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致因及解决办法

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致因及解决办法

日期: 2009-1-17 4:48:00 浏览: 20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当今体育竞赛正朝着高水平、强对抗的方向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日趋完善和接近,心理素质在运动竞赛中显得尤为重要,赛前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是运动竞赛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是否稳定,对比赛的成败尤为重要。根据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变化的特点,找出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因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心理调节方案,为今后提出训练和控制赛前心理状态的方法打下理论基础。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赛前心理障碍的5个因素依次有:1.过度紧张;2.过度焦虑;3.恐惧退缩;害怕比赛;4.自信心不足;5.受伤;6.教练员或运动员对比赛的期望值。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在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心理调节的办法:1.自我暗示法;2.表情调节法;3.鼓励调节法;4.注意力调节法;5.表象重现法;6.实践模拟法。
关键词:青少年; 运动员; 赛前心理障碍 ;致因; 解决办法
Abstract: Now the sports competition is facing the high level, the strong resistance direction is developing, athlete’s physical quality, the technique and tactics level are day by day perfect and are clos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ppears in the movement competition especially importantly, in front of the match th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is in the movement training the noticeable important topic, is the movement competition result quality important attribute. In a sense, in front of athlete’s match is the psychology whether stable, especially is important to the competition success or failure. According to the young people athlete match in front of the psychology change characteristic, proposed affects in front of the young people athlete match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 factor, and proposed some corresponding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plan, for proposed from now on in front of the training and the control match the psychology method builds the rationale. The factor analys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In front of the influence match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 5 factors have in turn: 1. hypertension; 2. excessively anxious; 3. flinches frightened; Fear competition; 4. self-confidence are insufficient; 5. is injured; 6. trainers or athlete to competition expected value.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proposed in carries on the psychology to the young people athlete to carry on the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he means: 1. autosuggestion law; 2. expression adjustment law; 3. encouragement adjustment law; 4. attention adjustment law; 5. representation reproduction law; 6. practice analogue methods.
Key words: youngsters ; sportsman ; before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 ; causes ; solution
1 前言
1.1 课题的来源
美国的格鲁波在1984年奥林匹克科技大会上提出一个观点:低水平运动员心理对技能的影响大约占20%,生物力大约占80%。较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对技能的影响大约占80%,生物力大约占20%。在体育竞技运动的过程中,无论是体力的分配,还是技术、战术的发挥,都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下进行的。许多有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由于心理上的紧张,情绪上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技术水平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我国有些专业运动员也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在国际比赛中往往吃亏于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对比赛的适应性不强,从而影响了比赛成绩。