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班主任如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摘要:班级作为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职学生的智力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级可以充分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而中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其直接负责学生和班级的管理和建设。本文从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和加强班级凝聚力的必要性入手,就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班主任;班级凝聚力;策略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具备强大的凝聚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还可以培养同学的团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让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去。班主任作为班级的规划者和管理者,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此外,班主任自身的专业素质对于班级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如何通过开展班级建设来达到提高班级凝聚力的目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下中职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就中职班主任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1 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
就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而言,中职学生大都是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而被迫选择进入中职院校来学习的。这些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对于问题的认知水平也不高,他们进入中专院校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书,而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方面的内容则很少考虑,这也就致使他们养成得过且过和散漫的特点。中职院校班级的管理总体不严,学生的整体素质差,逆反心理强,自尊心严重,不求上进,懒散松垮,而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表现为: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班级不团结、爱惹是生非等。总之,中职院校班级整体不团结,又如一盘散沙,缺乏最基本的班级凝聚力。
2 加强中职院校班级凝聚力的必要性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中职院校学生具备的上述特点增加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难度。此外,中职院校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手段单一以及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均进一步增加了中职教育班级管理的难度,这都给中职院校的班级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中职班主任作为学生班级管理和建设的主体,其最终目的和根本任务就是管理好班级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使班级和学生都可以顺利地向前发展。而要想实现对于学生的良好管理,中职班主任应首先加强对于班级的管理力度,从而让学生在富有凝聚力的班级氛围中实现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3 如何发挥中职班主任在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中的作用
3.1 真心关爱每一学生
爱作为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真谛,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班主任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其所表达出的爱心,才可以真正的让学生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班主任要想做到关爱学生就首先必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1)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而不能够以高位自居,对学生肆意讽刺、挖苦和训斥;(2)对于学生的学习表现要公正对待,切不可因为学生的行为表现差、学习水平低、长相得体与否等方面的因素而对学生另眼相看,要始终保持一视同仁的态度;(3)在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及其学生自身的缺点进行指正的时候,要抓住准确的时机,并用委婉的语气加以劝导,避免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严重的伤害;(4)平时注意对于那些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特别的学生加以表扬,为全班同学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现实榜样,从而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潮,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此外,班主任的关心不应该仅仅表现在话语上,还需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即在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来体现其关心之处。
例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个班级都不可避免的出现学生生病的问题,而这时候就是班主任体现关心的最好时机。班主任在这种情况之下,首先必然是通知家长将学生送去医院,而在学生家长到学校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递上一杯开水,或者将其轻轻拥入怀中,轻拍学生的臂膀,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的温暖。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却可以使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内心感受到特别的温暖。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和爱护,逐步地让班主任变成学生的良师益友。
3.2 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班级的管理和建设。要想将一个班级发展好,就必须要为其确定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也就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和动力。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管理者和建设者,要首先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一套适合本班级建设和发展的奋斗目标。但是在确立班级奋斗目标的时候,班主任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切不可眼高手低而降班级奋斗目标订的过高,以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丧失学习的热情,从而对于班级凝聚力的建设产生不良的影响。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就中职学生而言,对其设立近期目标比定制长期目标更具有激励的作用。基于此,班主任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来拟定自己的近期奋斗目标和远期奋斗目标。通常近期奋斗目标以周为单位,且其奋斗目标的内容需要详细地描述出来,如不旷课,不迟到、不抄袭作业,不乱扔垃圾和认真读书等。此外,班主任在指导学生确立目标的时候要在注意采用因材施教的策略,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手段和指导策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而对于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出现松懈的学生,班主任要始终保持足够的耐心,对于这些问题学生进行细心地帮助和指导。通过学生对于指定目标的完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其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是班级在同一个奋斗目标的影响下,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充分地发展。
3.3 培养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
要想建设一个成功的班级体,光靠班主任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其还需要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加以扶持。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其工作效率及团结协作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班级建设的成功与否。基于此,班主任在平时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对于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初步的调查和了解,从而为培养班干部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工作能力较为突出,班级威信较高的学生的同学就更应该加以关注。待观察期结束后,要从班级当中选出那些学习成绩好,品德高尚,办事认真,作风正派,办事认真,团结同学,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并有一定班级组织能力的同学来担任班级的班干部,并根据每个人的个性、爱好、特长来为其分配特定的职务,并要对于其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培训。
而在具体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地相信班干部队伍,并大胆的放权给他们,鼓励他们勇于用自己的方法去管理班级。这样一来,班干部队伍在受到班主任的鼓舞后,其自身的自信心将得到明显地增强,从而促使班级内的工作顺利地开展。此外,班主任对于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困难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帮助他们克服难关,从而促使班级体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
3.4 精心组织有特色的活动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开展班级活动也是一个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在同学们参加各类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从而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此外,通过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促使其不自觉得投入到班集体的建设中来,这样就会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而开展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专业训练性质的,如字画、诗歌朗诵等;有娱乐性质的,如联欢会、各类庆祝会等;有主题性质的,如班级研讨会等;还有表演性质的、综合性质的、竞赛性质的等等类型。但是在开展班级组织活动过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并明确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安全性,同时要引导学生对于各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
除了上述活动的开展方式外,还可以组织班级与其他班级之间的竞赛和联谊等活动,如篮球赛、拔河、足球赛和校运会等,通过学生参与这些类型的活动,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团结和集体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们的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班主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努力为每个学生营造一个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点的环境,让学生在班级里面感受不到委屈、歧视和恩怨,而只有荣誉、鼓励和团结。在活动中使学生的人格尊严得到充分的尊重,加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增强班级凝聚力是一项庞杂的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培养起来的。通过班级凝聚力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这些都为学生后期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班主任和同学们的不懈努力,相信一定会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 赵春生.浅谈如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J].职业与教育,2012,18(6):72-73.
[2] 席玲,刘先乾.班主任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DB]. https://www.kj009.net/.
[3] 张丽.如何充分发挥中职院校班主任在增强班级凝聚力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5 (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