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中职学生违纪行为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浅谈中职学生违纪行为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日期: 2009-1-18 23:52:53 浏览: 11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宝珍

摘 要:分析职高生的违纪现象,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的任务。同时,对预防犯罪,提高职高生全面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职高生中存在的主要违纪行为现象及产生原因,并就预防对策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违纪 成因 对策 中职生
近些年普高的升温,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因此认真分析职高生的违纪现象,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的任务。同时,对预防犯罪,提高职高生全面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高生主要违纪现象
目前,职高生中存在的违纪现象主要有:拉帮派,入团伙,打架,斗殴;敲诈、勒索;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偷盗;赌博,变相赌博;考试作弊;逃课、旷课、夜不归宿或晚归、不归以及迟到早退等现象;抽烟、嗜酒;课堂上睡觉,搞小动作、说话等;对个别教师不尊敬,不按时完成作业;上网、打台球、打电子游戏。此外,还存在故意损坏公私财物、侮辱人格、破坏他人荣誉等现象。
二、职高生违纪现象分析
职高生违纪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多维度的,主要有如下原因。
1、社会的外因作用。
(1)家庭因素的负面影响。
苏联的B.尤斯季茨基认为,导致那些青少年误入歧途的主要原因既不是居住环境,也不是同伴,而是家庭。据统计我校近几年来因重大违纪或违法被劝退或开除学籍的学生有近一半来自破损家庭、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这些家庭大多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保护和教育。这些家庭的学生大多心理脆弱、性格孤僻、多疑内向、沉默寡言、自我封闭但又偏执冲动、自以为是、易走向极端。
(2)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
其一:教育不得法。
在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和文化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的情况下,传统的、单调的道德说教方式和内容,显得苍白无力。在加上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重视教书而往往忽视育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时,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导致了职高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畸形发展,道德的滑坡,法制观念的淡薄,从而走上违纪,甚至是违法犯罪的道路。
其二:教育评价的方法单调,不科学。
传统的教学评价,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所评价的内容片面,形式单调,方法单一 ,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其三: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是学生违纪的直接诱因。
由于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尤其是对学生违犯什么纪律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处分的量化指标不够明确,在学生看来是可大可小的事,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可以钻钻空子。如此一来学生思想上产生了麻痹,认为这么小的事能算什么违纪。这样,违纪行为便在不自觉中发生了!
(3)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是职高生是非不清、法制观念淡薄的主要原因。
学校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它也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职高生由于学业压力不大,而充沛的精力又要释放。他们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大众媒体中的违法、犯罪行为报导,低级庸俗的书刊与其不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结合,极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例如与社会不良青年勾结殴打、敲诈同学,甚至以校外有团伙为条件收取“保护费”等。
2、个体的内因作用。
(1)处在青春发育期与青年初期决定职高生是违纪的高发时期。
知识水平低,认识能力差,分辨是非能力与自制力弱是学生违纪的主要原因。职高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与青年初期,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与他们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是远不相称的,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明显的情绪性和冲动性,缺乏对事物的全面的认识与评价。
(2)心理健康问题是导致职高生违纪的重要因素。
职高生由于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总觉得职高生没出息,低人一等,是同龄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高不成,低不就,读职业学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从而否定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正视自己,对前途没有信心,所以不能恰当定位自己,确立新的奋斗目标。不少职高生由于认知的偏差而引起自卑、悲观的心理,产生了一种“混”的念头。
(3)虚荣心是诱惑职高生违纪的陷阱。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社会贫富的不均,刺激了一些职高生的金钱欲望、享乐欲望,于是在校园内形成了一股攀比之风。为满足虚荣心,为了所谓的面子,或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欲望,不少学生吃讲排场、玩讲潇洒、穿讲名牌。这些都需要钱,但自己又不具有这个经济条件,于是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偷摸盗窃,导致一发而不可收拾。
(4)认知上对规范行为意义认识存在偏差。
行为规范教育是中学生养成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中学生能够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和保障。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能够领会规范的要求,但却不一定按要求作甚至拒绝去做。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他们对规范的认识不足,阻碍了他们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
三、预防对策
职高生的违纪问题是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它需要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工作者,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1.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传统德育教育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但这种传统灌输式教育已不适合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年轻一代成长的需要。要注重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生态道德、网络道德等。进入网络时代,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突出抓好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学生德育手段要现代化、多样化。要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窗、黑板报、团刊、校报等校园文化阵地的舆论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同时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其成长特点出发,通过开展体验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中感受,在体验中认知,从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道德品质。
2.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加强法制教育,把他律和自律很好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德育教育收到好的效果。学校应重视法制教育,大力宣传与学生有关的又能为学生所能接受的法律法规,教育广大学生遵纪守法,要依法行事;要多开法制课和聘请公安司法系统人员来校进行法制讲座,条件许可的话可以请青少年犯罪分子来校现身说法,或组织学生赴劳教所、监狱等场所参观。以此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使法律的外在强制逐步转化为自律的内在约束,有力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现象的发生。
3.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违纪、违法现象都是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起的。所以学校要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利用广播、校园网络或问卷调查等开展心理普查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严防因心理障碍,情绪冲动、性格偏执而引发伤害他人或其他违法的行为。
4.要加强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制定新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差生”的转化,减少违纪行为的发生。
学校中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是天平两端的砝码,教学工作搞好,管理工作就轻,学生违纪行为就少,反之,教学工作搞不好,管理工作就重,学生违纪行为就多。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良好机遇,彻底改变以前那种陈腐的教学方法。变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为老师学生齐动手、齐动脑,变以前枯燥乏味的教学为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养成乐学、愿学的良好学习风气。职高生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去,违纪的行为才会从源头中减少。
5.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职高生精力旺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有益的课外兴趣小组,发展自己的特长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事可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把学生的过盛的精力吸引过来。据一项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学生的大部分违纪行为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因学生闲来无事而导致的,所以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多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课余生活,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更是减少学生违纪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6.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网络体系建设。
江{学}泽{海}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应形成合力。社会上,要加大学生维权力度,严格执行《未成年保护法》,同时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维护道德新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净化学生成长的环境;学校中,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家庭里,家长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模范公民,为子女的做个好榜样,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子女健康成长。
7.对学生的处罚要力求公正客观。
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是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一个良好的途径。如果该处罚的没处罚,不该处罚的又处罚了。该严却放松了,该宽的又过重了。这样人为造成的宽严不适度,极易在学生中产生不良的影响。给其他未违纪的学一个错误的印象: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特为某些同学制定的,可轻可重。这就不能真正起到教育全体学生的作用。所以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有据可循,要进行细化和量化,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总之,只要多方面协调配合,形成一种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的强大合力,就能真正有效地控制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试谈影响职高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教育对策》 峨眉山市第一职业中学课题组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 P136-138
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推进素质教育(J),2001(2)贺光义。
3、《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第一章,刘守旗主编 安徽人民出版社
4、《教育学》第八、九章 邵宗杰等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