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

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

日期: 2014/2/27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西省永丰县古县中学 夏广全

摘要:我县教育主要存在四大误区:1、以学生考试的分数至上;2、学生被禁锢在教室、寝室;3、剥夺学生的课余兴趣爱好;4、:教师的绝对权威。这四大误区有碍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培养人才不利,也让教师、学生苦不堪言,要消除这四大误区就必须改革现有教育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学生 应试教育 误区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很早就倡导素质教育,然而总得不到落实,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县各中小学应试教育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教师、学生都感到苦不堪言,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很不利,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存在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以学生考试的分数至上
   有道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其实分数也是老师的命根,因为在学校里,评聘职称、绩效工资、评优评先等都主要是根据各老师所教班级学生的考试的分数,于是各不甘落后的教师都使出浑身解数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了提高成绩,首先要求学生订阅大量教辅资料,然后是题海战术,各老师争着布置作业,总是从练习册第几页做到第几页,不论学得好的还是没有学会的,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要受惩罚。升学必考科目,占分多的科目,都受到极大重视,与此同时,美术、音乐、电脑这样的科目,课时则经常被占用。成天就是满堂灌,作业、考试,连个缓冲的余地都没有,让不少学生感到生活枯燥、乏味。学校除了期中、期末大考,每月都有月考,特别是毕业班,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逢考必排名。排名在后的,学生要受到老师批评,甚至罚款,老师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开会时校长会批评。在永丰中学、恩江中学等县城学校,教学成绩不理想的老师要向校长提交书面检查,并作出整改措施,教育局长亲自带人去听他们的课,老师心里的压力可想而知。就拿我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来说吧,他现在只有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学生喜欢的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全部被取消。每天一大早就上学,晚上还有两节自学课,双休日有很多作业要做。我看他们小学生的学习紧张程度跟高中生不相上下。
   误区之二:学生被禁锢在教室、寝室
   为了提高成绩,学校把学生变成学习的机器,于是要求学生发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以我们中学为例,学生一天要上7节正课,3节晚自习,另外还有1节早读、1节课前自习和1节晚读,这些时间一共是560分钟。如果你认为中午可以放松一下了吧,我说你错了,中午要午休,冰冷的冬天也不除外,时间从70到120分钟不等,不可以在寝室里睡觉,一定要坐在教室里,不能讲话、玩耍,只可以做作业,困了可以伏在桌子上睡,不听话的学生要受处罚。因为作业太多,午休不过是一节很长的作业课。学生在学校里,除了上课、睡觉基本就没有课余时间了,特别是毕业班,晚上还要加一节自学课,双休日要在学校补课。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那么学校应该怎样做才恰当呢?第一,不要安排那么多节课,我认为一天上7节正课,1节早自习和2节晚自习就可以。第二、午休只限于大热天,允许到寝室午睡,其他时间不要午休,特别是冰冷的冬天,要学生去玩耍。
   误区之三:剥夺学生的课余兴趣爱好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但是课余兴趣爱好也应该不可缺少,因为课余兴趣爱好可以让学生得到调节,不至于觉得学校生活枯燥无味。而当今的应试教育导致教师只要学生努力学习,其他的课余兴趣爱好全部被剥夺。就拿我校来说吧,许多班主任规定学生连课外也不许玩手机、下象棋、打扑克等等,有些教师只要见到学生的扑克、象棋等玩具不问青红皂白一律没收。我校有些老师建议学校做几个乒乓球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但是领导认为可能会有些学生太热衷于打球而耽误学习,而且学生有可能会因争球桌而引起打架吵嘴,于是我校至今还没有乒乓球桌。可见学生的课余生活枯燥透顶。学校应该鼓励并且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如成立兴趣小组:篮球兴趣小组、围棋兴趣小组等等,安排老师指导他们的活动,这样就不会让一部分学生有不良的课余兴趣爱好,让学生健康成长。
   误区之四:教师的绝对权威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德育者、班级管理者的角色决定了他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来履行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责任,通过这些责任的履行最终完成教育的使命。但是,我县教师的权威过头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完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断,不征求学生的意见,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例如,我学校有一位英语老师,他要学生把听写错了的单词每个抄写500遍,背不出课文不许吃饭。许多老师对犯错的学生罚款,心情不好时还要打骂,至于罚跪在我校是家常便饭。永丰中学有一位班主任,规定班上的学生在上午要提早一个小时到校,比其他班多上一节练习课,学生们反对也无济于事,他说“我是为你们将来考上好一点的大学着想,不听我的话就回家去,不要来读了”。其实,学生都渴望老师要拥有平等性、亲和力和宽容度。那么,作为为人师表的老师应该如何做呢?那就是要求我们老师,放下平时高高在上的“教师架子”,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努力做学生的朋友,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保持一颗公正的心。
   中小学教育存在着这许多问题,伤害了学生,伤害了老师。以成绩取人,迫使学生、老师都在“搞题海战术”,为了成绩,学生的身体、心理,老师的身体、心理都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导致学生觉得学校生活很苦,读书是件苦事,绝大多数学生厌学,流生很多。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改变现在以学生考试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不要认为一所学校升学率高就是好学校,一个教师所教科目成绩好就是好教师,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成绩好的背后是以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学习上换来的,会让学生身体素质变差、厌学,最终在学习上不可持续发展。教育主管部门要向英美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学习管理经验,让我国的教育健康发展。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不要光喊口号,并且指导各中小学具体该怎么做,如:学校应上几节正课,几节自习课,各科目的节数,作业量大概是多少,一个学期考试是几次,成绩不许排名,还要鼓励学生锻炼身体,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多看课外书等等,总之,不能让校长、教师们随心所欲。对做的不好的校长要撤职,对不合格的教师要解聘。不对教育进行改革就有碍于人才的健康成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