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时评写作特点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时评写作特点

日期: 2017/4/6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博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媒体已经从“贩卖新闻”走向“贩卖观点”,新闻评论的地位和作用更显重要,因此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时评的写作特色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总结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时评写作特点。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时评 评论员
  
   一、新媒体对新闻时事评论的影响
   传统的新闻时事谈论,简称时评,一般指传播者凭借大众传播工具和载体,对刚刚发作的新闻现实、景象、疑问,在第一时间宣布自个志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维的论说方式。新媒体的强势来袭对新闻时评产生了主要影响,新闻时评的表现方式更趋直观性,与用户的互动愈加频频,共享更及时,谈论集体表现出极强的胡歌责任心与使命感,表现了公民胡歌的特征。
   (一)评论平台
   在传统媒体为干流的年代,新闻谈论首要大多会集出现在几家权威性和公信力较强的大媒体上,再详细,它会出现在规则的时刻、节目或版面上,使得时评具有“小聚居”的特色。而在新媒体年代,跟着前言“去基地化的沟通”特色日趋明显,传受人物含糊,新闻谈论的门槛降低,谈论渠道多样化,除了专业媒体,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渠道“发声”活泼,愈加惹人重视。
   (二)评论方式
   传统媒体的新闻时评重视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引出观点、逻辑推理、罗列论据终究提出战略。它是一种极强的理性表达,通常能引导阅者考虑,很简单构成官方言论场,有用引导言论。如《人民日报》的社论、新华时评、光亮时评等均是“专业谈论”的典型代表。而新媒体谈论,以微博为代表,标题夺目、观点独到、比方形象、证明清晰、言语麻辣变成微谈论的标准模板,尽管有的微谈论很精彩,但仔细剖析,发现它并非用简略的证明把疑问剖析明白,而是通过形象生动的修辞和有感染力的言语,供给了簇新的剖析视角。
   (三)评论员
   传统媒体年代,谈论员都是语权很强壮的人,根本为胡歌的“高手分子”,或是资深媒体人,或是专家、专家,总归有必要“博大精深、才智过人”0 200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归纳频率“我国之声”进行了大规模节目改版,特聘18位专家、专家和媒体同仁,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批特约谈论员(观察员),足见新闻谈论员的“专家”特质。谈论员不只有“高深典雅”,更有众多的“通俗易懂”,随时随地在微博或别的的新媒体渠道宣布自个对事物的观点,因此,谈论员更具草根性。
   (四)评论内容
   新媒体年代,时评的内容受微博等社交媒体自身信息传达个人化、碎片化、文娱化等特色,使得新闻与言辞、新闻与文娱的边界日趋含糊,在谈论内容上,减少对公共范畴的重视而转向胡歌、日子、文娱乃至私家范畴的论题,呈现出论题琐碎、细微、陈腐、缺乏胡歌价值等文娱化的趋势和特色。
   (五)评论语言
   新闻谈论的言语一直以严谨、有力、简洁的理性表达为标志,一批闻名的时评人,如前期的梁启超、张季莺,今世的郡烈山、方舟子尽管言语风格各有不同,但都是诉诸理性表达。而当下许多的新媒体谈论却充满了个性化的情绪表达,如吼怒体、私奔体、丹丹体的一夜爆红,都说明晰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谈论对言论极点化的崇尚,对理性表达和逻辑的淡化。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时评写作特点
   (一)新媒体年代,受众对分析评点和建设性定见等观念信息需要激烈,更加凸显传统媒体谈论报导在言论引导和影响力竞赛中的地位。
   中国当时正处于开展的黄金期和对立凸显期,需求讨论的问题、处理的对立、思考的新事物明显增多,这为谈论报导供给了许多选题。一起,胡歌价值观多元、利益诉求多元,受众对传播意见信息的新闻谈论需求愈加强烈。从前言环境看,新媒体充满着各种声响,杂音噪音稠浊其间,迫切需求传统媒体以威望、主流的声响引导多样舆论。此外,媒体竞赛正在从传统的时效之争、独家之争向观念之争、价值竞赛深化转型,新闻谈论在全部媒体新闻竞赛力规划中占有愈加重要的位置。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谈论议题内容、观念标准不断呈现出新特点,进一步推进谈论报导勃发生机和生机。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谈论,时效大大增强,在主题、形状、议题、观念表达等方面都得到空前拓宽和丰厚,数量和影响日积月累。首先,谈论范畴越发广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设议程,网络谈论自在向传统媒体延伸,只需公众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议题,大大丰厚了新闻谈论的议题挑选规模。其次,新闻谈论体现形状进一步拓宽,言辞款式更趋丰厚。时效性强的“时评”已成为干流款式,而跟着前言交融,网站、自己专栏、网络论坛、微博客、新闻跟帖、手机短信等多种言辞款式大量出现。再次,公民表达愈加自在,谈论门槛大大下降,谈论主体愈加多元,观念磕碰日趋激烈,谈论言语愈加鲜活。这些要素都推进着谈论报导进一步焕发生机和生机。
   (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新闻谈论时效、深度、文风等多方面带来冲击,倒逼传统媒体谈论作出深刻革新。
   新媒体时代,热门事情通常敏捷变成言论焦点,新闻谈论也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响。《人民日报》谈论部主任卢新宁认为,新媒体对传统干流媒体新闻谈论带来了两大影响:一是“推”,二是“挤”。“推”是因为热门生成速度快,要求谈论及时跟上,反响慢了就会变成自娱自乐,而反响过快又简单踏空。
   三、结束语
   跟着移动互联技能高速开展,新媒体不断更迭,新闻时评的开展还会遭到更大冲击和应战,但其位置和功用毋庸置疑,因而新闻时评的写作会更显重要,无论是长篇大论的传统新闻谈论仍是微言大义的微谈论均要注意选题来历、标题制造、谈论逻辑、谈论方法及语言个性,要习惯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和用户的需要,时评写作才会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心宇. 微评论:新闻评论的新形式——兼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发展态势[J]. 青年记者, 2014(8):44-45.
   [2]岳琳. 新媒体环境下的时事新闻评论写作特色[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4(3):74-7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