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教学模式的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实践
摘 要:基于项目教学模式的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本文从项目化教学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动因分析开始,探讨了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途径、构建了“六位一突出”的课程体系、分析了数控项目课程体系构建关键等内容,文章结合学院项目化课程开发实践,列举了项目开发的几本校本教材,也提出了我校课程体系框架。
关键字:项目教学;数控;课程体系开发
一、项目化教学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动因分析
数控教学主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熟悉企业本岗位的工作流程,能按照作业规范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完成回转体、箱体类零件的编程、加工与质量检测,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护等工作任务,而传统课程体系割裂了知识与技能相互的联系。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改变了以往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科色彩浓厚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采用适合学生特点、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较好地体现了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纽带作用。数控项目化教学工作过程基于企业生产中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以产生一种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实现了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数控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途径
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某一个典型产品为项目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任务接受与洽谈,制定计划、项目实施、质量检测、相互评价、成果展示,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过程,更是一个企业产品生产体验过程,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与生产相结合特色。基于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构建路径:行业情况分析——岗位工作分析(包括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分析履行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等分析)——实践专家访谈会(前面为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做基础准备)——课程设计开发(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确定等)——编写专业教学计划——编写学习材料——投入实施,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经过反复实践和专家论证最终确定现在数控专业课程体系。
三、数控项目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一)构建“六位一突出”的课程体系
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质量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理念,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按照由“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步骤,将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理,根据职业成长和认识递进规律进行重构,形成了行动体系的学习领域课程。最终归纳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项目化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定岗实习课程的专业学习领域,最终形成本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该课程体系特点:“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 。
1、强化数控车核心能力建设同时兼顾与数控维修、数控铣床加工能力结合;
2、强化实训项目与企业产品相融合,开设《轴类零件车削》、《盘套类零件车削》、《螺纹车削》、《特形面车削》、《平面零件铣削》、《曲面铣削》、《数控加工综合实训》等以企业产品为核心项目课程;
3、强化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以复杂生产作为教学项目,将教学实训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生产轮岗实训与技能鉴定学习相结合,体验企业文化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4、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掌握数控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让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岗位。
(二)项目教学程序化设计
1、项目方案分小组实施。教师布置项目工作任务,对教学班级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有自己独立的任务。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教师解惑完成项目各自独立任务,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创新、分析、自学的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2、实施项目计划。学生根据自己在各个小组里的分工,开始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加工准备、产品加工、产品检测等。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能切身体验到从刀具、毛坯的领用——制订工艺——加工实施——产品检验,最后形成产品的喜悦。在这个环节中真实的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的项目化教学法,充分体现了知识和实践操作联系在一起。
3、项目展示与分级评价。这个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升华。学生、小组、教师业等组成多元化主体学生完成作品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各小组进行成果汇报和展示。教学分级评价主要收集教学系统各个方面的信息,并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其效果进行客观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断,本分级评价从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分为四个层次:一级评价即为学生的反馈,主要确定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二级评价即为学习效果,主要确定学生是否在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方面得到提高;三级评价即为行为变化,主要确定学生是否通过学习发生的行为改变的程度;四级评价即为产生的效果,主要确定学生是否通过学习而带来的组织绩效的改变。通过以上评价来确认项目在实施过程成败。
(三)数控项目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
项目教学法师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成功与否,取决于对“教学项目”的提炼以及对这一概念的把握。
在中职教学中,项目是指来自企业一线、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它应该满足下面的要求:1、该产品来自一线企业;2、具有清晰的任务说明3、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4、能将某一学习任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6学生自己克服处理的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四、结束语
基于数控项目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项目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途径。但学术界至今对数控项目课程开发仍停留在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对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化提炼、教学资源和教师经验均相对匮乏,这也是项目课程实施和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我校实施项目课程的难点。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余丽.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中的实施[J].机电技术.2010(04).
作者简介:汪峰(1978年8月),男,河北唐山,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数控机械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