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插故事渗透教育
教书育人,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不仅要教好所任学科,还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爱国热情,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是如果不顾学科的特点,离开具体的教学崆,空泛说教,只能引起学生的厌烦,达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下面是笔者几年来语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
上台演讲是削除学生畏惧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的最佳方式。某些学生在座位上可能滔滔不绝,但是,让他们站起来面对全班同学讲话就会语无伦次。因为他们有一种恐惧心理,担心自己说不好被 人笑话。针对这种心理,我讲了个《猫抓老鼠》的小故事。猫要去抓老鼠的时候,它不会左顾右盼着说:“我不知道我的尾巴摆的姿态好不好?我站的姿势对不对?我的面部表情怎么样?”它根本就不会理会这些,它专心一意要去抓那只老鼠,自然就不可能会站错姿势。演讲也一样,如果你集中兴趣于你的听众以及你所要说的话,你忘了你自己,也就不会出差错啦。同学们听了我的话都哈哈大笑,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这时,我又趁热打铁鼓励他们,在美国亚桑那一家建筑公司的高级负责人比尔,他不怕涉及千万美元的事务。但是在一群人面前宣读一份公文都可以使他怕得两手发抖,甚至在圣诞节大会上,他要花钱雇用一个人来为他宣读他写好的演讲词。后来,他接受了演讲训练,不但能发表演说,而且还成为公司以至美国整个建筑界的主要发言人。同学们从故事中得到启示,只有经常有意识的锻炼自己,鼓起自己的勇气,使自己对生活充满自信,才能战胜困难。以后轮到演讲的同学,上台演讲虽然很紧张,但都能坚持演讲完毕。经过一年的训练,大部分同学都很乐意上台演讲。上课时,同学们能够踊跃举手发言,讨论问题也就热烈多了。所以笔者觉得,在高中阶段通过演讲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很有效的。
(二)
在语文教学中,大部分的课文都可以渗透思想教育,而且许多课文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比如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既是司马光给儿子的训诫,也是对现在青年一代的训诫,作为一个学生从小就应该培养不求奢靡,崇尚节俭的美德。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自然而然会在心中留下印记。又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提倡故事要深入探索,勇于创新,反对半途而废,并分析了志向、能力、物质条件及相互关系。学生从中领略到人生的一些哲理,只有空想或不符实际的幻想是不成的,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先掌握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我们学校,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学习成绩好的与差的相距很大,如何鼓励差生上进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一文曾引用“滥竽充数”这一典故,这时我把典故加以发挥以鼓励学生,南郭先生虽然灰溜溜地走了,但他从中得到 教训,混是混不到底的,充已不是办法,只有扎扎实实地学好吹竽技术,才能立足于宫廷。于是他发奋努力,求名师,学吹竽,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为一名真正的吹竽能手,成为宫廷二百多名吹竽手中的佼佼者,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领会到“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笔者觉得讲个故事,比用长篇大论去教育学生更能表达重要的意思,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一般来说,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学生不太可能每分钟都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课,所以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花三五分钟时间,穿插一些有趣的、又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是大有裨益的。
(三)
现在的学生对于空洞的说教,已不感兴趣,即使穿插故事也一定要有针对性,就拿爱国主义这一点来讲,我们从小就受到教育,而且教师也常常举许多爱国者的事例来教育我学生,但是这并不能使学生懂得应该真正热爱自己的祖国。从学生的周记以及一些作文中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同学对于爱国主义这一点理解并不深刻,对于社会上的出国留学和定居有一种偏见,以为出国就不爱国,就是去享福。于是,我找了一篇短文《富翁与妓女》:一九零八年的一天,在南洋爪哇岛,一位财产超过千万的华侨富翁,在宵禁时间要回家,为避免荷兰巡捕的查罚就拿出一块钱叫一个日本妓女送他回家,荷兰巡捕不敢查日本人,富翁被安全地送回家里。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这短文写一篇读后感,于是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家的意见集中在一点上,那就是为什么一个华侨富翁竟不如一个日本的妓女。笔者提醒学生注意当时的时代。这时有的学生联想起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得到了世界各地华侨的支持及大量捐款又联系到现在,各地华侨纷纷捐款,支持国家建设。通过讨论大家明白了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国人就要被欺侮的道理。金朝霞同学写的《国兴我荣国衰我耻》一文,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通过写作,同学们一致认为要象爱自己的母亲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因此笔者觉得写作的过程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联系学生的实际运用针对性强的故事,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教育是非常有效的。
总之,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搞活课堂是行之有效的。当然我们还必须不断地吸收现代社会 的新信息,把新思想民、新观念渗入我们的课堂,丰富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