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师生互动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用新课程理念改革过去被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在的高中数学课堂出现许多互动不真实甚至是缺少互动的不良现象,这已对数学新课程的实施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努力摒弃那些虚假的、异化的互动,不遗余力地追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师生共建合作交流与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大平台,让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活动能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课堂 师生互动
一、目前高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
首先, 互动形式化,互动实质的缺失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出现许多形式化的互动,但只有互动的形式而无互动的实质性内容,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提问时的形式化互动,主要是由教师的不当提问造成的.如,为了凸显新课程“尊重学生”、“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理念,很多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千篇一律地设计学生提问环节.然而,如果将教师“要研究的问题”与学生“想研究的问题”作比较,就会发现,不管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实际 “要研究的问题”始终离不开备课时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重点或难点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有些情况下并不是学生真正“想研究的问题”.此外,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呼,学生白应”等现象也是互动实质缺失的表现 .
其次,课堂互动千篇一律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互动为少数人所独享.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之间的数学学习是存在着差异的.正是这些学习差异的存在和教师肤浅的学生观,使得数学课堂中的互动呈现出不平等现象.比如学生在教师心目中的“优、良、中、差”的身份或“好学生、中等生、差学生”的类别,以及他们在教室中的位置都成为教师给予学生互动机会的标志.在数学教学的师生互动中,许多教师都会因对象的不同给予不同的互动的机会.实证研究资料表明,教师给予学生课堂互动机会的多少具有明显的偏向性.
例如,高二下册《三垂线定理》一节的引入中的互动是这样安排的:
师: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定义,学生甲(学习中下水平)你来说一下.
生甲: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
师:如图(5),PO是平面 的斜线,O为斜足,PA是平面 的垂线,A为垂足;AO是PO在平面 内的射影,如果a ,a与PO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生乙(学习成绩好)你来说.
图(5)
生丙:不能判断,条件不足,如果加上一个条件我们可以得出它们垂直.
师:那加上一个什么条件可以使a⊥PO呢?
生丙:当a⊥AO时,可使a⊥PO.
师:你能证明吗?
生丙:能.
.
师:很好,那么你能把以上问题写成一个命题吗?
生丙: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直线垂直.
师:生丙的回答非常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定理——三垂线定理.
所以一个短短的引入,教师在互动对象的选择和互动机会上就有明显的偏向性,所以便让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来回答,而最后一个问题难度最大,所以选择了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并且言语中常带有赞赏性、鼓励性,互动时间也长.
二、 提高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方法
建构有效的师生互动,是当前的数学课堂改革中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活动最主要的途径和形式 .因此,解决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问题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雅斯贝尔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显然,在高中数学课堂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中,师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具有重要的意义.平等对话应该成为数学教学互动的手段,更应该成为一种数学教育情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简单的、狭隘的语言谈话,也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 .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前提,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或观念的更新,而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互动还必须落实到师生言语对话的策略上来.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教师问得妙,学生回答得好,是创设和谐、愉悦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问题了,他们的学习就主动了.教学中的问、答,不能只追求形式的热烈、活跃,而更应激发学生丰富的心智活动,营造广阔的思维空间.问得简单,则学生脱口而出,不用思考、流于形式,问得突兀或太难则学生不知所措、无法思考和回答,出现课堂中的“死寂” .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对话的技巧.巧,创设问题情景.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倡导探究、鼓励创新,因此,现行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以问题为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准确地说,课堂教学中的言语对话离不开问答,合适的提问技巧是保证有效课堂教学互动的基础.
总的来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摒弃那些不真实的互动,努力追求课堂教学互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师生共建合作交流与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大平台,让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活动能真正落到实处,有效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彭文秀.“失真”与“归真”: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互动[J].教育教学研究。
[2]陈明华.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有效化[J].课程.教材.教法。
[3]许绍群.新课程.新数学.新理念[J].中学数学教与学。