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中职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日期: 2014/5/2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鲁中高级技工学校 周美芝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对中等职业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相关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思想政治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除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外,德育也是学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中职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当今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学校团总支是联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和班级量化管理工作的实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能及时反馈学生在思想、学习、纪律、生活、劳动卫生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依靠团总支能及时解决学生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如果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就可以发现,学生对党组织的认识并不象人们想象得那样差。
   在存在好的一面的同时也存在不好的一面,中职学校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这一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在给教育事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中职学生大多在心理和生理上正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在加上受学习生活环境的限制,与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比较单纯,其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心里承受能力比较差,非常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二、加强中职学生德育的方法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谐工作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中职学生德育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贴近学生、依靠他们、相信他们,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价值,塑造学生的阳光心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学生的德育提高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
   2.树立“诚信友爱”的理念
   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友爱,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将诚信、友爱作为教育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做人做事都要重诚信,讲信誉,与人相处要友爱当先,这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
   (3)树立“公平、正义、宽容”的理念
   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坚持公平和正义,才能确立社会生活的主流信念和合理、和谐、规范的人际关系。我们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倡导公平、正义、宽容的社会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行公平原则下的目标激励,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树立实践育人、全员育人、环境育人的理念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特别要充分结合职业学校特点,在实习实践中引申德育。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教育
   正确的人生观是高尚行为的指南,是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有力武器,因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是引导和矫正中职学生偏差行为的必由途径。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职生,走过了一段人生历程,正是处于思想走向高度发展、自我意识分化与同一的阶段,正是树立科学人生观的好时期。正确的人生观是由一系列因素构成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其核心因素;对生活、事业、工作和学习的热爱,是理想与行为统一的“粘合剂”;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身体力行的内驱力。因此,在进行人生观教育时,应该把理想教育、情感陶冶和意志锻炼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加强法制、道德教育,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
   大量事实表明,缺乏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是青少年迷失方向,步入歧途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他们真正懂得善与恶、高尚与卑鄙、光荣与耻辱;同时,应把学生的法制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归人课程,纳入课堂,统筹规划,逐步实施。把法制教育作为必修课,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授课时间,尽可能在学生入校阶段开设法制课,把法制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德育结合起来。
   (四)做好中职学生德育工作,要注意四个结合
   一是开好“班会”、坚持教与导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班会”由班主任组织,班级任课教师参加,定期组织开会,通报学生的学习、纪律情况,研究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情况和阻碍学生学习的因素,共同商讨措施和方法,把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是教育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能简单地依靠校纪校规和行政命令,而是应做到德育渗透在先,教育引导在前,使教育引导与纪律约束有机结合,以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做好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是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爱,特别是对“差生”,更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尊重和信任学生绝不是对其放任自流,应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对思想素质较差的学生,要对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细致入微地了解他们,加强沟通,增进感情,要让他们体会到教育者的关心,让他们体会到教师及班集体对他所做的一切无不是为他的前途着想。
   三、结束语
   一所学校要立足于社会,取得社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决不仅仅在于其教学成绩的高低,还取决于这所学校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的程度,取决于这所学校是否真正创建了一种积极向上、高雅独特的校风,取决于这所学校能否真正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今后,要将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摆上突出的位置,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敢于大胆探索,善于积极研究,德育工作一定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 1 ] 姜浩 .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 J ] . 北京教育,2012(10).
   [ 2 ]吴爱坤.中学德育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12(12).
   [ 3 ] 刘旭东 . 当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J ] . 教育科学,2011(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