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创新思维——浅谈如何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摘要】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既可以独立地以艺术样式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基础训练课程。素描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在素描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还能有益于培养他们的人格,让学生在以后艺术的道路上发掘出更大的潜力。
【关键词】素描教学 方式 激发兴趣 想象 创造
21世纪的教育理念注重发展德智体美劳,美术自然是学生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绘画带领学生走进一片快乐的天地。教师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用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现实美来打动、感染学生,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既可以独立地以艺术样式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基础训练课程。许多人认为,培养学生对物体的认识、观察、表现和审美能力是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对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则觉得毫无必要。我认为,这种说法很片面,说明教学者还不能完全理解美术教育的内涵,对美术教育规律缺乏一些基本的认知。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知识是进化的源泉。”美术教育其实是审美教育的一种,以审美需要作为内驱动力,并将审美经验作为基础去欣赏和创作。当今的美术教育更注重人性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还能有益于培养他们的人格,让学生在以后艺术的道路上发掘出更大的潜力。
在少年宫执教的近一年来,我逐渐了解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更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素描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在素描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掘智慧、创新作品,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应该不断研究与探讨的。下面我谈谈我平时运用的一些方式,以求抛砖引玉。
一、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想象能力
创设情境,是指创造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联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试听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先讲授理论、示范,而后学生作业。这种传统的模式陈旧死板、毫无新意。
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有好奇、爱探索、好表现的特点,一旦他们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执著地探究。如果没有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学生的兴趣、学习欲望会大大降低。在素描教学中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呢?要积极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学习各种新颖的导入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探究的兴趣,展开丰富的想象,主动学习,探究创造。如在上《罐子与水果》素描课第二课时,我将静物排成图片并贴上五官,一一为它们配音。创设情境:今天教室里来了一群小客人,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以物体自述的方式讲述自己的外形特征,吸引学生注意,更形象地让他们发现画面中的形体问题。这样的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探究的兴趣。在素描教学中,让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学生在欢快、新奇的气氛中思考、发现问题。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找素材,“随心而画”培养想象和创造能力。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在平时的素描教学中,我时常提醒教育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把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在生活中搜索素材。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定了太多的规矩与原则,不让学生越雷池半步,如“理论上就这样去画”“不能随心所欲地画画,画画是有规矩的”等,这样学生作画紧张,感到素描课枯燥,观察迟钝、思维滞塞、作画小心。这些做法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认为,有时候“胡思乱想”也许能有创新。
在几次素描写生课上,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安排静物让学生进行写生作业,而是让学生从教室中的静物挑选他们有兴趣,且大小不一的几件,让学生自己进行构图摆放和表现。同学们都积极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物品,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地摆放在桌面上。我让学生形成小组讨论决定摆放位置,围绕桌子而坐进行写生,可以挑选感兴趣的物品写生在自己的画纸上。规定每个学生的画面构图和效果不能雷同,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带有设计素描的意味了。这样的练习不同于往常的写生,刚开始学生不知如何下手,通过几次尝试,学生的作品效果令我很意外。我发现学生并非毫无想象创造能力,关键是看教师怎么样去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想象和创造。
三、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养分,培养他们想象和创造的意识。
在日常素描教学课程中,我经常让学生欣赏一些名家大师的作品,有时也要求他们尝试去临摹它们。在教授的过程中,我会对他们作品的创作背景做详细地介绍,分析作品是怎样反映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他们学习模仿。例如我在素描教学中经常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三杰的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有他们的素描作品、雕塑作品、建筑作品等等。我会向学生介绍达芬奇的生活时代、社会背景,展示他的一些工业素描设计作品。并阐述他那个时代异想天开的设计,如今已经普遍在生活中运用了。我还会介绍米开朗基罗在《创世纪》绘画中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把他们的绘画作品和他们的设计图放在一起,介绍想象力与绘画创作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在练习绘画时发现一些想象和创造的元素,创新画面效果,让作品不再显得呆板单调。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在素描写生中想象和创造的意识后,就会主动去寻找可以创造的元素,丰富画面。
总之,美术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转变教育观念。我们是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用真诚的心点亮孩子的智慧之光,迸裂出艺术的火花。鼓励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兴趣,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马约尔先生,曾写下过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 只要教师潜心研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可用来想象的因素,搭配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将会恰到好处地成为学生大胆想象的催化剂。通过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就能培养出学生超强的绘画想象能力。学生正是这个时代乃至未来的创造者,我们只有积极地开发潜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