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机械制图教学应注重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机械制图教学应注重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日期: 2014/5/3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摘 要 基于新时期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职教的特点和要求,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笔者在文本中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问题,以便寻找一种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学方法及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实用型人才 教学过程 技能 空间想象力 空间思维能力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制图学习包含两个方面:画图,用图形表达自己的思想;看图,通过看懂图形明白别人的思想。我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工人,《机械制图》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以看懂图为主,看图与绘图相结合。”因此,制图教学应把看图作为重点,把绘图作为培养和检查学生看图能力的一种手段。根据制图教学和学生认知特点,本人观点:要培养实用型人才,从三个方面去组织教学。
   一、制图技能的形成
   1.作图技能属于动作技能的范畴。
   作图技能的特点是活动形式是外观,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制图课与作图技能相关内容有:图样的初步知识和几何作图。此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几何作图的方法。这部分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建立正确的动作视觉形象——示教,要给学生演示正确、完善、合理的动作,以利于学生模仿,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这对提高学生作图技能具有直接的示范意义。
   2.空间概念的形成阶段
   所谓空间概念是指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对物体的方向、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是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在人脑中的表象。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知觉过程,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相关的内容有:投影概念、点、线、面、体的投影等。空间观念是在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学生的经验是他们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重视直观性教学,初步体验视图与实物的联系,逐步发展空间概念。
   3.形体分析能力的形成阶段
   形体分析能力是建立在空间概念,空间想象力之上的一种判断、推理、归纳的综合能力。形体分析就是假想把一个物体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基本形体或部分,并弄清各基本形体的形状、相对位置及组合形式,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了解整个物体形状的一种分析思维方法与能力。运用形体分析可将组合体化繁为简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分解方法和相邻表面间各种关系的作图方法任何复杂组合体的绘图、读图、标注尺寸的问题都能解决。教学中着重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的讲解和图解技巧。例如截交线、相结线的画法,辅助线、辅助面的灵活运用,补视图、补缺线的解题技巧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空间概念,促进学生空间思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尽快提高。”
   4. 分析与理解能力的形成阶段
   分析与理解能力是人思维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综合性的技能,是学生运用制图所学知识对零件图与装配图进行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零件测绘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本人在制图授课中加入了零件测绘的内容,将各种标准件,零件带入课堂,让他们在课堂上学会测量各类零件,手绘草图,再绘制零件图,事实证明,通过测绘的学习,学生对图样的理解、识图速度等综合分析能力有明显提高!
   二、作图技能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应加强作图的指导。一方面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教学中图样画法的传授和模仿。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想象逐步画出图样。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方法,从易到难,逐步消除思维障碍。学生模仿过程教师要有耐心,不得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在学生的学习练习过程中,重视画图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先想象再画图,只有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才能逐渐脱离老师和书本独立运用空间想象力和形体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掌握作图技能。教学中要做到利用直观教学,借助实物、模型、轴测图对照分析,引出形体分析、线面分析两种看图方法。即强调直观性教学法,完成由表象到抽象的心理活动过程。同时不依赖直观,用总结出来的形体分析、线面分析两种方法分析视图,想象出所表达形体的空间形状,是完成由抽象到形象的又一心理活动过程。即脱离直观、通过空间想象,分析完成组合体的识读。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尽快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特别是标准件、常用件和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在课堂上不易讲清楚,利用实物讲解可一目了然。比如轴类零件的介绍,我们完全可以从学校实习车间拿一些加工过的废轴带入课堂给学生看,并最好演示其加工过程,让学生产生直观的印象,这样充分的利用了学校的资源,同时在学好制图的基础上,又为以后的实习打下了基础。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过程认为包括:认识主体对理论的感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对客观实践的改造。任何人要利用知识改造客观,都必须有一个实践过程,否则就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会犯错误,成为纸上谈兵。制图教学亦是如此,要培养实用性人才,就必须教给学生实用的知识,让学生多接触实践型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机会把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才能使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职教来说,必须把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目的,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速度,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作为一名职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入实际性的内容,把理论与实际问题融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将更有利于提高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用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实用性人才。
   结论
   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在于突出技能训练,强调能力的培养。职教的目的绝不是仅仅让学生会一些书本知识和技术,而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学知识和技术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及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滨慧.基于《机械制图》课程实践创新的教学改革J.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廖宇兰.基于 AutoCAD 的机械制图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