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食品冷冻链物流现状及发展策略

食品冷冻链物流现状及发展策略

日期: 2020/4/15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食品冷藏冷冻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冷冻链技术、整体设备拥有量和系统管理水平等均有一定的差距。将国内外食品冷冻链发展概况进行对比,分析我国食品冷冻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我国食品冷冻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食品冷冻链;现状;物流;发展策略
  
   目录
   摘 要 1
   一、食品冷冻链 2
   (一)食品冷冻链的概念 2
   (二)食品冷冻链的组成 2
   二、国内外食品冷冻链物流现状的对比 2
   (一)我国食品冷冻链物流的现状 2
   (二)国外食品冷冻链物流的现状 3
   三.我国食品冷冻链物流的发展策略 3
   (一) 3
   (二) 4
   (三) 4
   (四) 4
   参考文献 5
  
   一、 食品冷冻链
   (一) 食品冷冻链的概念
   食品冷冻链是建立在食品冷冻工艺学的基础上,以制冷技术为手段,使易腐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所有环节,即从原料(采摘、捕、收购等环节)、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流通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合适的低温条件,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损耗。这种建立在食品冷冻工艺学上的连续低温环节称为食品冷冻链(Cold Chain)。
   (二)食品冷冻链的组成
   食品冷冻链主要由各种装备、设施和保鲜链构成。
   二、国内外食品冷冻链物流现状的对比
   (一)我国食品冷冻链物流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冷冻冷藏食品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迅速拉动了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冷藏冷冻食品每年增产约10%,随着产销量的快速增长,未来中国冷藏物流将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而对于目前中国冷藏物流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未形成完整独立的食品冷冻链体系。冷链物流要求产品从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需要的环境中,才能把损耗降至最低。而目前我国目前年调运易腐货物大约为4000万吨,其中铁路运输率为10%,公路运输率为80%,水路运输率为0.1%,其余均采用普通棚、敞车运送,缺少冷藏流通设备。致使运输效率低,运输的食品损耗高。每年大约有20% ~25%的果品和30%的蔬菜在中转运输和存放中腐烂损坏,易腐食品的损耗每年高达几百亿元,整个物流费用占到食品成本的70% 。
   2. 冷链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冷链设施设备不足,设施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提供低温保障。我国现有的冷冻冷藏库大都过于老旧,远远落后于现代食品产业对冷链物流的需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低温物流中心。
   3. 未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我国至今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有效的食品冷藏链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如我国冷冻食品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和营养标准,使厂家无法可依,消费者无章可循。尚未形成完整的冷冻冷藏链,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无法得到控制和整合。
   (二) 国外食品冷冻链物流的现状
   国外尤其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冷链物流,在强大的科学技术力量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迈入成熟阶段,这与其完善的评价体系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是分不开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具有一整套评价体系编制依据。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对易腐食品在运输和配送等环节进行温度立法,规定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这给食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的编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对指标体系分配权重提供了依据。
   2. 已经建立较完善的食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易腐食品物流过程的冷藏率在其食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的引导下已达100%,并已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其食品冷链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严格对照评价体系进行管理和运作,在运输过程中全部使用冷藏车或者冷藏箱,配备EDI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铁路、公路、水路等多式联运,建立了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易腐食品冷链物流,使易腐物品的冷冻冷藏运输率及运输质量完好率都得到极大的提高。
   3. 国外正在进一步完善其食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不同国家针对各自面临的问题,建立了各自的评价指标,它们存在着共性,目前正在共同关注以下问题:1、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追求绿色物流;2、大城市地区交通拥挤问题;3、交通安全问题等。
   三、我国食品冷冻链物流的发展策略
   要建立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首先要规范食品冷链物流市场。用道德和法律的手段保证冷链物流市场在良性中竞争发展。
   (一)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冷链物流信息化 当前,我国冷冻食品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缺乏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我国冷冻食品物流体系的最大障碍。各地政府应加强冷链物流行业规划,鼓励冷冻食品生产企业、冷链物流企业和零售商加快各类冷库、低温配送中心、冷藏运输车辆、温控设施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冷链物流的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冷链上下游协调发展。 当前国内相当多的冷冻食品生产企业为控制物流成本,竞相压价,在采用成本相对高昂的冷链运输方式上并不积极,导致冷冻食品物流市场出现了很多伪冷冻物流企业,而正规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为了保住市场,也必须采用各种手段以维持生存。使冷链物流市场的诚信受到极大的打击。要实现冷冻食品全程冷链,对冷链物流的信用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这既需要政府加大对冷冻食品物流标准的执法力度,规范冷链物流行业市场,也需要冷链上下游企业建立诚信联盟,及时进行企业诚信缺失披露,促使上下游企业用诚信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上下游各方协调发展。让冷冻食品生产企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和零售商既能满足消费者对冷冻食品安全的需要,也能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共同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冷冻食品物流市场健康发展。
   (三)加强冷链物流相关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食品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冷链上下游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和通力合作。首先,政府应引导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开设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积极参与社会冷链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冷链行业协会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
   (四)推动冷冻食品安全教育和冷冻食品物流标准的执行力度,完善冷链物流体系。需要食品检疫检验部门和各大媒体、高等院校加大宣传力度,引起消费者对冷冻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和监督力量,促使冷链上下游企业规范自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顾茜姣,苗艳芳.食品冷链的发展方向[J].制冷技术,2007,(1):23-24.
   【2】 叶海燕,我国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J].,2007,29(3):39-40.
   【3】 刘国丰;欧阳仲志;冷藏运输市场现状及发展[J];制冷;2007年02期
   【4】 汪子琳,冷链物流面临四大问题, 中国物流与采购[J].2005第7期。
   【5】 吴清,我国冷链物流标准蹒跚起步 ,中外物流[J].2008第02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