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探讨

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探讨

日期: 2015/12/11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大丰市大中镇林蚕站 孟令春

摘要:无核化葡萄栽培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体现。用无核剂处理掉葡萄内核,然后采取先进的无核葡萄栽培技术,使得葡萄在生长过程中葡萄籽得到自然地软化或者一次性处理掉葡萄本身孕育葡萄籽的能力,是对葡萄进行无核化栽培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葡萄对病毒的抗击能力,让葡萄的成熟期提前,也能增加葡萄的基本产量。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无核化葡萄栽培的技术进行探讨,从而加深人们对这个技术的理解。
   关键词: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
  
   赤霉素的应用对葡萄无核化技术发展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赤霉素对葡萄进行无核处理的技术最先是1953年左右日本科学家发现的,并且让当地玫瑰露葡萄的生产效益获得了极大地提高。从1955年开始,人们开始极度重视赤霉素在林果相关产业上的基本应用, 1957年以后,国际上在葡萄产业中应用赤霉素的现象开始出现,最先是美国为了增大葡萄颗粒而进行了应用,1988年以后,在我国新疆,首先将这一技术应用在了对白葡萄进行无核化的处理上面,这一应用,不仅使白葡萄的产量增加,还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一、将葡萄进行无核化处理的意义
   无核化葡萄栽培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体现,用无核剂处理掉葡萄内核,然后采取先进的无核葡萄栽培技术,使得葡萄在生长过程中葡萄籽得到自然地软化或者一次性处理掉葡萄本身孕育葡萄籽的能力,是对葡萄进行无核化栽培的基本方式。葡萄颗粒一般都比较小,但是每一颗葡萄里面都有一粒大籽,这样葡萄食用不方便导致人们嫌弃而减缓人们购买葡萄的欲望,使得葡萄生产者得不到生产葡萄的价值,最后导致葡萄生产者和葡萄的产量的减少,达不到葡萄经济效益的提高。然而,对葡萄进行无核化处理栽培之后,葡萄抗击病毒的能力获得提高,增加了葡萄的产量,提高了葡萄的质量,葡萄食用过程也会更加简便,没有大粒葡萄籽的情况下会显得葡萄肉多而饱满,让葡萄的食用价值得到很好地提高。葡萄需求量增加之时,生产葡萄的人也会增加,最后使得葡萄的经济效益获得有效提高,这是日本玫瑰露葡萄发展这一技术得到的基本成果,1953年左右日本的科学家最先发现了利用赤霉素对葡萄进行无核处理的技术,并且让他们玫瑰露葡萄的生产效益获得了极大地提高。
   二、栽培技术与无核化
   对葡萄进行无核化处理之时,对葡萄树也有具体要求,要求葡萄树要具有较强的树势,而且葡萄树的树枝必须要生长较为整齐,不能纵横交错,花的顺序和大小也不能没有规律,只有葡萄树生长的较为整齐才能进行简单的技术操作,不然,会花费大量时间在技术处理上。如果很多葡萄树的长势都达不到具体要求的时候,可以对葡萄树进行统一的整形,将树枝整理的较为有序,将葡萄花的顺序、大小都理顺,这样才可以对葡萄树采用无核化处理技术。如果葡萄树没有达到要求,就要在葡萄无核技术使用之前进行花卉和树枝整形的技术,这三者结合完美之后才能进行对葡萄树的整形技术。1988年以后,在我国新疆,将这一技术应用在了对白葡萄进行无核化的处理上面,这一应用,不仅使得白葡萄的产量获得了增加,还获得了很好地经济效益。长梢、短梢修剪树形是两种葡萄树形的具体分类。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分类?主要是从葡萄树的外形整体处理情况来分类的,相比较来说,短梢修剪树形是比较整齐的龙干式树形,具有很强的生长气势,很容易对其进行无核化操作,反之,长梢修剪树形就是操作起来比较复杂的类型。日本是最早生产无核化葡萄的国家,主产地在冈山,他们的树形多为短梢修剪形葡萄树,最典型的就是H型的树,这种树在无核化处理的操作上较为容易,日本的无核化处理技术也处于先进行列。我国现在大部分是长梢修剪形树枝,在我国南方,目前主要把树体整形比较完善。作为对葡萄进行无核化处理的关键性技术,花卉整形和对葡萄颗粒进行梳理技术的应用也越渐成熟起来。
