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民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民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日期: 2012/11/24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冉伯松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民教师应保持终身学习的优良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完善自己,为祖国培养多元化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终身学习 素质教育 实践能力 心理品质
   Discuss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of the people under the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Signature: RanBoSo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material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2011 grade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2 class 112202020024)
   Abstract: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of the people under the teacher should maintain lifelong learning of good style,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pioneering and innovativ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mselves, for motherland culture diversified useful talents.
   Keywords: lifelong learning quality education practice ability psychological quality
   引言:知识经济时代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认识工具,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时代潮流。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时代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中小学素质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必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起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社会实践,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以下能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
   1.终身学习的能力
   21世纪是学习化的社会,学会学习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含量不断加大的高新技术产品不断诞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次性的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导致学习的终身化,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三种基本功能:一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听记能力和搜集资料能力;二是巩固知识的能力,包括意识记忆能力,有选择的储存知识的能力和准确地再现知识的能力;三是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乡村老教师,大都是在原有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普遍存在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对承担人类文明传播使命的人民教师来说,只有不断的继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自己不仅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善于判断、选择、组织整理各种信息,才能胜任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2.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在素质教育中,人民教师要全面胜任教书育人工作,还必须有如下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人民教师的工作作为一种劳动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来完成任务的,所以,对语言的理解是否正确,表达是否规范、清晰、精炼、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是否有逻辑性,直接关系到人民教师教育的效果、教育研究能力和对先进教育设备的使用能力。
   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力。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是计算机管理。要很好的利用多媒体在网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就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才能在信息网络上及时跟踪捕捉现代教育发展的相关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提高教育效果。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民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如果没有牢固的理论根基和渊博的知识是难以胜任教书育人工作的。但是,如果只有书本知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方面的训练,同样也很难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因此,人民教师应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努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首先,人民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往、沟通,要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和关爱的学习氛围;其次,人民教师还要与同事和学生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从而为强化教学效果中的实践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3.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素质是人的重要基本素质,人民教师作为教育服务者,其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成效。那么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当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敏锐的观察力、迅速准确地判断力。人民教师应具备学生洞察学生个性特征的能力,善于了解他们的兴趣、志向、需要、动机、情绪和思想观点等,以便更好更快改进教学技巧。
   善于做出情绪反映的能力。人民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也都有人之常情,也有喜怒哀乐,通过直截了当、合乎情理的情绪表达,可以使师生彼此了解,真心相处。但是,工作性质又要求人民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情绪基调必须是亲切、热情、轻松愉快、稳定有自制力,不喜怒无常、忽冷忽热,使学生莫名其妙;必须把不健康的情绪消除在教学工作之外。这样才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来接受教育,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修身完善。
   公正的态度。教师不能为讨个别学生的喜欢而有失公正,应当一视同仁地对待全体学生。教师如果偏爱学生,一方面会促使受偏爱的学生的某些不良品质在暗中滋长,另一方面,有可能促使得不到偏爱的学生的某些好品质得不到强化而无形中渐渐消失。
   宽宏的胸襟。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对于来自无论是同事,还是学生的不同意见,一定要有正常的心态,宽宏的度量。在处理日常的人际关系时,要努力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广泛团结同志,包括在学术观点上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人以及在工作中对自己有意见的人;要乐于举贤任能,肯于帮助别人。
   总之,人民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用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全方位多层次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