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处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渡期,心理对技术的影响很大。赛前青少年运动员出现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成绩,制约了我国整体竞技水平的发展。因此,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赛前心理障碍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的办法迫在眉睫。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根据赛前青少年运动员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的特点,分析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对策,本着治本的原则,对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进行调控,帮助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期间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青少年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为今后提出训练和控制赛前心理状态的方法打下理论基础。
1.2.2 研究意义
当今体育竞赛正朝着高水平、强对抗的方向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日趋完善和接近,但是有些高水平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却往往不能发挥出较好的水平,反而经常出现失误。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对竞技水平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青少年运动员赛前的心理障碍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是十分必要。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笔者查阅了1994年至此2008年全国主要体育学术期刊杂志,并查阅了1994年以后的文献期刊及硕博论文,关于对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的研究列举如下:
陈晓利在《影响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因素分析中》认为影响优秀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稳定性的因素有五个因子:按照因子贡献率的大小,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稳定性的5个因素依次是: 1.场地因子; 2.社会因子;3 恐惧退缩,害怕比赛;4.自信心不足;5.受伤;6.教练员运动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在对优秀短跑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和调节的过程中,应注意运动员的认知方式和对环境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培养;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和赛场环境制订赛前心理训练计划,并不断的进行模拟训练;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要注意培养运动员具有高度竞赛的积极性的那种稳定的、自信的和沉着的个性,以适应当今的高强度竞赛。朱富明在《对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探讨》中认为,产生赛前心理障碍的表现为:1.赛前过分激动,2.赛前情绪淡漠3.赛前育目自信。他研究认为:1.各种心理障碍反应倾向的性别差异2.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各种赛前心理障碍的反应倾向差别。3.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赛前的心理障碍上反应差别。4.运动员文化层次不同,在赛前反映程度也会不同。周清在《浅谈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处理的方法与手段》中认为,赛前应引导运动员做好定期心理准备和临场心理准备,另外还采用暗示法,放松法,模拟法和回避法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王震在《认论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及赛前心理的对策》中为,运动员赛前心理表现为害怕,疑虑,淡漠,尝试等心理,应该引导运动员作好赛前心理准备,帮助运动员学会自我控制,采取多种心理训练方法。另外,这些文章也都对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做了深刻研究: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文博,李建周.体育运动心理学.[J].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94-113; 李龙.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训练探悉.[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3(22):92.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研究思路
本文根据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特点,提出影响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稳定性的因素,进而提出一些相应的心理调节方法,为今后提出训练和控制赛前心理状态的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4.2.1文献资料法
参阅国内外关于青少年赛前心理状态及心理调节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从中提炼出与青少年赛前心理障碍及心理调节状况结合较紧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观点。
1.4.2.2 访谈法:对信阳师范体育学院几位体育心理学老师进行访谈,并对部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教练员进行访问;
1.4.2.3个案分析法
通过对10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了心理咨询及研究,近一步的证明了青少年赛前五种心理障碍出现的广泛性及心理调节的实用性提供了依据。
