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日期: 2014/3/31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中心完小 林凡有

【摘要】文章通过对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改善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融进情境之中,高涨学习气氛,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
   【关键词】情境创设;数学课堂;问题探讨
  
   情境创设教学已在教育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情境创设教学已在教学中应用广泛。但是在教学中情境创设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通过对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进一步提高情境创设教学的质量。
   1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遵循的原则
   1.1 趣味性原则
   教学中的情境应该选取学生身边有趣的且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知识动力的事例或运用生动形象的动漫人物等充满童话色彩的场景来进行设计,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体验数学知识,可以快速、有效的掌握并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实现“乐学”。
   1.2 蕴伏性原则
   情境创设不仅是单纯的促成学生“乐学”,还要实现“会学”。何为“会学”呢?就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会思考、回味,要学会创建数学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寻找出知识中的难点,并学会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会学”。
   2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情境创设思维浅显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将生活与数学相连,让学生在情境中体味数学真谛,领会数学要点,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不是再现平常的生活情境。但是教师在教学时的情境创设往往只是利用动画片人物等的再现,通常这种情境只是一些浅显思维,这样就会失去了教学意义。教师在情境创设中一般都没有必要的引导,从而使得情境创设“兴趣化”,失去了“数学化”的意义,导致学生只知道好玩,但没有领会其中的数学要点。
   2.2 情境创设目标模糊
   课堂上的情境创设可以使得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使得那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变得清晰明了。公开课上教学的教师创设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其他教师羡慕自己的教学完美,其中原因就是公开课上教师的教学情境创设是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明确。但在普通的教学上,教师的情境一般采取“拿来主义”围绕课件内容进行设计,并没有精心设计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展现出来,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这种情境创设是不能为教学服务的,淡化了数学本质内容。情境创设目标模糊,没有以为教学服务为目标,使得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完整,造成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3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低年级中的应用
   3.1 创设动画情境
   现在教学一般都采用多媒体形式,这样便于将图片、声音、动画等生动形象的体现出来。如一年级的《长方形的认识》中“长方形的相对边相等”的这个性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利用电脑将对边重合在一起,然后将动画展示给学生,可以让学生看到很直观的效果。这种动画效果,可以把教学目的与情境严紧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中掌握住了知识要领。
   3.2 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都很活泼,而数学知识一般都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他们往往不能安静下来学习。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利用小故事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小学生听起课来会很认真,便可以轻松愉快的学到知识。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比一比》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大森林里小动物们比赛搬东西的情境,从而对学生提出谁搬得多或少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来理解“比一比”的要领。
   3.3 创设实践情境
   将数学教学情境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情境与生活相融合,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问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一年级《数一数》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自己观察事物,然后再对教师说出某种事物的数量。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更完美的完成教学。
   3.4 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课堂之所以能成功,其原因在于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创设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则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高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高矮,让学生讨论如何比较高矮,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通过对问题的探究领会到知识要点,从而让课堂教学成功完成。
   3.5 创设生活情境
   学生在正规学习数学知识之前,生活环境已将数学在他们的领域内形成认知。虽然这种认知还只处于浅显状态,不是很严密,但这些浅显的认知已经成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与前提。所以教学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题材,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生活情境,引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融入生活情境之中,并且发现、提出且解决问题,从而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这样就让学生有了学好数学的动力,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分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出不同种类的物品,讲解其分类原理,再将物品打乱,让学生自己再分类一下,加深印象。
   4 总结
   就目前情景看来情境教学是构建教学模式的核心话题,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尝试的课题。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不仅能够高涨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引导学生多参加教学活动,才能促使他们的思维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能。
  
   【参考文献】
   [1] 阿衣提拉.买买提 张海军.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8):109-110
   [2] 彭景创.参与“同科研究” 体味个性化教学的差异[J].《课程标准》学习与交流,2005(1):22
   [3] 朱艳芬.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育的情境创设[J].《课程标准》学习与交流,2005(1):20-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