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季如何科学饲养种用母猪
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夏季的显著气象特点是高温、高湿。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动物的蒸发散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猪这种动物,先天性的汗腺不发达。因此,在炎热的夏季,特殊的气候环境与猪的生物学特性二者相互作用,极易导致猪的热应激。
热应激对种猪的危害是巨大的,轻度的热应激可使猪体的生理指标出现异常,同时使猪的食欲下降,从而导致生产性能的下降。重度的热应激可导致猪的死亡。那么,在炎热的夏季,养猪者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避免这些损失呢?
1、 采取综合措施,保证猪的环境温度在适宜的范围
研究发现,母猪包括空怀母猪和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5~20℃。哺乳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8~23℃。当超过适宜温度的上限时,就会提高猪的基础代谢率,从而使饲料的利用率下降。另外,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猪的采食量会逐步降低。这两方面的因素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猪的营养摄入量不足,其后果自然是空怀母猪的受胎率不理想,初生仔猪的体重不达标。这些无疑给养猪者到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采取综合措施,保证猪的环境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具体的降低猪的环境温度的综合措施有哪些呢?
1.1、 猪舍周围进行阶梯式植树
通过在猪舍周围进行阶梯式是植树,不仅美化了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使猪场的环境温度明显降低,同时,改善了猪场的小气候,使猪场的空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净化。
1.2、 加大猪舍的通风量
在炎热的夏季,加大猪舍的通风量,不仅能够有效地排出猪舍内的有害气体,如NH3、CH4、H2S、CO、CO2及其它的挥发性有害气体,而且能够明显降低猪舍的相对湿度,使猪舍的空气保持在清爽、干燥的状态。在此建议养猪者不可轻视这一点,因为这样的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猪的蒸发散热量,在降低猪的热应激的危害方面有重要意义。
1.3、 安装遮阳网
试验证明,在猪舍及运动场上安装遮阳网,对于降温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1.4、 使用特殊防暑降温设备
在现代化养猪过程中,夏天为了避免猪的热应激,建议安装使用特殊的防暑降温设备。这些设备主要包括:淋浴装置、湿帘通风、大型空调。可以说。这些设备属于一次投资,长期受益。
通过上面对热应激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养猪场使用特殊的防暑降温设备,对于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是有极大的益处的。
1.5、 降低猪舍的饲养密度
在养猪空间允许的前提下,在炎热的夏季,适当降低猪的饲养密度,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猪舍的温度。密度小,空气流通明显得到改善,同时可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当然,在降低猪的饲养密度时,必须结合种用母猪的生物学特性、行为特征及不同生理阶段进行。既要考虑环境温度,又要考虑猪的采食量,同时必须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学特征。
2、 满足不同阶段种用母猪的营养需要
2.1、调整全价饲料的蛋白能量比
研究发现,猪同样具有“为能而食”的特点。在炎热的夏季,由于环境温度的提高,必然会影响猪的食欲。此时,如果不及时进行全价饲料配方的调整,就会导致猪的营养摄入量不足,从而会产生一系列的养殖问题。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必须针对所饲养的种用母猪的不同生理阶段,对全价饲料进行调整。其核心技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其他必须营养元素和消化能的比值。在此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必须保证蛋白质的数量与质量,同时,保证必须氨基酸、维生素、常量矿物元素、微量矿物元素的实际供给量。
2.2、区别对待,科学饲养
种用母猪包括后备种用母猪、空怀种用母猪、妊娠种用母猪、哺乳种用母猪。对于不同生理阶段的种用母猪,必须区别对待,比如,对于后备种用母猪和空怀种用母猪,必须采取限制饲喂的模式,对于妊娠母猪必须采取分段饲喂的模式,对于哺乳母猪则必须采取自由采食的饲喂模式,所以这一切,目的只有一个,即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潜能。
在这里,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饲喂妊娠母猪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母猪的数字生产力的大小。母猪的数字生产力是衡量母猪繁殖力的重要指标。母猪的数字生产力的本质可用下式表达:
母猪的数字生产力=窝平均育成仔猪数×母猪年产胎次。
在这里我们看到,窝平均育成仔猪数的大小是提高母猪的数字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而窝平均育成仔猪数直接受仔猪初生重大小的影响。可见。努力提高仔猪的初生重是一个关键的技术措施。我们对妊娠母猪采取必要的、科学的饲养模式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的初生重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繁殖指标。所以,建议养猪者在饲养妊娠母猪时,采取“三个饲料配方”、“三个饲喂模式”的饲养策略。同时结合炎热的气候条件。就可做到既保证了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又可使母猪在炎热的夏季实现多产仔、产好仔的双赢目的。
2.3、采取措施。提高母猪的情期受胎率
实践证明,在炎热的夏季,母猪的空怀率偏高,及母猪的受孕率偏低。究其原因,是因为环境温度的过高对生殖细胞的活力产生力不利的影响。同时,在夏季,母猪的发情症状往往不明显,这亦为夏季母猪的受孕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繁殖力,需要我们掌握准确的母猪发情鉴定技术,且做到适时配种。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必须消除影响空怀母猪发情的因素,那么,哪些因素影响空怀母猪发情呢?