1.4.2.4逻辑分析法
通过获得的理论资料与实例进行逻辑思辨,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用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得出研究的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特点.
2.1.1心理能量障碍
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要使自己的运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就要有充足的心理能量,即精神力量。运动员能量充分表现为精神振奋,信心十足,力量备增,而焦虑、气愤、慌乱、则是缺乏力量的表现,这是就说明了出现了心理能量障碍。那么在竞赛中运动中,青少年运动员精神力量充足或不足是如何产生的,这取决与运动员在赛前心理能量调整的程度。运动员在赛前心理能量调整为充足,处于高能量积极状态,在竞赛中就会感到头脑清晰、身体灵活有力、肌肉放松、反应及时、注意集中,这时运动员就会明显的提高竞技力。相反,如果运动员在赛前心理能量调整为不足,处于低能量状态,他们在竞赛中行动就会明显得出现迟缓、反应不及时、缺乏果断力、肌肉紧张、注意力分散,从而引起竞技力下降。
2.1.2 情绪障碍
在运动竞赛前,经常会看到运动员由于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不能有效的发挥竞技力。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曾有过强烈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出现,因此,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了心理学家的重视。过度紧张和焦虑在赛前通常表现为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既生理上表现为:心跳加强、加快,肌肉紧张,血管收缩,瞳孔放大,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呼吸短促,竖毛肌收缩,容易激动,生气和难受,口和喉咙发干,出冷汗,心跳加快加强,皮肤出汗,面色苍白,嘴巴发干,呼吸加深、加快,肌肉失去弹性,部分人大小便增加,全身颤抖。心理上表现:身心疲倦不安,情绪急躁,精神压力大,注意力难以集巾,自卑和厌世,产生逃避情绪,望逃离比赛。精神状态低迷、颓废、沮丧和消极,不耐烦、容易激动,自信心低,脑海中下意识的想失败的情景。
2.1.3心理耐性障碍
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的饱和程度和与耐性是影响竞技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在竞赛中运动员有时会付出长时间的持续拼搏,要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需要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灵活的思维反应,精细的感知,顽强的意志,敏锐观察,准确的判断力等等,这就是运动员要较高的耐性。所谓耐性即是忍受疲劳、艰苦的能力。当运动竞赛的时间持续时,疲劳状态得不到缓解,便会产生心理疲劳状态,逃避参加比赛和厌倦体育运动。这种心理状态对竞技能力的发挥有很大影响,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力来阻抗竞技能力的发挥,破坏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动机。青少年运动员只有具有高度的忍耐性,才能在艰苦的比赛条件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竞技力。心理饱和运动员逃避比赛和厌倦。
2.1.4 动机障碍
动机障碍是指最适宜动机水平以外的其它动机状态。美国心理学家赫步曾就动机水平和操作效率关系进行过许多研究,他认为非常低的动机水平,操作效率较低,中等动机水平效率最高,高水平动机反而会导致效率的下降。过高的动机水平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使学生和运动员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动作,造成动作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而动机水平过低,又表现为不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导致机能潜力发挥不足,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动员,造成运动水平降低。“适宜的动机”水平与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等许多可变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以速度和力量为主,而动作又简单的运动项目,需要较强的动机水平;较为复杂、精细动作为主的运动项目,则需要较低的动机水平,所以,青少年运动员要充分发挥竞技力和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恰当的在赛前调整好自己的动机水平,才能出现最好的竞技状态。
2.1.5 激活障碍
在临赛前使学生和运动员处于斗志高昂,信心十足,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的良性心理激活状态,是竞赛中充分调动生理机能潜力、适应比赛环境、发挥技能水平、排除各种干扰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但赛前的过度训练、生理疲劳、心理准备不足、动机过高或过低、环境压力过大等因素,会引起激活障碍。当激活不足时,学生和运动员往往表现出冷漠、抑郁、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厌恶等情绪特点;激活过度时则表现为紧张、焦虑、慌乱、亢奋等情绪特点。激活不足或激活过度都会干扰竞技水平的发挥。
2.1.6 意志力障碍
青少年运动员在激烈紧张的竞赛中如何去战胜困难,挑战极限,战胜对手,意志力的赛前培养就意义重大。意志力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是高级而复杂的心理现象。意志力主要是在与后天的生活实践和教育过程中逐渐锻炼而
形成的,青少年时期是培养意怎力重要的时期。所以意志品质的培应成为赛前训练过程的固定内容。
2.2 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2.2.1 过渡紧张
从心理学理论来说有两种紧张,一种紧张是在发生突如其来的重大情况或是以外事故时,要求人调动整个身心去应付,这叫做应急状态;而第二种紧张是未超越日常生活与训练范围的紧张,是有所准备的,这种紧张是大脑和身体有规律的活动,是正常的兴奋。可是过度紧张的人常常将第二种紧张升级为应急状态,人为制造“紧张空气”。其实赛前适度的紧张可以促进兴奋度的提高,加强注意力,提高效率,对比赛有好处,但是过度的紧张则有害了。
