考试对学生掌握语法、词汇及阅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属于终结性的、量化评价,主要是用分数的高低来评判学生学习的好坏。形成性评价倡导一种新型的、以质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借鉴了多元智力理论的成果,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描述性为主。下面谈谈对初中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统计分析。

评介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目标

记录方式

评价方式

学习行为

学习的态度、情感、合作、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及学习兴趣

使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明确的学习态度,积极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中

主要是教师进行课堂记录,载入成长档案袋

自评

教师评

小组评

作业

课内、外作业

使学生能独立完成,并自觉修正作业中的错误

要求学生自己准备一个作业档案袋,每月上交一次

自我评价

英语活动(包括英语节、英语晚会、英语竞赛等)

参与度、口头表达能力、体态语表演能力、情感体验等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自我展示的能力

成长档案袋

评委评价

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学生作品

学生自行设计的英语图画、玩具及其他优秀作品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成长档案袋,每学期34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自我评价

课外阅读

搜集新的词汇、阅读理解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读书笔记

自我评价

总结

知识的分析、归纳

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分类、整合能力

每学期12

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英语形成性评价一般占评价总成绩的30%,终结性评价一般占70%。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总评时,还要加上终结性评价的成绩。至于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一些内容进行增减。

参考资料: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对现行外语教学评价体制的反思》,《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6期。

3. 李静纯:《小学英语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6期。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