   由此可见,将葡萄进行大面积或者区域性的无核化处理,还需要各种技术的综合和处理技术的完善,把花卉美化技术、树木修剪技术等对植物的整形技术有效应用在葡萄树的梳理上,是葡萄无核化处理技术的关键步骤。把这些技术的结合程序完善好,把整形技术提高,把葡萄树的树种优化处理,这样,葡萄无核化处理技术的进步就不是一个空想了。
   三、对无核化技术应用的展望
   在我国,辽宁省沈阳市首先研究成功了葡萄无核化栽培处理技术。在沈阳当地的推广面积和经济效益分别达到了10万多亩和7亿人民币左右。这些数字引起了相关方面专家的注意,专家鉴定后得知,葡萄无核培养技术在葡萄无核化栽培相关领域可以位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将葡萄进行大面积或者区域性的无核化处理,还需要各种技术的综合和处理技术的完善,把花卉美化技术、树木修剪技术等对植物的整形技术有效地应用在葡萄树的梳理上,是葡萄无核化处理技术的关键步骤。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在巨峰系等品种上使用,可达到以下技术指标:正确使用无核剂,无核剂一号的无核率可达100%,即一百粒葡萄可以达到一百粒都没有果核。二号剂可达95%左右;在与常规栽培同等产量的前提下。无核化栽培比常规栽培的果实成熟期提前25天以上,无核果实营养充足,酸度低,糖度增加1-2度,口感明显好于常规栽培果实;无核化栽培的果穗一般比常规栽培的增大2-5倍,平均穗重1.5-2公斤,平均单粒重10克左右,亩产3000kg左右;无核栽培的植株,其抗病性明显强于常规栽培的植株。
   在各地报道上可能会出现一次关于葡萄无核化处理内容,但是,这种栽培技术在我国适用范围较小,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大江南北。日本在很多葡萄品种的生产上都应用了无核培养技术,占日本葡萄生产上很重的比例,获得了极大地经济效益。日本无核葡萄培养的技术已经趋于稳定,而我国还没有大面积进行栽培,不仅是技术不完善的原因,还有我们对其重视度不够高的原因,日本在相关方面成熟的技术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什么样的葡萄品种才适合无核化技术的普及?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日本对相关葡萄种类的分类来进行选择,采取这个捷径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我国无核化葡萄生产差距,是一个非常可取的措施。在日本,达到无核化技术标准的葡萄品种的种类是比较少的,但是,他们一发现这种品种的葡萄就进行无核化处理,就在这种品种的葡萄上进行普及和发展。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什么样品种的葡萄可以普及这种无核化技术,相关专家对这种技术也没有得到肯定的认可,所以对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相关研究机构重视起来,加大研究力度。我国民众都喜欢跟随大众的脚步,一个人实施效果好了其他人也会跟着实施,但是一个人要开展这项工作必须是有理有据的,专家对这个工作没有肯定认可的时候,很少有人有积极性去参与这项工作。  
   结语
   我国对葡萄进行无核栽培的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虽然会有零星的栽培区域,但是应用范围比较小。日本在很多葡萄品种的生产上都应用了无核培养技术,占日本葡萄生产上很重的比例,获得了极大地经济效益。我国要把这项技术进行普及,最好借鉴日本的普及过程和技术措施,这样可以为我国葡萄快速的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保证。
   参考文献:
   [1] 黄永伟.’巨玫瑰’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DB]. https://www.kj009.net.
   [2] 张雪梅,于福成.葡萄无核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8).
   [3] 杨治元.无核精品巨玫瑰葡萄数字化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11,40(3).
   [4] 邓伟,肖卷忠,郑吉祥等.温克葡萄在桂北地区无核化栽培技术[J].南方园艺,2013,24(5).
   [5] 郝永祥.醉金香葡萄早熟栽培技术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