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复习课的教学探讨
摘要:我们对《机械制图》教学有很多方法,但对复习课的教学却很少进行研究和探讨,是教学的一个“盲点”。但复习课却非常重要,是把所学的知识融合到零件图和装配图过程,因此复习课的教学要更加重视。
关键词:机械制图 复习 疏理
机械制图的教材在各章节的安排上,一般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零到整,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如果我们的复习课也是按照各章节来复习,学生对本课程失去学习的激情。如何上好复习课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一、 对课程内容的进行疏理
1.有关制图国家标准知识的疏理
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它成为了表达设计者的意图和交流技术的工具,制图的国家标准贯穿于教材的全部章节,因此在复习课时要对所学的国家标准进行系统的疏理。比如制图的一般知识、图样的表达方式、技术要求等等都有国家标准,通过复习和疏理,让这些零碎的、点点滴滴的国标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培养成完整的读图和识图的能力。同时由于为了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课堂上的教学应该是最新的知识技术,由于教材有一定的时间差,国家标准更新快,最新的国标可能还没有被编写在内,比如:国标中“表面结构要求”、“几何公差”、“极限与配合”等内容变化较大,特别是“表面结构要求”已经替换了旧版的“表面粗糙度”内容等等。因此在复习课时应进行及时补充,以方便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新国家标准,汲取新的专业技术知识。课堂教学贯彻顺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
2.知识结构体系的疏理
《机械制图》的教学是通过投影理论展开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看图、绘图能力,新课讲授时,由于学生空间概念没建立起来,学习时往往比较困难,对知识的理解是零散的,而在复习课时我们就要把“点线面”与“几何体”串联起来、把“机件表达方法”与“零件图”联系起来、把“常用件和标准件”与“装配图”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在对比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加熟练的学会知识的迁移的方法,使所学的知识融汇一起,做到融会贯通。
3.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疏理
课程内容可以分成图样的基本知识、三视图、机件和标准件表达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等模块,每一个部分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生和老师根据各部分的特点,在复习时对它们进行疏理。比如:三视图投影时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律;组合体视图中如何运用点线面的特性来解释视图中每个封闭线框和每条线的可能含义;读零件图时先看标题栏、再分析视图的表达、看尺寸和技术要求、最后综合归纳,了解整体方法进行归纳。使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联,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 对复习方法的优化处理
1.以学生为主的方法
讲授新课时,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在复习课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和教材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回忆和归纳所学的知识,让他们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学,更不要喧宾夺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2.以练为主的方法
复习课的时间有限,不能再面面俱到,因此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系统性的例题对学生来说,将受益匪浅。通过练习,检查学生分析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设计一些对比练习题,加强学生辨别结构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提高解题能力。
3.应用多媒体的方法
现在有许多软件具有较强的二维和三维造型功能,如:Solidworks、UG、Invertor等软件,不仅能进行三维造型,而且能生成工程图,还能进行装配和运动仿真。在复习课上,不仅可以对组合体或零件的结构表达的更清楚、更直观,而且可以对组合体进行随时修改,提供的信息量和题量将大大提高,弥补实物模型的不足,并且可以对复杂零件可以进行剖切,使学生一目了然,巩固了知识;对装配体,应用这些软件可以对机构进行装配,可以用动画模拟出装配体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另外通过对装配体的进行物理模拟运动,可以很直观生动地看出它们的装配关系和运动关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小结
子曰:温故而知新。对教师来说,内容多、课时紧;对学生来说,复习的内容全学过了,没有了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复习课的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值得探讨,总之,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