在被访谈的141名男运动员中,承认非常紧张的68人次,约占48%;女运动员中承认非常紧张的42人次,约占39%。在一般人眼里过度紧张主要是在比赛中出现并产生影响,而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赛前的紧张情绪往往更强烈,一些更大,主要表现在吃不下睡不好,肌肉紧张,精神兴奋,因而大量消耗体力。这种因过度紧张造成的心理消耗比一般心理平衡状态下较剧烈运动造成的疲劳对人体的影响更深,不宜恢复,结果,有些运动员平时体力不错,但是一到重大比赛就感到体力不足,甚至抽筋。
2.2.2 过度焦虑
焦虑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心理变化,它是指人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而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取消状态。焦虑过度能够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使身体机能发生紊乱,导致身体内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加,肾上腺输出增加,内分泌失调,肠胃消化功能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出现血糖上升,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失眠,食欲减退等不良生理变化。长期持续这些不良情绪回导致不安,紧张,忧伤,焦躁,烦恼等心理障碍的产生。
2.2.3 恐惧、退缩,害怕比赛的来临
恐惧、退缩的心理是学生运动员常见的心理表现,他们通常在赛前找借口拒绝参加比赛,比如说肚子疼、腿疼推卸责任。60年代,我国国家女子乒乓球队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世界大赛前,一名女运动员不惜自残手臂拒绝参加比赛,在大赛来临前临阵退缩了。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队伍的士气,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2.3 自信心不足,消极,自卑心理
自信心是指运动员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的心理素质,它是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前提条件。赛前看到别的水平较高运动员发时,联想到自己平时的训练成绩,不能与之相比,遂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积极性丧失,回避参与。
2.2.4 受伤
伤病是影响运动员赛前心理的一大因素。运动员受伤没有完全好就参加比赛,往往会担心伤病会影响自己的发挥,担心自己的状态没有以前好。特别是职业运动员,怕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是又必须打好比赛,心理为难,害怕。另外,一些运动员以前在比赛中受过伤,心里有阴影,产生顾虑。长期的伤病困扰会让许多运动员对自己丧失信心,赛前提不起劲,没有一点精神。
2.2.5 教练员或运动员赛前的期望值
多数教师(教练员)在赛前准备会上,强调比赛成绩的重要性,争分,拿名,不要辜负领导的期望,无意中给学生施加了心理压力,使运动员背上较重的思想包袱。不能及时有效地针对每位学生进行赛前心理调整,只是简单地灌输唯成绩论,过分地强调输赢。
有的运动员给自己定的期望值很高,于是比赛时总担心自己不能如愿以偿,结果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引发了赛前紧张,反倒制约了自己能力的发挥。例如,在第23届奥运会比赛前,我国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一年内三破世界纪录,国人和教练的殷切希望,使他在比赛中背上了“一定要夺金牌,破纪录”沉重的思想包袱,制约了自己能力的发挥,结果只赢得了一枚铜牌。这说明运动员和教练员对比赛的期望值一定要适中。
2.2.6 比赛时外界因素的多种干扰
青少年运动员大多首次参加比赛,对运动会赛场上的出现的各种问题缺乏心理准备,天气、比赛场地、观众、对手、裁判、运动会的音响设备等外界因素的干扰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在比赛时,运动场外观众的起哄、比赛场上的气氛、比赛的激烈程度、比赛规模的大小等都会加深运动员心理因素朝不良的方向发展。例如:在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美国队由于情绪不稳,又缺乏精神准备,在与秘鲁队交锋时,受到秘鲁啦啦队的干扰,造成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紧张,打乱了她们之间的密切配合,最终美国队败下阵来。邓亚萍在第十四届亚运会上,因为对小山智丽夹杂着日语的谩骂不适应,造成心理失衡从而输掉了比赛,成为其运动生涯中永远的遗憾。
2.3 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解决方法
2.3.1自我暗示调节法
这是用语言、思想或表情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当前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暗示调节的研究,它是调节运动员临阵状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自我暗示对心理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巴甫洛夫曾谈到过一些宗教狂热者在受迫害时,
能从容地接受各种各样的折磨,忠诚的相信冥府的存在,愉快地死去而不觉得痛苦。所以他断定自我暗示的力量有时非常大,甚至肉体毁灭时机肉也不做任何生理上的挣扎。自我暗示主要是通过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米调节大脑的兴奋水平。“默念”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暗示方法,它能使运动员保持一定的心理稳定状态,临场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不少青少年运动员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帮助他们的比赛或表演获得了成功。
2.3.2 表情调节法
即有意识地改变自己面部和姿态的表情。因为情绪状态与外部表情存在着密切而有机的联系,俗话说;“情动干衷,而形于外”,情绪的产生会引起一系列生理过程的变化,并由此而引起面部、姿态等外部表情。如愉快时兴高采烈、笑容
满面、手舞足蹈,愤怒时横眉竖眼、咬牙切齿、 紧握双拳;情绪低沉时垂头丧气,肌肉松弛,萎靡无力等。既然情绪状态与外部表情存在着密切而有机的联系,我们就可以通过改变外部表情的方法而相应地改变情绪状态。例如,当情绪紧张而感到焦虑时,可以有意识地放松面部肌肉,不要咬牙,或者用手轻搓面部,使面部肌肉有一种放松感。当心情沉重或情绪低落时,可以有意识地做出笑脸,强迫自己微笑,假使做不到,可以看看别人的笑脸,或者想一想自己过去最高
兴的某件事,也可以想一想自己过去最得心应手的比赛情境,这些都可以用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2.3.3 鼓励调节法
