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厌学”是一个难题,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扩招等,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下降了,中职学生的厌学问题也更为突出。另外,校园外浮躁的社会风气、校园内较为陈旧单调的教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职学生的厌学心理。许多中职学校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积极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德育教育,希望能够使学生大面积厌学的情况有所改善。
关键词:中职学生 厌学 原因 对策
厌学往往是一种不自觉的心理行为。厌学的学生虽然能够在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与前途和命运的关系,也能够认识到学习与家长、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之间的关系,但他们总是不自觉地对学习感到厌倦。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对学习任务有抵触情绪,缺乏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学生还对老师和家长有厌烦情绪,有的学生则表现为消沉、不安,甚至有的学生经常逃学,厌烦学校等等。如果要求厌学的学生学习,往往会使他们感到痛苦、紧张、急躁,甚至引起语言行为上的对抗和无所谓的态度。而这种现象在中职生当中表现尤为突出。
中职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主观原因
(1)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学生自身缺乏学习理想和信念,周围环境中充斥“学习无用论”,就算父母对他有期望,但其自身并未有任何方面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导致基础知识差,成绩跟不上。
(2)学习方法不当,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让人疲倦,厌烦的事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个性与情绪状态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人际敏感、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常常会影响思维的速度和准确性,使学生难以发挥自身的正常水平,导致上课、做作业和考试缺乏积极地思维。而成绩差则又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厌学的不良情绪。
2.外在因素
(1) 家庭因素。父母不善于管教,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如:强制型的家长对子女用高压的办法,按其主观愿望逼迫孩子学习,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使孩子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此外,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习。
(2)学校因素
学校不重视学风的建设、对学生关心不够,在学习上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开设的课程实用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课堂教学比较呆板沉闷,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的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学生学技能的要求,实习实训的课程太少,理论学习过多,不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也没有合理的竞争机制,对学习缺乏目标,与社会缺乏必要的联系等。
(3)社会因素
周围环境中的游戏厅、网吧等的诱惑,使学生很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好东西”,使贪玩的学生学习分心,从而偏离学习轨道些原因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外在重要因素。
鉴于以上对厌学原因的分析,我认为解决厌学心理问题,应采取如下相应的对策:
(一)改革课程,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训性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差、接受能力低、自控能力低、怕吃苦等特点,综合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减少理论课程的设置,降低理论课的难度,改革教材,方便学生自学。提高实训课的比例,把学生的上课地点设在车间、实训场所、实习单位,让学生多做少听,在“做”中学,“做”中思考,“做”中培养成就感。改革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讲授、研讨会、个案分析、实验、工场实习、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室模拟成真实的酒店,学生穿着酒店服装,教师按照酒店的实际要求安排教学和训练的内容……所有的这些接近真实的学习场景,使理论学习最大限度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以致用。
(二)加强班级管理,树立良好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狠抓班风、学风建设。有关调查显示:学风好,教学质量好的班级学生厌学情绪小。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从众心理,如果班级学风好的话,就会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要建立健全的激励制度,重奖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极力推荐这些学生到好的企业就业,并广泛宣传,在学校和班级内部开展各种形式的你追我赶的竞赛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学习迁移,是学生由对教师的信任崇敬热爱之感,转化为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科发生浓厚的兴趣,产生需要。《学记》中说“和易以思”,就是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会容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才敢于向教师提出,由此看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增强,能够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能产生学习的兴趣和需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厌学心理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我们作为教师,运用非凡的耐心、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对学生的爱心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厌学的阴影中走出来是我们的一大愿望。相信通过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健康的学习心理。
参考文献:
1. 陈丹辉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准备特点研究》气象出版社
2. 张根平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当代学术论坛.2009.2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