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营养不良、管理错误、内分泌失调、繁殖障碍疾病均可影响空怀母猪的发情。因此建议养猪者在上述四方面加强注意。具体而言,如何做才是加强注意了呢?在此,仅举一例,比如,在炎热的夏季,为了避免注意母猪的营养不良,母猪在配种前通过加强营养而促进发情、增加排卵数,在这里,加强营养特指三方面:
2.2.1、提高日粮能量水平
2.2.2、增加饲料喂量
2.2.3、完善饲料营养
其中,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的两种技术措施:
A:将日粮能量浓度调整为:2×维持能量需要量
B:在母猪日粮中添加5~10%的油脂
增加饲料喂量的技术措施:
即指增加饲料喂量的50%,即:正常饲喂量×1.5
养完善饲料营的技术措施:
A:Ca、P比例平衡
B:必须满足VA、VD、VE、VB2、生物素、胆碱、叶酸及微量元素
C:清除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在炎热的夏季,环境中的各种霉菌极易在饲料中产生霉菌毒素,这些霉菌毒素会严重影响母猪的发情。而且,这种危害是不可逆转的。
3、强化养猪场的生物安全
大量事实证明,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的好坏对于养殖成本有直接的影响。生物安全措施好的猪场,可明显地降低药物费用,从而降低了养猪成本。
所谓生物安全,即指猪生存的内外环境无特定的病原微生物。为此,我们经常采取五方面的技术措施:
3.1、 为了避免猪的体内无特定的病原微生物,需要我们对猪的体内进行净化。我们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注射给药法、皮肤吸收给药法、消化系统投药法、呼吸系统投药法、疫苗(菌苗)法。
3.2、 为了避免猪的体外的环境中无特定的病原微生物,需要我们对猪的体外的生存环境进行净化。我们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消毒法、物理消毒法、生物消毒法、带猪消毒法。
3.3、 控制传染源
试验证明,控制猪的传染病的传染源,在炎热的夏季意义更加重大。如果一个猪场不重视控制传染源,而单纯的强化环境的消毒,那么,不仅会增大养猪成本,而且会提高养猪的传染病风险。因此,我们不论从降低养猪成本的角度,亦或从降低养猪的传染病的潜在威胁的角度看,均必须重视控制传染源。
当然,控制养猪场的传染源,必须从猪场的选址、猪舍的布局、猪舍的建筑、猪场及猪舍出入口的消毒措施等诸多因素加以强化。在此尤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对于病死猪必须进行化制,以免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各猪场宜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
3.4、 严禁混养
这里的严禁混养。主要指养猪场严禁饲养其他的家畜或家禽。同时,同一栋猪舍要饲养年龄一致的猪,以保证猪群的生理状态的相对一致性。因为其他的家畜或家禽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但依然有可能是病原微生物的携带者。从生物安全的角度看,养猪场必须严禁饲养其他的动物。
3.5、 科学免疫
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很多,如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隐性猪瘟、猪细小病毒病、猪弓形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圆环病毒病、钩端螺旋体病。对于这些传染病的预防,目前主要依靠免疫的方法。因此,必须制订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掌握正确的免疫方法,实行科学免疫。这是保证初生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我们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自然就降低了养猪的成本。
4、展望未来
通过分析数年来养猪的市场规律,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4.1、 坚持饲养特色猪,可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2、 提高对养猪市场的预测能力,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利武器。
4.3、 无论市场行情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养猪成本是永恒的话题。
4.4、 实施精细养猪模式,要成为养猪者不变的追求。
4.5、 拓展销售渠道,是养猪场腾飞的翅膀
4.6、 生态养猪、绿色养猪,为社会提供安全猪肉是养猪者真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