这是领队或教练员用称赞和忠告的语言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此法如果运用得当,能使青少年运动员从紧张和不安中解脱出来。例如,在临场前青少年运动员出现情绪过分紧张时,往往领队或教练员说几旬称赞或忠告的话,就能对运动员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当然这就要求领队和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情绪紧张状态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及时想办法把运动员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
2.3.4 注意调节法
即有意识地改变和调节注意的指向性,使运动员把注意力集中到具有积极情绪作用的事物上去。例如,青少年运动员临场如果感到紧张、怯场,或者想到对手强大而感到害怕时,就把自己的注意力指向于以前某次成功的比赛或表演想一想自己在获得成功时技战术发挥得心应手的情况,要尽力回想起当时的情绪兴奋状态。如果赛前运动员的注意力是指向和集中于考虑自己尚未完善或尚无把握的某个动作时,就赶快把注意力指向于完成较好的动作上去,多想那些有把握的动作,提高自信心,便可使情绪稳定下来。关于这一点,教练员应特别注意在赛前训练中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成功率和把握性,这对稳定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情绪具有重要作用。
2.3.5 表象重现法
当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之前,通过回忆重现过去获得成功时的比赛或表演,运用联想尽可能回想起过去获得成功时的身体感觉和情绪状态,这对提高运动成绩和心理调节是有帮助的。研究资料表明,有的马拉松运动员通过运用表象重现法,比赛成绩提高了三分钟。因为表象重现是一种积极的意念,它可以间接地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进而促使心跳加快,呼吸加强,使新陈代谢过程的血流量加大,糖分解加速,热能供应充足,使全身增力感觉和增力情绪增强。所以通过表象重现可以促进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
2.3.6 实践模拟法
赛前为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组织一次在各方面尽可能接近于比赛实际情况的训练,以解除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和培养学生对即将到来的比赛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青少年运动员处于情绪发展时期,赛前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问题,其主要特点有心理能量障碍、情绪障碍心理、耐性障碍、动机障碍、激活障碍和意志力障碍等。广大教练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对青少年运动员实施针对性的调节,并掌握了必要的原则。
3.1.2青少年运动员出现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主观因素是运动员赛前过度紧张,焦虑,恐惧、退缩,害怕比赛的来临,自信心不足,消极,自卑心理,害怕受伤,赛前期望值过高等。另外还受天气、比赛场地、观众、对手、裁判、运动会的音响设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3.2 建议
根据对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特点研究及原因分析,建议用注意调节法、表象重现法、鼓励调节法、表情调节法、实践模拟法等简单而实用的调节方法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调整。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4] 李龙.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训练探悉[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3(22):92
[5] 朱富明.对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探讨[J].争鸣与探究,2007,12:16-19
[6] 王震.论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及赛前心理的对策[J].贵州体育科技,2005.6:44-46
[7] 周青.浅谈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处理的方法与手段[J].心理健康教育,2004.5:108-109
[8] 陈晓利.影响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因素分析中[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7:36-39
[9] 李建荣.浅谈运动员心理障碍问题[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郭建辉 大报),2002,4
[10] 刚彦,李艳 .对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几点新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1995,09
[11] 蒋玉跃,李俊斌.高校中长跑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
[12] 聂林.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及对策[J].贵州体育科技,2005.2
[13] 王惠文.普通高校田径运动员竞赛心理障碍及其克服方法[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
[14] 熊志超,运动员赛前紧张和焦虑心理的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05.12.6
[15] 张峰.我国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赛前多维焦虑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7
[16] 沈涛.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表现分析[J].吉林体育学报,2004.3:20
[17] 吴践希,吴剑明.对我院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分析[J].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1998.2:61-6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